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中国医药报 > 正文
编号:10637050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首次揭示:针刺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机理
http://www.100md.com 2004年4月24日 《中国医药报》2004.04.24
     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效果已被临床证实,但针刺能否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防手段?目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孙忠人教授首次发现了针刺诱寄匀毖褪芟窒螅沂玖苏氪淘し廊毖阅匝懿〉幕怼?br> 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率在我国占脑血管疾病的70%,且呈上升趋势。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一旦达到不可逆阶段,就无法自然恢复,后果十分严重。探索和寻找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有效方法,已成为国内外医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1990年,日本学者发现,短暂的轻微脑缺血可对1~7天后的再次缺血产生部分保护作用,此现象被称为缺血耐受现象,而提前给予的短暂性缺血则称为缺血预处理。近年来的实验研究发现,多种预处理方式均可引起机体对再次缺血的耐受,但由于大多数预处理手段损伤性较大,不能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防措施直接用于临床。x{)z:2, 百拇医药

    孙忠人教授在深入的科研探索中,依据“缺血预处理”现象和借鉴中医“治未病”理论,提出“针刺预处理”的概念,即在脑缺血之前给予针刺,从而对脑缺血产生部分保护作用。同时,孙忠人教授指导他的多名博士生和硕士生,利用现代先进的科技手段,从神经生化学、神经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等角度,肯定了针刺能够诱导脑缺血耐受的存在,并揭示了针刺预处理对全脑缺血大鼠脑的保护机理。通过他们的研究表明,针刺预处理可以诱导脑缺血耐受,减轻缺血后神经元损伤,并可抑制全脑缺血大鼠大脑皮层、海马神经元凋亡,减轻细胞毒性水肿和血管源性水肿,并通过调节凋亡相关基因表达而减少严重缺血后细胞凋亡,促成脑缺血耐受的产生。通过诱导热休克蛋白表达,维持细胞蛋白的稳定性和提高细胞对缺血的耐受性,保护细胞不受或少受伤害。同时,针刺预处理增加缺血后脑组织内源性腺苷,可提前或加强离子通道的开放,限制钙离子内流和兴奋性氨基酸的突触前释放,稳定神经元膜电位,降低脑能量代谢,从而起到组织对缺血和低氧的耐受作用。x{)z:2, 百拇医药

    孙忠人教授指出,针刺预处理作为一种对机体无损伤性预处理手段,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防治开辟了新途径,也对临床预防和治疗脑损伤及器官移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治未病”的方式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亦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理论。x{)z:2, 百拇医药

    ■衣晓峰(衣晓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