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543118
现代科技革命对中医药教育思想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04年5月12日 《中医药学刊》
     21世纪。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逐步占主导地位的世纪。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基础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高等学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在现代社会中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知识经济使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空前的挑战。

    1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中医药教育提出的新课题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中医药教育提出的新课题

    上世纪下半叶兴起的以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开发技术、生物技术等为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影响最为重大和深远的第三次发展浪潮。新技术革命对经济和社会的推动作用日益增强,新技术革命的影响已经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新技术革命是属于知识密集型的革命,许多重大的科研、生产和社会问题需要运用多学科知识和多种技术手段才能解决,这就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技术革命,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运用,对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等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它也波及到了中医药教育。新技术革命既加大了中医学与现代科技的距离,也为研究生命和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途径和方法,为中医药现代化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如何将现代科技有机地纳入中医学理论知识体系。如何主动适应新技术革命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如何培养能够面向更高的科技文明时代的中医药人才,是跨世纪中医药教育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
, http://www.100md.com
    当代医学科学的发展对中医药教育提出的课题

    科学技术革命推动了医学和生物学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当代全新的遗传工程技术、转基因技术、纳米技术、生物芯片技术、克隆技术等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已被引入医学领域,大大提高了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效果,对传统的医学临床思维提出了强烈的挑战。预计在本世纪,随着医学科学和生命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人类对许多疾病都将有新的认识和突破,危害人类的许多传染病和非传染病将得到有效的控制。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类对健康的认识已不再局限于生理上没有疾病,而是包括良好健全的心理和身体状况,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医疗卫生服务模式也将由重治轻防转向预防-保健-治疗-康复一体化的大卫生模式转变。

    医学科学的发展,以及国家提出的2000年后“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人人享有健康”的卫生战略目标,对医务人员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只有那些具有预防、保健、治疗和康复一体化知识结构,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全面发展的全科型中医药人才,才能适应这一变化。
, http://www.100md.com
    从以上可知我们要从现代科技(包括医学科技)发展趋势中思考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的思路和方向。21世纪的新科技革命把生物技术放到十分显著的位置,其必然对中医学产生巨大影响。21世纪将开创生命科学的新纪元,生命科学与其他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融合已成为潮流,新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将不断形成和发展,多层次、多方位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一方面,微观领域的研究将继续深入,另一方面,有关种群、生态、生物圈的宏观研究将不断加强,群体医学、环境医学、社会医学、自然医学将崛起和发展,生命科学将朝着定量、理性、数学模拟、综合的方向前进,一个新的综合科学的高潮正在酝酿之中。高等中医教育面对生命世纪的到来,在培养人才方面应有什么对策和改革措施,这是我们必须回答的问题。

    2树立多样化的中医药教育思想

    树立开放式的中医药教育思想现在的中医药教育虽有一定程度的现代特点,并已对外开放,然而它仍是传统教育占主导,在相当程度上处于单一、封闭、固守的状态。这种情况不利于中医发展,更难面向未来。现代中医教育思想,应以开放的方式引导着中医教育的不断发展。
, 百拇医药
    首先,要以科学的、理性的态度对待传统的中医教育。传统的中医教育是现代化中医教育植根的土壤,它起着传递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其中必有合理的具有生存价值的内核,我们应积极汲取,以便在现代化中医教育中突出传统和文化价值观念。当然,强调传统教育思想的重要,并不是意味着可用传统的现代移植或现代阐释来代替现代教育思想的重建。新教育思想应是对旧观念、旧思想的突破和否定,否则,就不会有新的思想的出现。只有批判、创新,才能为现代化教育思想开辟道路。

    其次.必须以高瞻远瞩的胸怀、开放的研究视野去重建教育思想。在改革中吸收一切合理的、被实践证明有效的、对未来中医教育思想建设有裨益的东西,以适应发展需要。当今现代医学正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理 -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转变,现代医学教育思想也正积极改革,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况。中医教育应借鉴先行的教育思想,改变传统思想和模式,转向适应人和社会发展需要、与中医药发展和人类卫生健康发展相适应的新模式。

    再次,中医药教育思想的改革、更新,决非传统思想的自然延伸,或是对它的现代诠释及改良,而应有与传统思想根本不同的基础和特征。新教育思想也不应是现代医学教育思想的简单移植。倘若固守传统,排斥外来文化与文明成果,即使是最优秀的传统文化,也难以继承和发扬;同样,一味照搬外来文化与文明成果,而不与传统文化相融合,即使是最先进的文化,也难以为传统所接纳。可见,中医药教育思想的现代化,要寻求传统与现代思想的结合点,使由此形成的中医教育既能传播文化遗产,又能促进中医现代化,适应21世纪的需要。
, 百拇医药
    树立创造性的中医药教育思想

    首先,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四个现代化的建设是空前的创造性的伟业,需要培养千千万万具有开拓精神的接班人,为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做好人才和智力的准备。一方面,新技术革命正在引起劳动者的知识结构、技术结构以及管理结构、干部结构的深刻变化。当今世界上,谁拥有更多的创造型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取胜。另一方面,当代世界的知识总量正在呈几何级数在增长,近几十年的科研成果比过去2000多年的总和还多。面对浩瀚无际、不断更新的知识海洋,高等教育不能只是给学生传授现有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探求新知的创造能力。

    再次,从创造型人才成长规律看,高等教育是关键性阶段,是人才从“知识累积期”向“创造活动期”转变的转折时期。这个时期,他们已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抽象思维能力显著发展,较能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同时,高校有众多的学术造诣深的教师,有丰富的图书资料和现代化的仪器设备,是创造型人才成长的肥沃土地。这些均为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 http://www.100md.com
    江泽民同志曾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关于发展中医药的一段重要讲话中更明确指出:“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既要认真继承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又要勇于创新,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实现中医药现代化。”

    未来是一个民族创造力的世纪,国与国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民族创造力的竞争。社会发展到今天这个时代,越来越突出地把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摆到我们每一位中医药教育工作者面前。因此,我们在中医药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重视知识的传授.认真继承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为学生建立起科学而又合理的知识结构,又要充分重视素质和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的培养。为此,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改革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学校应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能力、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树立全方位化的中医药教育思想
, http://www.100md.com
    由于历史的原因,高等中医药院校从建校一开始就片面强调培养专业对口的人才,致使长期以来在教育思想上过分强调实用性和狭窄的中医药专业知识传授,忽视了历史上中医药教育注重人文精神和医德教育的优良传统,缺乏对学生的素质培养。改革开放以来,高等中医药院校也都进行了一些教育教学改革,但这种传统的狭窄的“专业教育”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现代中医药教育思想指出的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为主导的大学全方位素质教育观,正是针对我们高等教育普遍片面强调专业教育,忽视人文素质等全面综合素质教育的现状提出来的。全方位素质教育观主要是指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和整体素质。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大学教育思想的又一次重大转变。

    要开展全方位化的中医教育。就必须加强全面素质的教育,强调基础素质、综合素质、整体素质的思想。即要求在教育过程中为学生打下做人、做事、做学问所必需的、比较扎实、比较宽厚的基础素质。如“做人的基本品质,基本思想觉悟;做事的基本敬业精神,基本的工作能力和基本的与人合作的态度;做学问的基本文化素养,基本的专业基础知识、技能和能力,基本的治学态度和方法”等。

    中医药教育是特殊的专业教育,中医药工作者从事的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对中医药人才的全面素质培养应有更高的要求。中医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着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而且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积蓄;中医药的传统教育,自古有重视人文教育和涵养医德的传统,历代著名的中医学家中,不少人具有宽厚的人文功底和高尚的医德风范。今天在面向21世纪,加强学生基本素质教育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中医药教育更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以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进行理性的思考、解析和发掘,在新的社会主义条件下探索出一条既有符合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又遵循中医药自身规律;既有鲜明时代特点,又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中医药人文素质教育之路。, 百拇医药(李海权 刘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