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861766
药品暴利竟达300%以上 ——两位药商自曝药品暴利内幕
http://www.100md.com 2004年5月17日 中华女性网
     有谁能想到实际成本只有十余元钱的药,经过种种环节,出厂价能达到53元,最后到患者手中竟高达243元呢?日前东北某药厂驻疆业务员和一位何姓医药代表向记者曝了其中内幕。

    药品获得暴利的第一关就是在价格上做文章。以这家药厂的一种中草药提炼而成的治疗肝炎的冲剂为例。在盖有物价部门印章的药品价格登记卡上这种药的价格是由制造成本、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利润、销售利润率等构成,最后物价部门审定这种药品每盒(12包装)的含税出厂价格为53元,然而零售价却达243元。

    对此,药厂业务员解释说,生产这种冲剂的中药材,在东北漫山遍野都是,价钱便宜得1元钱能买几公斤。实际上53元的价格是给医药代表的,最后报到相关审批部门的价格由我们和医药代表协商,可以是100元,也可以是150元,想定多高就定多高。

    而这位医药代表是这样说,药厂按批发价53元卖给医药代表,医药代表再在批发价的基础上随意加价给一些低一级的医药代表,有的直接到一些药店租专卖柜台卖自己的代理药。他在乌鲁木齐周边一些城市的药店就租过一些柜台,一节不到1米的柜台月租金就要4000元,而乌鲁木齐市的租金更贵。所以有时人们一进药店看到一大群售货员在卖药,这多是我们雇的人在卖指定的药,这样下来有的药最高的可以卖到原价的10倍以上。我们一个月顺利的话赚个三五万元一点问题都没有。这位医药代表认为,药品虚高定价的结果是给药品生产流通各个环节的回扣让利留足了空间,从而形成了药商用虚高定价支付高额折扣,再用高额折扣扩大市场占有率,以获得暴利,连我都觉得这里面的利润太大了!

    医药代表还说,近几年,各种“新药特药”充斥市场,这里面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原有品种的基础上改制而成,或变换剂型,或更换名称,或改变包装,“换汤不换药”。而药厂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就把所谓新药研制开发费用、设备更新费用、临床验证和广告宣传费用统统计算在内,这样新药价格就普遍高于老药价格。有的药由片剂改成胶囊,价格就增长几倍甚至几十倍。比如,普药类的感冒药,疗效其实都差不多,但是包装一换,名字一换价格自然就直往上升。

    这位医药代表还告诉记者,一个“成功”的医药代表,一年至少赚数十万,多则上百万。好些所谓药厂老板都是原来做医药代表出身的。现在一些中药店有坐堂大夫,他们也有拿提成的,就是给患者开一些能拿回扣高的药,甚至多开。所以,有的人什么病也没有也给你开一大堆补药。

    这位医药代表说,做这一行越久,良心就越不安。有时候到南北疆一些偏远小县城搞促销,看到那些农民兄弟们的眼神,我心里就慌。那些生病的人好不容易凑钱买了药,吃了却不除根,耽误了病情,我们简直就是在间接谋杀。

    如何解决药价暴利问题,药厂业务员向记者道出了他的看法,关键是政府职能部门要建立严格的质价审计制度,严格成本核算,确保质价相符,绝不允许非生产性的开支乱充成本,更不允许假借“新药”之名,行暴利之实。

    (通讯员 王江平 记者 聂欣),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