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546912
药品招标 前景未卜
http://www.100md.com 2004年5月27日 《北京现代商报》 2004.05.27
     “13家行业协会关于请求停止药品招标的信函交上去已经两个月了,还没有回音,我都着急了。”一家药品经营企业的负责人上周告诉记者。然而,5月25日这天,他终于暂时松了一口气:“国务院纠风办和卫生部共同召集13家行业协会和十几家药品生产企业的负责人,在北京召开了小范围的会议。”会议的议题就是“药品招标是否继续”。而据知情者介绍:“与会者超过95%的人反对继续推行招标,而官方仍然认为应‘理性’对待,不能说停就停”。

    “药品招标到了今天,已经扭曲、走调,完全是作秀,成了少数人晋升的政绩。”一位药品经营人士言辞激烈。

    北京市最大的药品批发企业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陈济生则认为,药品招标主体不明确——是政府还是医院;其次,招标费用过高,给企业带来沉重负担;再次,招标成了普遍现象,便失去了意义。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秘书长王锦霞更是发表署名文章,直陈药品招标“八大弊端”。
, 百拇医药
    药品招标,是停止还是继续,仍未有定论。

    医院药品收入增幅大于支出

    招标降低药价遭质疑


    来自卫生部的统计信息提示:2003年,卫生部对4800个医院的统计表明,每家医院的平均药品收入为1733.8万元,其中卫生部属医院平均药品收入为22233.9万元;同年,二者的药品支出分别为1479.3万元、18803.8万元。而2002年,平均每家医院的药品收入为1616.2万元,卫生部数亿元药品的平均收入为19765.9万元;同年,药品支出分别为1412.0万元、16973.8万元。

    抛开药品上涨的自然因素,以上数据显示,2003年平均每家医院的药品收入较2002年增加了117.6万元,卫生部属医院增加了2468万元;而同期二者的药品支出仅增加了67.3万元、1830万元。招标一年,药品收入增幅超过支出增幅这与“招标降低药价”的初衷并不一致。
, 百拇医药
    同时,卫生部的统计显示,2003年综合医院门诊病人医疗费中,药费占54.7%,与2002年比较,药费比重下降0.7%;而住院病人医疗费用中药费占44.7%,药费比重上升0.3%,与招标机构所预计的“降低药价20%-30%”相差甚远。

    中标药比市场价高10倍

    贵药为何能中标?


    本报早在4月8日就曾就药品招标中的不合理现象,做过《药品招标存在惊人黑幕》的报道。据知情者提供的数字显示:同一种利巴韦林氯化钠注射液,医院中标价格高达13.46元,而在市场上,批发价格只要1.5元;同一种“诺雪健”葛根素注射液,中标价格高达127元,而市场价为47.58元。这两种药物加价15%后卖给病人,就成了15.5元、146.05元。业内人士向记者提供的一份中标药品价格表显示,几十种中标药品,其价格无一例外都高于市场价。
, 百拇医药
    如此高的价格,医院为什么会进货?原来,医院对招标采购的药品采取“高进高出、低进低出”的政策,顺加15%作为零售价格。10元钱的15%与100元钱的15%显然是不同的,故高价药品成为首选。而医院自身在很大程度上又是靠卖药生存的,当然会利用其垄断地位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招标采购的政策当中有一条规定:“不保证最低价格中标。”这条规定值得推敲:一方面,仿佛是为了保证药品质量,不使低价劣质药品进入医院;而另一方面,药品如果不能保证质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该让药厂关门便是,为何还会来到医院投标呢?总之,高价药可以名正言顺地中标。

    招标中介公司获利上亿

    成为最大赢家


    “招标中介公司成了最大赢家。”业内的一位知情者告诉记者。据了解,在全国范围内,名气最大的一家承接药品招标的中介机构已经把医药电子商务作为其目前的三大业务领域之一。
, http://www.100md.com
    在该公司的近3年的公告中,反复提到“医药电子商务业务”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2002年上半年,该公司完成药品招标代理总额达73.12亿元,医药电子商务业务收入达到3658.78万元,实现净利润888.09万元;2003年上半年,其医药电子商务主营业务收入达5014.08万元;营业利润同比增长了110.82%;另外,2003年上半年,公司还成功运作了11个医疗器械集中招标采购项目,招标项目的总采购量达10.75亿元。2003年三季度,医药电子商务主营业务收入为9048.1万元;而2004年一季度医药电子商务业务收入明显减少,为3761万元。

    对于“招标中介公司成了最大赢家”的说法,该大型药品招标中介公司一位高层表示:中介公司只是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获取自己应得的收入,招标的最大赢家还是患者。“说患者没有得到任何好处是不客观的,”他有些激动地说,“自从实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以来,药品的市场零售价不断降低就是最好的证据。”他认为,13家协会的意见并不能代表整个行业。“事实上,药品招标采购对大型药企有利,对小型企业不利。我国原来有6700多家药品生产企业,有1.6万家药品经营企业,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各地都搞大而全、小而全重复建设,而市场蛋糕是有限的,企业数量过多导致谁都吃不饱,难以实现规模经营、提高效率。国家推出GMP、GSP认证,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等政策措施,目的就是让那些不具有规模实力的小企业退出市场。我相信在这个问题上政府会有一个正确的看法。”
, 百拇医药
    该人士认为,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不可能取消,因为目前还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药价虚高问题。“难道要退回4年前的样子?我相信无论企业、医院还是患者都不能满意,尤其是患者。”他认为政府应当做的是加强监督、规范流程。

    中标药品缴费千万

    药企叫苦连天


    尽管国家有关部门申明“除了招标工本费和交易费,禁止收取任何其他费用”,但是各地的收费名目让人眼花缭乱。据介绍,药品招标收费项目多达十几项,例如:投标文件成本及评审费、履约保证金、投标保证金、进门费、管理费、入围费、专家评审费、中标服务费、药品质量检验费、会务费、场租费、磁盘费、网上招标培训费等等。

    一位药企老总就此算了一笔账:像他这样的企业,在全国有2500个供货单位,若全部实行招标,仅保证金就需要1个亿;如果3个产品有幸中标,还需要履约保证金7500万元,再加上交销售额的1%-2%的中标管理费,还要添上700万-1000万元,3项相加,需要2个亿。而上一年,全厂上交的税收才1个亿。
, 百拇医药
    另外,药企为了中标而进行“公关”活动,药房主任、药剂科长、临床医生、分管院长、招标办主任、卫生局局长、药事委员会的相关委员无不需要打点。某大型药品批发企业的老总告诉记者,他们完全有资格和实力去参加招标采购,但却根本不参加,因为“人为因素占得太多”。但是,一个小企业,由于公关做到了,就可以中标,而这个小单位自身又没有太多品种,要来大型企业买,多了一道手续,所以中标价格高也就不足为怪了。

    招标催生新型“倒爷”

    一单倒手净赚四五万元


    药厂-药品批发公司-医院的药剂科室-医院各科室-医生开处方-患者,是药品一般的流通环节。这个链条中,每一环都各有优势。例如,药批公司一般都有自己的关系网络,药企尤其是外地药企,往往需要通过他们的关系来打通当地的相关环节;医院的药剂科则直接掌握着药品进医院的大权;开处方的医生则决定着药品在医院的最终使用情况。但是,这条严密的链条中,由于药品招标,在医院的药剂科室前面增加了一个新的环节,业内暂称其为“倒单”。据知情者透露这些人与医院、药品批发公司有着密切联系,他们利用“特殊关系”帮助某种药品进入医院,向企业收取费用。小一点的医院收费便宜一点,上一定规模与档次的医院则要价比较高,目前的行情为一种药品的中介收费约在4万-5万元。
, 百拇医药
    这笔额外支出的“倒单费”由企业来负担,于是“本来卖10元的药,一下子被提高到40元,报到物价局去一旦批了,那这笔费用也就出来了”。于是药价从出厂开始就形成高价。

    药价虚高根在卫生体制

    药品招标作用有限


    众所周知,由于补偿机制不健全、医院市场化程度低,所以药品差价目前仍然是维系医院正常运转的“命脉”。王锦霞表示:“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作为‘一项过渡性措施’,并没有真正减轻患者的负担,也不是解决医药购销不正之风的主要手段,因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体制。”她坚持认为:必须打破垄断,实施医药分业,使得医药垄断药品采购的局面打破,形成真正的市场竞争,才能从体制上解决“以药养医”问题。

    她同时认为,应该打破“医院对病人的垄断,医生对处方的垄断”,即尽快落实患者看病、购药的自主选择权。她坦承:目前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亟待加速,重点需要解决的是药品生产、流通企业数量多、低水平重复问题。

    另外,业内还呼吁:药品价格应让市场决定,让更多药品由“市场”自发调节价格。政府管价格,因信息不称,很难客观公正。而王锦霞甚至认为:药品购销方式应由企业自主决定,购销双方直接见面,中介机构代为招标的做法应停止。J082 J083商报记者 李国君 徐慧,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