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他们走向“地下”――关注民间医
和 平
在第二届中华医魂全国大会上,记者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医汇聚一堂,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对中医事业的挚爱让他们的内心充满了矛盾与希冀。
民间医,这一游离于当今主流医学团队之外的群体面临着历史的抉择。
据中国医促会中医药发展研究会袁晖尧秘书长介绍,目前我国民间个体中医人数不止百万,他们大部分散居于城乡民间,祖祖辈辈利用祖传或师承的一技之长为当地百姓看病,许多人在当地还享有较高的声誉,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按照现行的管理政策没有取得、也无法取得职称和执业资格,有些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已获得合法行医资格的老中医,最近却遭强行取缔,甚至被划为“非法医”,这极大地挫伤了民间中医的积极性,侵犯了他们的尊严和权利,也大大伤害了中医的元气。
对待民间医,我们应该持有什么样的态度,这已经不仅仅关乎某一个民间医个体的命运,而是牵涉到百万民间医群体的问题,大概这也关涉到中医药的发展大局,因为──中医根在民间。
, http://www.100md.com
追溯历史,民间医对我国传统医学的发展功不可没。我国历史上的各代名医都是民间医或者民间医出身,中医学得以代代相传靠的就是“家传师授”。直至1956年,中医才真正有了自己的学堂,而且当时政府从民间中医队伍中聘用了大量的师资,即便是当代,高等学府中的众多知名中医大都也是师承民间医而后获得深造机会走上“正途”的,谁又能因为出身问题而否认他们对当代中医教育与临床的卓越贡献?而在《执业医师法》颁布5年后的今天,民间医却成了跟不上时代潮流的落伍老叟,甚至被斥为非法的旁门左道。因为他们大多不是科班出身!因为他们没有机会捧上国家给的“铁饭碗”!因为他们没有执业医师执照!
职称──民间医解不开的心结
职称问题,对那些在医院里“吃皇粮”的医生们是早晚的事,而对民间个体中医们来说却“比登天还难”。根据现行《执业医师法》,正因为没有职称,许多年过半百,甚至耋耄之年的老者也必须参加执业医师考试才能重获行医资格。即便对那些打算勉为其难上考场的人们来说,尚有重重困难在等待着他们:对学历的要求、对所在单位性质的要求等等,都是民间医们很难逾越的门槛。此外,根据医师考试中中、西医的课程比例来看,要让这些“纯”中医通过也几乎是不可能的。
, 百拇医药
在浙江省,一个体中医曾于1992年以前获得批准合法执业,但是在2002年,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却遭遇注销,因为他没有执业医师执照。该民间医在上世纪60年代曾入医学院读书,但由于历史原因肆业而未取得文凭,所以至今没有执业医师考试的报名资格,自然也无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福州的一位代表说,同为国民、同为医,为什么民间中医不能与“吃皇粮”的医生们平起平坐?他认为,政府应对民间医的职称评定问题给予关注,并建议政府设立专门的临床疗效的技能水平鉴定机构以及相应的职称评定机构,以临床疗效作为职称评定的根本。
锦囊妙方──期待“赏识”
有权威人士估计,目前散在民间和个体中医手中的锦囊妙方有十几万之众,其中不乏治疗疑难病症乃至绝症的灵丹妙药。而与之极不相称的是,我们占世界中药市场的份额仅为3%~5%;更可悲的是,手握锦囊,我国农民却依然在缺医少药的境况中艰难度日。
, 百拇医药
杭州一位老中医的遭遇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对民间秘方、验方是否过于轻率。该民间医行医三十几年,却在晚年因没有执业医师执照而丧失了独立处方权,成了“非法医”。老人积忧成疾,晚景凄凉。更让人痛心的是,他在祖方基础上研制出的治疗肝癌、胰腺癌的“鬃散”,救治病患数以百计,而如今却被打成“非法药”。我们有理由担忧,藏在民间的秘方、验方宝藏正面临断档以至灭绝的威胁。
专家关注民间医的未来
据了解,有很多被打为“非法医”的民间医却依然为百姓所青睐。众多慕名而来的患者的恳求让他们不得不偷偷摸摸地“地下”行医。有业内人士担忧地说,民间医这样的无奈之举埋藏着我国卫生管理事业上的隐患,中医政策的制定不应忽视民间医群体的存在。
袁晖尧秘书长说,五千年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其医术林林总总,方药变化无穷。民间验方和临床制剂,以及在此基础上获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的中药专利成果,是对前人实践经验的延续,具有现实实验性,她既有个别性(对症),又兼有普遍性(对证),因而对一种或一类病症体现出较为明显而稳定的调理、修复功效,它们应当是走向“中成药”的过渡形态。仅仅因为没有“准”字号,就一概打入“非法”冷宫,这无异于斩断中医药的源流,消灭实践得来的中医药精华。他建议,地方行政主管部门应组织专家考察研究,经合法专家机构论证,准许其在一定范围内使用和交流,对疗效卓著的品种应进一步确认为区域内或全国通用的准“准”字号药,而后国家对其进行有计划地开发。同时,中药新药的评审还要摆脱步西药后尘的模式,因为二者分别属于两个体系,中药的处方业已经过长期的临床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在一定范围内是肯定的,不一定要与西药的研究路线相同,中药新药临床前研究的一些内容值得商榷,这对民间医药的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开发周期和费用方面均可大幅度缩减,同时要体现知识产权保护,给成果持有人以相应的经济回报。
, 百拇医药
民间医药涉及面相当广泛,内容繁复,有专家建议政府有关部门成立民间医的信息反馈系统,及时收集、整理加工、分门归类,有选择性地传播,使之应用于实践,然后从临床实践结果反馈回来再集中研究,从而使之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意义。对其中一些迷信的、不科学的部分给予去粗取精。他说,这个过程就如同金矿中的杂质经过提炼才能成为金子,信息反馈系统就好比是提炼金子的机构。
民间医当自强
在要求政府给予宽松政策环境的同时,作为中医人,民间医自身也有必要严格操守。因为我们看到:
一、在民间流传的单方、验方中虽然不乏救死扶伤的珍品,但也存在着品种混乱,炮制、用法不规范,宜忌不明确等现象,面对这样优劣难辨的“宝库”要做到慧眼独具也是令政府有关部门非常头痛的现实问题。
二、民间医队伍良莠不齐也是不争的事实,个别民间医败坏中医名声的现象时有出现。在许多地方媒体上,各种打着中医旗号夸大其词的医疗广告并不鲜见,各路“神医”神乎其神的宣传认准了走投无路患者的腰包,看病不挣钱就靠院内制剂(往往价格不菲)开道……虽然这些只是民间医中的个案,却让中医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三、自古以来中医的传授特点以及生存的需要,决定了大多数民间医保守的特性,自家的秘方和医技是轻易不会外传的,或存在着传男不传女的观念,致使我国独特的民间医药技术范围将不断缩小,甚至失传,这将对我国的中医事业以及百姓健康造成极大的损失。
所以,我们在期待民间医能够获得应有的公正待遇的同时,也希望民间医不断转变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为中医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百拇医药
在第二届中华医魂全国大会上,记者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医汇聚一堂,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对中医事业的挚爱让他们的内心充满了矛盾与希冀。
民间医,这一游离于当今主流医学团队之外的群体面临着历史的抉择。
据中国医促会中医药发展研究会袁晖尧秘书长介绍,目前我国民间个体中医人数不止百万,他们大部分散居于城乡民间,祖祖辈辈利用祖传或师承的一技之长为当地百姓看病,许多人在当地还享有较高的声誉,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按照现行的管理政策没有取得、也无法取得职称和执业资格,有些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已获得合法行医资格的老中医,最近却遭强行取缔,甚至被划为“非法医”,这极大地挫伤了民间中医的积极性,侵犯了他们的尊严和权利,也大大伤害了中医的元气。
对待民间医,我们应该持有什么样的态度,这已经不仅仅关乎某一个民间医个体的命运,而是牵涉到百万民间医群体的问题,大概这也关涉到中医药的发展大局,因为──中医根在民间。
, http://www.100md.com
追溯历史,民间医对我国传统医学的发展功不可没。我国历史上的各代名医都是民间医或者民间医出身,中医学得以代代相传靠的就是“家传师授”。直至1956年,中医才真正有了自己的学堂,而且当时政府从民间中医队伍中聘用了大量的师资,即便是当代,高等学府中的众多知名中医大都也是师承民间医而后获得深造机会走上“正途”的,谁又能因为出身问题而否认他们对当代中医教育与临床的卓越贡献?而在《执业医师法》颁布5年后的今天,民间医却成了跟不上时代潮流的落伍老叟,甚至被斥为非法的旁门左道。因为他们大多不是科班出身!因为他们没有机会捧上国家给的“铁饭碗”!因为他们没有执业医师执照!
职称──民间医解不开的心结
职称问题,对那些在医院里“吃皇粮”的医生们是早晚的事,而对民间个体中医们来说却“比登天还难”。根据现行《执业医师法》,正因为没有职称,许多年过半百,甚至耋耄之年的老者也必须参加执业医师考试才能重获行医资格。即便对那些打算勉为其难上考场的人们来说,尚有重重困难在等待着他们:对学历的要求、对所在单位性质的要求等等,都是民间医们很难逾越的门槛。此外,根据医师考试中中、西医的课程比例来看,要让这些“纯”中医通过也几乎是不可能的。
, 百拇医药
在浙江省,一个体中医曾于1992年以前获得批准合法执业,但是在2002年,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却遭遇注销,因为他没有执业医师执照。该民间医在上世纪60年代曾入医学院读书,但由于历史原因肆业而未取得文凭,所以至今没有执业医师考试的报名资格,自然也无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福州的一位代表说,同为国民、同为医,为什么民间中医不能与“吃皇粮”的医生们平起平坐?他认为,政府应对民间医的职称评定问题给予关注,并建议政府设立专门的临床疗效的技能水平鉴定机构以及相应的职称评定机构,以临床疗效作为职称评定的根本。
锦囊妙方──期待“赏识”
有权威人士估计,目前散在民间和个体中医手中的锦囊妙方有十几万之众,其中不乏治疗疑难病症乃至绝症的灵丹妙药。而与之极不相称的是,我们占世界中药市场的份额仅为3%~5%;更可悲的是,手握锦囊,我国农民却依然在缺医少药的境况中艰难度日。
, 百拇医药
杭州一位老中医的遭遇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对民间秘方、验方是否过于轻率。该民间医行医三十几年,却在晚年因没有执业医师执照而丧失了独立处方权,成了“非法医”。老人积忧成疾,晚景凄凉。更让人痛心的是,他在祖方基础上研制出的治疗肝癌、胰腺癌的“鬃散”,救治病患数以百计,而如今却被打成“非法药”。我们有理由担忧,藏在民间的秘方、验方宝藏正面临断档以至灭绝的威胁。
专家关注民间医的未来
据了解,有很多被打为“非法医”的民间医却依然为百姓所青睐。众多慕名而来的患者的恳求让他们不得不偷偷摸摸地“地下”行医。有业内人士担忧地说,民间医这样的无奈之举埋藏着我国卫生管理事业上的隐患,中医政策的制定不应忽视民间医群体的存在。
袁晖尧秘书长说,五千年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其医术林林总总,方药变化无穷。民间验方和临床制剂,以及在此基础上获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的中药专利成果,是对前人实践经验的延续,具有现实实验性,她既有个别性(对症),又兼有普遍性(对证),因而对一种或一类病症体现出较为明显而稳定的调理、修复功效,它们应当是走向“中成药”的过渡形态。仅仅因为没有“准”字号,就一概打入“非法”冷宫,这无异于斩断中医药的源流,消灭实践得来的中医药精华。他建议,地方行政主管部门应组织专家考察研究,经合法专家机构论证,准许其在一定范围内使用和交流,对疗效卓著的品种应进一步确认为区域内或全国通用的准“准”字号药,而后国家对其进行有计划地开发。同时,中药新药的评审还要摆脱步西药后尘的模式,因为二者分别属于两个体系,中药的处方业已经过长期的临床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在一定范围内是肯定的,不一定要与西药的研究路线相同,中药新药临床前研究的一些内容值得商榷,这对民间医药的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开发周期和费用方面均可大幅度缩减,同时要体现知识产权保护,给成果持有人以相应的经济回报。
, 百拇医药
民间医药涉及面相当广泛,内容繁复,有专家建议政府有关部门成立民间医的信息反馈系统,及时收集、整理加工、分门归类,有选择性地传播,使之应用于实践,然后从临床实践结果反馈回来再集中研究,从而使之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意义。对其中一些迷信的、不科学的部分给予去粗取精。他说,这个过程就如同金矿中的杂质经过提炼才能成为金子,信息反馈系统就好比是提炼金子的机构。
民间医当自强
在要求政府给予宽松政策环境的同时,作为中医人,民间医自身也有必要严格操守。因为我们看到:
一、在民间流传的单方、验方中虽然不乏救死扶伤的珍品,但也存在着品种混乱,炮制、用法不规范,宜忌不明确等现象,面对这样优劣难辨的“宝库”要做到慧眼独具也是令政府有关部门非常头痛的现实问题。
二、民间医队伍良莠不齐也是不争的事实,个别民间医败坏中医名声的现象时有出现。在许多地方媒体上,各种打着中医旗号夸大其词的医疗广告并不鲜见,各路“神医”神乎其神的宣传认准了走投无路患者的腰包,看病不挣钱就靠院内制剂(往往价格不菲)开道……虽然这些只是民间医中的个案,却让中医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三、自古以来中医的传授特点以及生存的需要,决定了大多数民间医保守的特性,自家的秘方和医技是轻易不会外传的,或存在着传男不传女的观念,致使我国独特的民间医药技术范围将不断缩小,甚至失传,这将对我国的中医事业以及百姓健康造成极大的损失。
所以,我们在期待民间医能够获得应有的公正待遇的同时,也希望民间医不断转变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为中医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