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贝 价格连涨5年今年大幅下跌
来自浙江省医药行业协会的信息,浙贝母经过连续5年的涨价,今年终于大幅跌价。浙贝价格从多年上涨到剧跌,是中药材产销多变、价格大起大落的一个缩影。
若按年需量1200吨计算,商品贝种植面积宜在5000亩左右,而目前商品贝种植面积超万亩,业内预计今年产量大造成了社会存量充裕,贝母市价还有下降空间。由于产大于销明显,社会存量大增,销区在“买涨不买落”的影响下,会采取以销定购、小批量进货的做法,社会存量集中在产区。因此今年产新后到明年产新前,市场是走销不畅,贝母市价还会往下落。江苏南通一带贝农已经主动降低种贝价格,以适应市场形势。
1999年8月,浙贝市价曾跌到7-8元(千克价,下同)的亏本价,但2000年8月涨到78元,2001年5月突破百元,2002年7月冲高到170元,2003年10月涨到240元。4年间,浙贝市价上涨了2900%。业内认为,浙贝市价得以持续5年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不是供求矛盾,而是人为炒作——这是近年来国内中药材市场比较公认的看法。浙贝生产点比较集中,繁殖系数低,有利于炒作。鄞州、磐安两个主产区的经销商们看到这一点,相互沟通信息,成功调控了浙贝的市场走向。同时,商品贝与种贝相继轮番涨价也是重要因素。商品贝涨价了,供应种贝的药农自然要参照商品贝把价格也涨上去;种贝价格一涨,种植成本提高,商品贝也要水涨船高。以2003年为例,5月上旬商品贝160元,种贝60元;10-11月,种贝又涨到200元,商品贝涨到240元,并曾短暂冲高280元。
浙贝连涨5年价,贝农发了财是好事。但市场在运行中,各种商品之间有合理的比价,像浙贝这样持续多年大幅度涨价不是正常现象。高价带来的后果,一方面是刺激了生产的盲目发展,造成产大于销,进而价格大跌;另一方面高价又严重侵害了消费者利益,制约了消费。据了解,因为浙贝价高,有很多老中医为减轻病者负担,开处方时很少用浙贝,而改用别的止咳化痰药。生产者种贝母是为了出售商品,若因高价而减少消费,不亚于自砸饭碗,加大产销之间的矛盾。所以,从长远来看,浙贝持续高价对生产者并不利。
早在2000年,有专家就提出,要调整浙贝生产规模,以防止盲目发展贝母生产。但由于浙贝价格一路攀升,所以高温难降。去年本应降价,但因减产和种贝价格的上涨,商品贝市价又大幅上涨,造成生产规模失控。(摘编自新华社)J082, http://www.100md.com
若按年需量1200吨计算,商品贝种植面积宜在5000亩左右,而目前商品贝种植面积超万亩,业内预计今年产量大造成了社会存量充裕,贝母市价还有下降空间。由于产大于销明显,社会存量大增,销区在“买涨不买落”的影响下,会采取以销定购、小批量进货的做法,社会存量集中在产区。因此今年产新后到明年产新前,市场是走销不畅,贝母市价还会往下落。江苏南通一带贝农已经主动降低种贝价格,以适应市场形势。
1999年8月,浙贝市价曾跌到7-8元(千克价,下同)的亏本价,但2000年8月涨到78元,2001年5月突破百元,2002年7月冲高到170元,2003年10月涨到240元。4年间,浙贝市价上涨了2900%。业内认为,浙贝市价得以持续5年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不是供求矛盾,而是人为炒作——这是近年来国内中药材市场比较公认的看法。浙贝生产点比较集中,繁殖系数低,有利于炒作。鄞州、磐安两个主产区的经销商们看到这一点,相互沟通信息,成功调控了浙贝的市场走向。同时,商品贝与种贝相继轮番涨价也是重要因素。商品贝涨价了,供应种贝的药农自然要参照商品贝把价格也涨上去;种贝价格一涨,种植成本提高,商品贝也要水涨船高。以2003年为例,5月上旬商品贝160元,种贝60元;10-11月,种贝又涨到200元,商品贝涨到240元,并曾短暂冲高280元。
浙贝连涨5年价,贝农发了财是好事。但市场在运行中,各种商品之间有合理的比价,像浙贝这样持续多年大幅度涨价不是正常现象。高价带来的后果,一方面是刺激了生产的盲目发展,造成产大于销,进而价格大跌;另一方面高价又严重侵害了消费者利益,制约了消费。据了解,因为浙贝价高,有很多老中医为减轻病者负担,开处方时很少用浙贝,而改用别的止咳化痰药。生产者种贝母是为了出售商品,若因高价而减少消费,不亚于自砸饭碗,加大产销之间的矛盾。所以,从长远来看,浙贝持续高价对生产者并不利。
早在2000年,有专家就提出,要调整浙贝生产规模,以防止盲目发展贝母生产。但由于浙贝价格一路攀升,所以高温难降。去年本应降价,但因减产和种贝价格的上涨,商品贝市价又大幅上涨,造成生产规模失控。(摘编自新华社)J082,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