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手机与健康
编号:11247157
都是手机惹的祸?
http://www.100md.com 2004年7月12日 《家庭医生报》 2004年第28期(总第961期 2004.07.12)
      心理案例30岁的林女士因为忙于营销工作,去年年底竟然连丢4部手机,价值1万多元,但她并未因此而感到特别难受。可上周购物回家之后,她发现商店少找了50多元钱,顿觉心里很不舒服,损失并不大,但总为此耿耿于怀。她自己也感到很奇怪,这区区50多元与1万多元相比差异如此之大,为何自己并不为丢失手机难受,反而心痛这小小的损失呢?

    心理分析经过数次心理咨询逐渐了解到,随着近几年来营销工作越来越难做,客户总有许多的不满,不分昼夜地给她打手机。后来她只要一听到手机铃声就烦躁易怒,并常常因此迁怒于家人和身边的朋友,一向乐观开朗的她变得非常神经质。而丢失手机虽然令她蒙受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但心里却得到了安宁,至少她暂时听不见那些令人烦躁不安的铃声,无形中减轻了她的心理压力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不良心理感受。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认为,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口误、笔误、遗忘都是无意识的产物,是行为者内在动机的无意流露。他还认为,遗忘分两种,即自然遗忘和动机性遗忘。林女士的手机数次因为遗忘而丢失,根据精神分析理论,我们可以认为她的这种遗忘就是动机性遗忘。因为手机一次又一次丢失恰好使她不必承受道德的谴责——不是她不愿意耐心地倾听客户的不满,而是因为手机不见了。虽然林女士连续丢失手机而损失了1万多元,却换来了心里的安宁,所以她未表现出较大的情绪反应。原来在她的潜意识中就是希望不再听到手机的铃声,进而听不到让人烦躁不安的话语。, 百拇医药(汪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