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考研)
(-)总论 (结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进行复习)
(二)各论
1.深人系统地掌握内科常见病证的概念、病因病理、辨证要点、分型证治、转归预后、预防调摄等内容,并能知常达变、灵活运用。这些病证有: 感冒、咳嗽、肺胀、哮证、喘证、淡饮、血证、心悸、胸痹、不寐、郁证、胃痛、呕吐、泄泻、痢疾、腹痛、胁痛、黄疽、积聚、鼓胀、头痛、眩晕、中风、水肿、淋证、腰痛、消渴、痹证、疫证、内伤发热、虚劳、 肺痈。
2.对下列病证,应重点掌握其辨证论治的规律。这些病证有: 肺疾、肺房、自汗盗汗、厥证、癫狂、痛证、噎膈、呢逆、霍乱、便秘、虫证、痉证、疫病、疟疾、癃闭、遗精、耳鸣、耳聋。
3.比较鉴别 中医内科病证,其概念、病理、临床表现、治法、方药等方面互相之间存在相似而又相异之处,正确地加以比较。鉴别,对于提高中医理论、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1)感冒与温病早期。 (2)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 (3)风寒感冒与风寒咳嗽。 (4)风热感冒与风热咳嗽。 (5)风热咳嗽与肺痈。 (6)肺痈与肺倍。 (7)哮证与喘证。 (8)实端与虚喘。 (9)肺胀与咳嗽、喘证、痰饮。 (l0)肺胀与心悸、水肿。 (l1)肺疾与虚劳。 (12)各挂术甘汤与甘遂半夏汤治疗饮停于胃。 (l3)自汗与脱汗、战汗、黄汗。 (l4)相同病理,导致不同血证。 (15)相同处方;治疗不同血证。 (l6)胸痹与真心病。 (l7)胸痹与胃病、胁痛、悬饮。 (l8)惊悸与怔忡。 (l9)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 (20)癫、狂、痫证。 (ZI)中风、厥证、痛证、痉证。 (22)中风之中脏腑与中经络。 (23)痉证与破伤风。 (24)暑厥、气厥、蛔厥。 (25)头痛与眩晕。 (26)诸痛的部位、性质、特点与辨证论治。 (27)引起昏迷的常见病证。 (28)以下列方药为主方治疗的病证: 龙胆泻肝汤、温胆汤、柴胡疏肝散、归脾汤、金匾肾气九、失笑散、覆香正气做、葛根革连汤等。 (29)嚎嗝、反胃、梅核气、呕吐。 (30)呢逆与干呕、暖气。 (31)泄泻与痢疾。 (32)霍乱与呕吐、泄泻。 (33)霍乱与疫毒痢。 (34)干霍乱与腹痛。 (35)腹痛与沈气、肠痈。 (36)胃痛与真心痛。 (37)各种虫证的特异性诊断依据。 (38)急黄、明黄、瘟黄。 (39)虚证黄疽与萎黄病。 (40)积证与聚证。 (41)鼓胀与水肿。
, 百拇医药
4.转化联系:中医内科病证发生后,由于失治误治,往往转化成另外病证,只有清楚地认识到病证之间的转化过程、相互之间的联系,才能正确地诊断和治疗。 (l)感冒与咳嗽。 (2)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 (3)肺痈、肺游、咳嗽、喘证、哮证与肺疫。 (4)哮证与瑞证。 (5)咳嗽与喘证。 (6)咳嗽、瑞证、痰饮b肺胀。 (7)肺胀与心悸、水肿。 (8)胸痹与心悸。 (9)心悸与不寐。 (10)泄泻与痢疾。 (l1)活人贩毒散与葛根革连场治疗痢疾。 (l2)痢疾的预后与转归。 (l3)呕吐与反胃。 (l4)胁痛、黄值、积聚、鼓胀在病理上的联系与转化关系。 (I5)鼓胀常见合并症的诊治。 (16)淋证与疼闭。 (17)淋证、癌闭与水肿。 (l8)消渴与中风、胸痹。 (l9)消渴常见合并症的诊治。 (20)头痛与眩晕。 (21)头痛、眩晕与中风。 (22)下列病证的调护特点:胸痹、郁证、水肿、中风、癌闭、消渴、虚劳。痹证、胃痛、泄泻、痢疾、呕吐等。 (23)湿、水、饮、痰相互转化在中医内科病证发生发展的意义。 (24)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 (25)脑游与虚劳。 (26)疫证与疫证。
, 百拇医药
5.历代著名医家、医著与内科学:中医内科学是随着历史的前进和医学实践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完善的。历代医家、医著的学术思想,医学流派对内科学的理论与临床都有一定作用和意义。掌握并运用有关学说、医论旨在更好地了解历史沿革,指导临床实践,提高医疗水十。 (l)历代医家在内科学发展中的主要成就。 (2)《医学心悟》论咳嗽病理。 (3)《医学正传》论哮与瑞。 (4)《证治汇补》论肺胀。 (5)(景岳全书》论血证病理。 (6)《血证论》论治血四法。 (7)《先醒斋医学广笔记》论治吐血三要法。 (8)《医学正传》论九种心痛证治。 (9)《四明心法》论吐酸病理。 (10)《医宗必读》论治泻九法。 (l1)《景岳全书》论痰与饮、泄与用的异同。 (12)刘河间论痢疾治法。 (l3)《金匾要略》论脑疾。 (14)《医宗必读》关于积聚分期论治。 (l5)《内经》、《丹溪心法》、《景岳全书》关于眩晕的论述。 (16)《内经》、张仲景、朱丹溪、王履、张景岳、王清任等论中风病因病理。 (17)《外科正宗》论疫病。 (l8)(丹溪心法》、《景岳全书》、《医宗必读》论水肿。 (19)《内经》论痹证。 (20)《内经》论疫证。
, http://www.100md.com
1.病因 (1)中医学病因分类的沿革及中医认识病因的方法。 (2)六淫的含义,六淫致病的一般特点,六淫外感与内生“五邪”之区别。 (3)风、寒、暑、湿、燥、火六淫病邪各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4)疬气病邪的含义及致病特点。 (5)七情内伤的基本概念及致病特点。 (6)饮食不节的致病特点及病理表现。 (7)劳逸损伤的致病特点及病理表现。 (8)痰饮、瘀血的概念、形成原因及其致病特点。 2.发病机制 (l)邪正与发病:邪和正的概念及其在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中的关系。 (2)内外环境与发病的关系。
(七)病机
1.病机的概念及其层次。 2.邪正盛衰病机 (1)邪正盛衰与疾病的虚实变化: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真虚假实,真实假虚;由实转虚,因虚致实;虚实夹杂等。 (2)邪正盛衰与疾病的转归:正胜邪退、邪股正衰、邪正相持、正虚邪恋、邪去正不复。 3.阴阳失调病机 (l)阴阳失调病机的概念。 (2)阴阳失调病机的内容: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阴阳亡失等病机的概念、特点、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4.气血失常病机 (1)气血失常病机的概念。 (2)气血失常病机的内容:气的失常:气虚、气机失调(气滞、气道、气陷、气闭和气脱);血的失常:血虚、血瘀、血热;气和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气血两虚、气血不荣经脉等病机的概念、形成原因及清理表现。 5.津液代谢失常病机 (l)津液代谢失常病机的概念。 (2)津液代谢失常病机的内容:津液不足;津液的输布、排泄障碍;津液与气血的功能失调:津停气阻、气随波脱、津枯血燥、津亏血瘀等病机的概念、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6.内生“五邪”病机 (1)内生“五邪”病机的含义。 (2)内生“五邪”病机的内容:风气内动(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虎生风、血燥生风)、寒从中生、湿浊内生、津伤化燥、火热内生等的概念、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7.经络病机 (!)经络病机的概念。 (2)经络病机的内容:经络气血偏盛偏衰、经络气血逆乱、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经络气血衰竭等的概念及病理表现。 8.脏腑病机 (1)脏腑病机概念,脏腑病机学说的形成及沿革。 (2)五脏的阴阳气血失调:心阳心气的失调、心阴心血的失调;肺气的失调、肺阴的失调;脾阳脾气的失调、脾阴的失调;肝气肝阳的失调、肝血肝阴的失调;肾的精气不足、肾的阴阳失调等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3)六腑功能失调病机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4)奇恒之肺脑、髓、骨、脉、女子胞等功能失调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 百拇医药
(八)防治原则
1.预防 (1)求病先防:调养身体,提高正气抗邪能力;防止病邪侵害。 (2)既病防变:早期诊治,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 2.治则 (1)治则的概念,治则与治法的关系。 (2)治病求本:标和本的含义;治病必求于本的重要意义;正治与反治的含义及其适应范围;治标与治本的运用方法及其适应范围,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 (3)扶正与祛邪:扶正与祛邪的基本概念、适应范围及其应用原则和方法。 (4)调整阴阳:调整阴阳的原则和方法:损其偏盛的基本方法及其适应范围;补其偏衰的基本方法及其适应范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阳中求阴”,“阴中求阳”等法则的含义及应用。 (5)调整脏腑功能:调整脏腑生理功能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6)调理气血:调理气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含义及其运用。, 百拇医药( 中药网)
(二)各论
1.深人系统地掌握内科常见病证的概念、病因病理、辨证要点、分型证治、转归预后、预防调摄等内容,并能知常达变、灵活运用。这些病证有: 感冒、咳嗽、肺胀、哮证、喘证、淡饮、血证、心悸、胸痹、不寐、郁证、胃痛、呕吐、泄泻、痢疾、腹痛、胁痛、黄疽、积聚、鼓胀、头痛、眩晕、中风、水肿、淋证、腰痛、消渴、痹证、疫证、内伤发热、虚劳、 肺痈。
2.对下列病证,应重点掌握其辨证论治的规律。这些病证有: 肺疾、肺房、自汗盗汗、厥证、癫狂、痛证、噎膈、呢逆、霍乱、便秘、虫证、痉证、疫病、疟疾、癃闭、遗精、耳鸣、耳聋。
3.比较鉴别 中医内科病证,其概念、病理、临床表现、治法、方药等方面互相之间存在相似而又相异之处,正确地加以比较。鉴别,对于提高中医理论、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1)感冒与温病早期。 (2)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 (3)风寒感冒与风寒咳嗽。 (4)风热感冒与风热咳嗽。 (5)风热咳嗽与肺痈。 (6)肺痈与肺倍。 (7)哮证与喘证。 (8)实端与虚喘。 (9)肺胀与咳嗽、喘证、痰饮。 (l0)肺胀与心悸、水肿。 (l1)肺疾与虚劳。 (12)各挂术甘汤与甘遂半夏汤治疗饮停于胃。 (l3)自汗与脱汗、战汗、黄汗。 (l4)相同病理,导致不同血证。 (15)相同处方;治疗不同血证。 (l6)胸痹与真心病。 (l7)胸痹与胃病、胁痛、悬饮。 (l8)惊悸与怔忡。 (l9)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 (20)癫、狂、痫证。 (ZI)中风、厥证、痛证、痉证。 (22)中风之中脏腑与中经络。 (23)痉证与破伤风。 (24)暑厥、气厥、蛔厥。 (25)头痛与眩晕。 (26)诸痛的部位、性质、特点与辨证论治。 (27)引起昏迷的常见病证。 (28)以下列方药为主方治疗的病证: 龙胆泻肝汤、温胆汤、柴胡疏肝散、归脾汤、金匾肾气九、失笑散、覆香正气做、葛根革连汤等。 (29)嚎嗝、反胃、梅核气、呕吐。 (30)呢逆与干呕、暖气。 (31)泄泻与痢疾。 (32)霍乱与呕吐、泄泻。 (33)霍乱与疫毒痢。 (34)干霍乱与腹痛。 (35)腹痛与沈气、肠痈。 (36)胃痛与真心痛。 (37)各种虫证的特异性诊断依据。 (38)急黄、明黄、瘟黄。 (39)虚证黄疽与萎黄病。 (40)积证与聚证。 (41)鼓胀与水肿。
, 百拇医药
4.转化联系:中医内科病证发生后,由于失治误治,往往转化成另外病证,只有清楚地认识到病证之间的转化过程、相互之间的联系,才能正确地诊断和治疗。 (l)感冒与咳嗽。 (2)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 (3)肺痈、肺游、咳嗽、喘证、哮证与肺疫。 (4)哮证与瑞证。 (5)咳嗽与喘证。 (6)咳嗽、瑞证、痰饮b肺胀。 (7)肺胀与心悸、水肿。 (8)胸痹与心悸。 (9)心悸与不寐。 (10)泄泻与痢疾。 (l1)活人贩毒散与葛根革连场治疗痢疾。 (l2)痢疾的预后与转归。 (l3)呕吐与反胃。 (l4)胁痛、黄值、积聚、鼓胀在病理上的联系与转化关系。 (I5)鼓胀常见合并症的诊治。 (16)淋证与疼闭。 (17)淋证、癌闭与水肿。 (l8)消渴与中风、胸痹。 (l9)消渴常见合并症的诊治。 (20)头痛与眩晕。 (21)头痛、眩晕与中风。 (22)下列病证的调护特点:胸痹、郁证、水肿、中风、癌闭、消渴、虚劳。痹证、胃痛、泄泻、痢疾、呕吐等。 (23)湿、水、饮、痰相互转化在中医内科病证发生发展的意义。 (24)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 (25)脑游与虚劳。 (26)疫证与疫证。
, 百拇医药
5.历代著名医家、医著与内科学:中医内科学是随着历史的前进和医学实践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完善的。历代医家、医著的学术思想,医学流派对内科学的理论与临床都有一定作用和意义。掌握并运用有关学说、医论旨在更好地了解历史沿革,指导临床实践,提高医疗水十。 (l)历代医家在内科学发展中的主要成就。 (2)《医学心悟》论咳嗽病理。 (3)《医学正传》论哮与瑞。 (4)《证治汇补》论肺胀。 (5)(景岳全书》论血证病理。 (6)《血证论》论治血四法。 (7)《先醒斋医学广笔记》论治吐血三要法。 (8)《医学正传》论九种心痛证治。 (9)《四明心法》论吐酸病理。 (10)《医宗必读》论治泻九法。 (l1)《景岳全书》论痰与饮、泄与用的异同。 (12)刘河间论痢疾治法。 (l3)《金匾要略》论脑疾。 (14)《医宗必读》关于积聚分期论治。 (l5)《内经》、《丹溪心法》、《景岳全书》关于眩晕的论述。 (16)《内经》、张仲景、朱丹溪、王履、张景岳、王清任等论中风病因病理。 (17)《外科正宗》论疫病。 (l8)(丹溪心法》、《景岳全书》、《医宗必读》论水肿。 (19)《内经》论痹证。 (20)《内经》论疫证。
, http://www.100md.com
1.病因 (1)中医学病因分类的沿革及中医认识病因的方法。 (2)六淫的含义,六淫致病的一般特点,六淫外感与内生“五邪”之区别。 (3)风、寒、暑、湿、燥、火六淫病邪各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4)疬气病邪的含义及致病特点。 (5)七情内伤的基本概念及致病特点。 (6)饮食不节的致病特点及病理表现。 (7)劳逸损伤的致病特点及病理表现。 (8)痰饮、瘀血的概念、形成原因及其致病特点。 2.发病机制 (l)邪正与发病:邪和正的概念及其在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中的关系。 (2)内外环境与发病的关系。
(七)病机
1.病机的概念及其层次。 2.邪正盛衰病机 (1)邪正盛衰与疾病的虚实变化: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真虚假实,真实假虚;由实转虚,因虚致实;虚实夹杂等。 (2)邪正盛衰与疾病的转归:正胜邪退、邪股正衰、邪正相持、正虚邪恋、邪去正不复。 3.阴阳失调病机 (l)阴阳失调病机的概念。 (2)阴阳失调病机的内容: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阴阳亡失等病机的概念、特点、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4.气血失常病机 (1)气血失常病机的概念。 (2)气血失常病机的内容:气的失常:气虚、气机失调(气滞、气道、气陷、气闭和气脱);血的失常:血虚、血瘀、血热;气和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气血两虚、气血不荣经脉等病机的概念、形成原因及清理表现。 5.津液代谢失常病机 (l)津液代谢失常病机的概念。 (2)津液代谢失常病机的内容:津液不足;津液的输布、排泄障碍;津液与气血的功能失调:津停气阻、气随波脱、津枯血燥、津亏血瘀等病机的概念、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6.内生“五邪”病机 (1)内生“五邪”病机的含义。 (2)内生“五邪”病机的内容:风气内动(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虎生风、血燥生风)、寒从中生、湿浊内生、津伤化燥、火热内生等的概念、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7.经络病机 (!)经络病机的概念。 (2)经络病机的内容:经络气血偏盛偏衰、经络气血逆乱、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经络气血衰竭等的概念及病理表现。 8.脏腑病机 (1)脏腑病机概念,脏腑病机学说的形成及沿革。 (2)五脏的阴阳气血失调:心阳心气的失调、心阴心血的失调;肺气的失调、肺阴的失调;脾阳脾气的失调、脾阴的失调;肝气肝阳的失调、肝血肝阴的失调;肾的精气不足、肾的阴阳失调等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3)六腑功能失调病机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4)奇恒之肺脑、髓、骨、脉、女子胞等功能失调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 百拇医药
(八)防治原则
1.预防 (1)求病先防:调养身体,提高正气抗邪能力;防止病邪侵害。 (2)既病防变:早期诊治,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 2.治则 (1)治则的概念,治则与治法的关系。 (2)治病求本:标和本的含义;治病必求于本的重要意义;正治与反治的含义及其适应范围;治标与治本的运用方法及其适应范围,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 (3)扶正与祛邪:扶正与祛邪的基本概念、适应范围及其应用原则和方法。 (4)调整阴阳:调整阴阳的原则和方法:损其偏盛的基本方法及其适应范围;补其偏衰的基本方法及其适应范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阳中求阴”,“阴中求阳”等法则的含义及应用。 (5)调整脏腑功能:调整脏腑生理功能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6)调理气血:调理气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含义及其运用。, 百拇医药( 中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