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医业 > 杂谈 > 正文
编号:10623031
http://www.100md.com 2004年8月1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王树芬 中国中医研究院

    近年来,中医药事业受到极大关注,党和政府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然而中医界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不少文章常用“后继乏人”、“后继乏术”来概括,具体表现在:中医院校培养出的本科生只“相当于两个中专生”水平,且工作中用西医多,用中医少,学而不用,学术上必然退步,更谈不上继承和发展中医了。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必然要上溯到中医高等教育上来,于是,中医院校教学的失误与改进,便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中西医课程设置次序的失误与对策

    国内中医高校中西医学课程设置基本是先中后西,即学生入学后先学中医基础理论、临床基础和临证各科,当这些课程基本学完约进入大学三年级时再学习西医,西医课时少,深度差,要求不高。这种做法表面上看是突出了中医,实际上导致了西医学不通、中医学不精的恶果。这种先中后西的次序破坏了中学生进入大学后知识的连贯性,也违背了学生思维习惯的延续与发展规律。中医院校的学生是通过全国统一高考择优录取的,学生质量应该说是有保证的。但入学后即学抽象的阴阳五行、必须死记硬背的中药方剂之类,则中学所学数理化完全派不上用场,学生在中学时期养成的严密逻辑推理的思维习惯,与学习中医所需的抽象思维迥然不同,一般不易适应。待2~3年后学完中医再回头学习西医时,该用的数理化知识又大多忘记。加之学院式教学学习基础课时不接触病人,理论联系不到实际,因此中西医两种知识都难学好。可以说,这种颠倒了次序的课程设置是导致中医院校毕业生“两个半瓶醋”、“两个中专生”的根本原因。反之,如果先学西医后学中医,则高中所学数理化对学西医大有裨益,西医知识的掌握将较先学中医扎实得多。当然学过西医的学生再学中医时会有以西医质疑中医之弊,但中医学是不怕质疑的,只要适当引导,提倡系统思维,特别是有新老“三论”理论的支持,学好中医是不太困难的。这样中医院校的毕业生适应临床工作的能力将明显提高,也会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对西医学习要求过低导致毕业生不易适应临床工作

    中医本科毕业生的西医知识、西医诊疗能力究竟应当达到何种水平?这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从不少专家学者主张对西医“只须一般性了解即可”、“不必面面俱到”,这从中医院校西医教材明显浅、少于西医院校可以看出:教育者对学西医的要求就不高,加之学生学西医时数理化知识已遗忘殆尽,所以中医本科生的西医学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只能是中专水平了。也许有人认为,中医院校在相同或相近的年限中能培养一个中医本科生加一个西医中专生也就很不错了,没有必要要求西医很高水平。笔者认为,鉴于实际工作中即便是中医医院也要求用中西两法诊治疾病,因此中医本科生西医知识和能力过低自然难以胜任工作。由于西医这条“腿”过于孱弱,即使中医那条“腿”尚属可以,也会使用人单位感觉中医毕业生有“蹩脚”之嫌。近些年中医院校毕业生分配工作较困难与学校对西医知识重视不够有很大关系。那种把西医学习后置、课时偏少、教材浮浅的做法由于不适应临床需求,因而应被视为教育的失误之处。为了使学生中西医两种知识都能学得扎实,除宜先西后中外,西医课的教学也应注重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技能的授学和训练,以提高中医毕业生的西医素养,且要有一定时间的见习和实习,使学生对西医的基本诊疗技能得以掌握或熟悉,特别是西医急、重、危症的诊断及应急处理必须有一定程度的要求,才能在临床中应对各种复杂情况,避免延误病情甚至发生医疗事故。只有这样才能被认可为合格的本科毕业生。

    课程、教材、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中医院校要在相同或略多一年的时间内授学两门医学,就必须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上下大力气改进。正如梁华龙教授所言:中医学的课程体系“是仿照西医学的教学模式设立的,基础理论课与临床理论课的脱节与重复并存”,中医课程体系的设置“多以横向知识为主”。笔者十分赞同梁教授的见解。中医学的基础与临床难以截然分开,四诊八纲只有和临证各科病证结合才易理解和掌握。因此那种将中医学习过程分成基础理论、临床基础、临证各科的做法无疑有事倍功半之弊。改变中医横向科目设置为纵向知识科目设置,临床基础与临证各科一道由临床医师讲课、带实习一贯到底,早上临床多接触病人,学习效果会有明显改善。课程设置的改革必然导致教材重新编写,目前中医高校教材从2版到7版,内容并无多少实质性的提高,科目却一再增加,重复之处在所难免。在教学方法上,中医院校的知识载体90%以上仍是书本式教材,课堂教学仍旧是口传心授,讲义加笔记,师生俱苦,费时费力,收效偏低。在现代科技已创造出许多先进教学手段的当今时代,中医的教学方法应有相应的改进,比如电化教学设施的使用,目前多数中医院校尚未采用。今后应大力引进或开发电化教学设施,使单用语言很难描述清楚的解剖、生理、病理、常规诊查方法等变得简明直观,视听教材一放,学生一看便知,一学即会,可大大缩短学时,提高效率。在中医学方面,望诊、舌诊、切诊、经络走向、腧穴部位、针刺手法等都可以研究开发视听教学片,改变中医自古口耳相传、口传心受、不能直观的教学方式。只要在这些方面有所改进、有所创新,中医高教就一定能够做到中西医两学兼优。

    开门办学跨学科联合办学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中医高校自建立以来一直是封闭校园,自成一统,样样俱全,万事不求人。这种教学模式亟须改变。国内不少大学已开展联合办学,互相承认学历,学生可互选课程,共享教学资源;世界上国与国之间的大学亦有协作,互请客座教授等等。我国中医高等院校也应顺应潮流,打开校门,与西医院校、高质量综合大学协作办学。与西医院校合作,则西医课可借重西医院校师资、图书、教学手段;与高质量综合大学协作,可使学生开阔视野,了解最新科技动态,选修一些与研究中医基础理论有关的其他学科、边缘学科或前沿学科知识,这对提高研究生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有莫大好处。

    中医高层次教育应走远缘杂交之路,才能造就高水平人才

    中医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是近20余年来的创举,虽有不足,但是为中医界培养出了一批有科研素质的优秀人才是不容置疑的。当然研究生教育中还有很多有待改进的问题,也是不可否认的。笔者认为,中医研究生招生对象只注重从中医本科生中招生就有很大局限性,因为中医本科生大学所学与研究生所学在知识体系上一脉相承,这样的知识结构不利于学术创新,学生虽苦苦钻研亦难有创见。特别是研究生的报名、招生没有门第限制,不少本科生毕业后直升本校导师研究生,有些更是父子相承,这样在学术上多是近亲繁衍,学生很难有超越其师的发展。遗传学上讲究“远缘杂交”、“杂交优势”,学术上也是这样,叶天士正是不单承家医而去多方拜师学艺才成为名医大家的,那些一生只跟一个老师,譬如当今的“师带徒”之类,虽可抢救名老中医之经验,实际上并不能造就名医,所谓“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即此理也。有些人视“师带徒”为培养名中医的法宝,很值得怀疑。历史上扁鹊有弟子数人、仓公有弟子数人、华佗有弟子数人,史书言之凿凿;张仲景、王叔和等史无明文,但也不可能一个没有,他们带徒自然是一跟到底,耳提面命,但除吴普尚能继其师有所著述外,其余并未见出什么高明大家。另一方面,中医研究生招生对临床实践年限没有明确的规定,有的本科毕业后未找到工作便再读研究生,这对于中医这种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是很不利的。建议培养研究生应面向中医、西医、理工科、人文科等多学科本科生招生。对中医本科生应有2~3年临床经历的要求;对西医、理工科、人文学科的本科生要考试中医基础知识,达到或近似于中医本科生水平者方可录取。这样,学术上“远缘杂交”有望给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带来新突破,创出奇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