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中医药基础 > 中医诊断学 > 概述
编号:10542292
中医诊断学-第五章诊断与病案
http://www.100md.com 2004年9月7日 《中医诊断学》
     本章主要论述四诊、八纲与各种辩证方法如何在临证时综合、灵活地运用以及病案的书

    写方法。

    第一节 诊断

    诊断,也称诊病,即在临床上对病人所患疾病给以高度的概括,并给以符合病情,切中

    病机的恰当病名和证名。诊断包括证候诊断和疾病诊断两部分。

    一、证候诊断

    证候诊断又称为辨证,是确定病人所患疾病现阶段的证候名称。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

    色,因此证候诊断在疾病诊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诊断确切,辨证清楚的前提下,才可论

    治无误,因此证候诊断就是辩证的过程和结果。

    (-)辨证的方法

    辨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整体观指导下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等基本理

    论为依据,对四诊所搜集到的病史、症状和环境因素等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辨明其内

    在联系和各种病证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求得对疾病本质的认识,对疾病证候作出恰当的判断。

    分析、综合、联想、判断,是辨证诊断过程中基本的思维形式。以眩晕为例来说,有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无痰不眩,无火不眩”,“无风不作眩”,“无虚不作眩”,“肥人眩晕,气虚有痰;瘦人眩晕,血虚有火”“风阳上扰,发为眩晕”等多种说法。医

    生于此病应考虑肝、风、痰、火、血虚、气虚、阳亢等等。但仅凭眩晕一症来确定疾病的

    本质是很困难的,这就要求医生四诊合参,详细诊察,如发现病人有面色谈白、舌质淡、脉沉细等体征,在思维中认为血虚的可能性就增加了。再经问诊,如有失眠、心悸、月经

    量少等症,便可诊断为血虚证。

    一般在证候诊断时,可分七个步骤进行。

    1.追问病史:一般疾病,都有感受冷热、饮食不节、情志受伤等病史,应根据情况首

    先询问。

    2.审证求因:应根据症状特点、性质等探求其发生的原因。如“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应当指出的是,辨证的原因,不一定是指引起疾病发生的原始致

    病因素,更重要的是指引起疾病的现阶段表现的原因。如风寒束肺证的病因是外感“风寒”

    邪气,这是原始致病因素,也是我们要审征求因的“因”,而痰湿阻肺证的病因是“痰湿”,即非原始致病因素,其原始致病因素可能是外感风寒或暴伤饮冷或其它,那么在本证的审证

    求因中,后者便居于次要地位,而前者是引起现在表现的原因,并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起重要

    的作用。

    3.确定病位:就是辨别病变的主要部位。病位是指病变所在的部位,一般用表里、脏腑、经脉、气血、营卫、阴阳等表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456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