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毒论治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天津市脑系科中心医院中医科和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从毒邪的内涵、分类及致病特点着手,结合现代医学对动脉粥样硬化与炎症和免疫反应关系的研究,对毒邪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进行探讨。认为毒邪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并贯穿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整个病理过程中。治疗上可采用解毒、排毒、抗毒的方法,以化解转化“毒素”,使毒分解;就近引导,给毒以出路;提高机体自身解毒能力,以抵制毒邪对机体的损伤。d!p, http://www.100md.com
■毒邪的致病特点d!p, http://www.100md.com
毒邪涉及多种疾病,是决定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重要因素。从现代医学看,外来毒邪包括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各种理化因素导致的中毒等。内生之毒则包括组织细胞功能障碍,机体一系列病理生理生化过程的产物,如毒性氧自由基、兴奋性神经毒、过敏介质、炎性介质、钙离子超载、新陈代谢毒素、致癌因子等。毒邪侵犯机体,若正气强,毒邪力弱,可不发病或症状轻微。毒邪稽留于体内日久不除,一方面可损伤正气;另一方面毒邪可不断蓄积。当正气虚弱无力抗邪时,即可发病。毒邪致病的临床特征主要有五个方面。猛烈性:传变迅速,变化多端,表现重笃;火热性:正邪相搏,易化火生热,若郁久不解,变生热毒;兼夹性:毒邪壅滞气机,败伤血分,邪入津液,酿液成痰,毒邪常挟痰挟瘀;顽固性:毒邪内伏致营卫不和、气血亏损而脏腑败伤,内毒化生致痰浊瘀血等代谢产物堆积。病势缠绵,邪毒难解,又加重正气损伤,形成恶性循环;从化性:毒邪有以体质学说为根据发生变化的性质。d!p, http://www.100md.com
■毒邪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d!p, http://www.100md.com
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生因素有:年老体衰或久病失养致脏腑功能减退,气机壅滞痰瘀内生,滞于经络而形成斑块;或嗜食膏粱厚味,化火生痰,痰瘀交结于经络而形成斑块;情志失调则气机郁结,痰瘀内生而蕴久化毒,痰瘀毒交结于脉络而形成斑块。本病病位在脉络,主要病机为痰瘀毒郁滞于脉络,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若毒邪损伤脑络,络脉破损或络脉拘挛瘀闭,气血渗灌失常,致脑神失养,神机失守而发为中风;若毒邪损伤心脉,心脉闭阻,可心胸猝然大痛,而发为真心痛。d!p, http://www.100md.com
现代医学认为,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触发炎症和免疫反应的物质有低密度脂蛋白、热休克蛋白,以及局部或远在部位的感染。现有研究多支持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始于活化的内皮细胞表达黏附分子吸引炎性细胞,移行内膜下成为巨噬细胞,吸取脂质后形成泡沫细胞,脂质亦随之移至内膜下并逐步形成斑块。活化的巨噬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等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促进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当炎症与修复不平衡,由于炎症而产生的多种基质金属蛋白酶等将促进斑块破裂。从上可见毒邪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表明其贯穿在整个病理过程。d!p, http://www.100md.com
■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方法d!p, http://www.100md.com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整个过程中都贯穿了毒邪的存在。根据病变的各个时期和证型不同,治疗可采用补益肝肾、健脾化湿、祛痰散结、活血化瘀等治疗法则,再配合解毒排毒的方法。d!p, http://www.100md.com
解毒法解毒就是化解、转化“毒素”,使毒分解。在病变过程中,毒邪多与痰湿、瘀血兼夹为患,故治疗时应同时祛除痰瘀湿,使毒少依附,易于分解。如消瘀解毒药有紫草、炙蜈蚣、雷公藤;化痰解毒药有制天南星、白附子;除湿解毒药有土茯苓等。另外,毒邪致病多呈火热证候,治疗时多采用清热解毒的方法,选用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升麻、贯众、半边莲、紫花地丁、重楼、白花蛇舌草、土牛膝等药物。但同时毒邪致病具有从化性,若阳虚阴盛者亦可化生“寒毒”,可选用乌梢蛇、炙蜈蚣、白附子等散寒解毒之品。d!p, http://www.100md.com
排毒法排毒是针对毒的不同部位,就近引导,给毒以出路。王永炎院士认为,痰热腑实为中风急性期常见证候,最先提出通腑化痰的治疗方法,取得良好效果。临床研究也发现,证候转归与腑气不通有密切的关系,随着大便秘结或不通程度的加重,病程延长、病情加重,疗效降低。因此,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过程中应酌情采用泻火通便、益气通便、滋阴通便、养血通便、温阳通便等方法以通腑排毒。d!p, http://www.100md.com
抗毒法抗毒就是扶助正气,调理气血,提高机体自身解毒能力,以抵制毒邪对机体的损伤,阴阳气血是机体抗毒的物质基础和原动力,阴阳气血亏虚,则机体抵抗毒邪之力随之减弱。因而根据病情,在解毒排毒的同时配伍太子参、黄芪、玄参、生地黄、阿胶、肉苁蓉等温阳益气、滋阴养血之品。d!p, http://www.100md.com
■陶春祥 何占德(陶春祥;何占德 )
■毒邪的致病特点d!p, http://www.100md.com
毒邪涉及多种疾病,是决定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重要因素。从现代医学看,外来毒邪包括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各种理化因素导致的中毒等。内生之毒则包括组织细胞功能障碍,机体一系列病理生理生化过程的产物,如毒性氧自由基、兴奋性神经毒、过敏介质、炎性介质、钙离子超载、新陈代谢毒素、致癌因子等。毒邪侵犯机体,若正气强,毒邪力弱,可不发病或症状轻微。毒邪稽留于体内日久不除,一方面可损伤正气;另一方面毒邪可不断蓄积。当正气虚弱无力抗邪时,即可发病。毒邪致病的临床特征主要有五个方面。猛烈性:传变迅速,变化多端,表现重笃;火热性:正邪相搏,易化火生热,若郁久不解,变生热毒;兼夹性:毒邪壅滞气机,败伤血分,邪入津液,酿液成痰,毒邪常挟痰挟瘀;顽固性:毒邪内伏致营卫不和、气血亏损而脏腑败伤,内毒化生致痰浊瘀血等代谢产物堆积。病势缠绵,邪毒难解,又加重正气损伤,形成恶性循环;从化性:毒邪有以体质学说为根据发生变化的性质。d!p, http://www.100md.com
■毒邪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d!p, http://www.100md.com
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生因素有:年老体衰或久病失养致脏腑功能减退,气机壅滞痰瘀内生,滞于经络而形成斑块;或嗜食膏粱厚味,化火生痰,痰瘀交结于经络而形成斑块;情志失调则气机郁结,痰瘀内生而蕴久化毒,痰瘀毒交结于脉络而形成斑块。本病病位在脉络,主要病机为痰瘀毒郁滞于脉络,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若毒邪损伤脑络,络脉破损或络脉拘挛瘀闭,气血渗灌失常,致脑神失养,神机失守而发为中风;若毒邪损伤心脉,心脉闭阻,可心胸猝然大痛,而发为真心痛。d!p, http://www.100md.com
现代医学认为,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触发炎症和免疫反应的物质有低密度脂蛋白、热休克蛋白,以及局部或远在部位的感染。现有研究多支持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始于活化的内皮细胞表达黏附分子吸引炎性细胞,移行内膜下成为巨噬细胞,吸取脂质后形成泡沫细胞,脂质亦随之移至内膜下并逐步形成斑块。活化的巨噬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等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促进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当炎症与修复不平衡,由于炎症而产生的多种基质金属蛋白酶等将促进斑块破裂。从上可见毒邪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表明其贯穿在整个病理过程。d!p, http://www.100md.com
■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方法d!p, http://www.100md.com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整个过程中都贯穿了毒邪的存在。根据病变的各个时期和证型不同,治疗可采用补益肝肾、健脾化湿、祛痰散结、活血化瘀等治疗法则,再配合解毒排毒的方法。d!p, http://www.100md.com
解毒法解毒就是化解、转化“毒素”,使毒分解。在病变过程中,毒邪多与痰湿、瘀血兼夹为患,故治疗时应同时祛除痰瘀湿,使毒少依附,易于分解。如消瘀解毒药有紫草、炙蜈蚣、雷公藤;化痰解毒药有制天南星、白附子;除湿解毒药有土茯苓等。另外,毒邪致病多呈火热证候,治疗时多采用清热解毒的方法,选用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升麻、贯众、半边莲、紫花地丁、重楼、白花蛇舌草、土牛膝等药物。但同时毒邪致病具有从化性,若阳虚阴盛者亦可化生“寒毒”,可选用乌梢蛇、炙蜈蚣、白附子等散寒解毒之品。d!p, http://www.100md.com
排毒法排毒是针对毒的不同部位,就近引导,给毒以出路。王永炎院士认为,痰热腑实为中风急性期常见证候,最先提出通腑化痰的治疗方法,取得良好效果。临床研究也发现,证候转归与腑气不通有密切的关系,随着大便秘结或不通程度的加重,病程延长、病情加重,疗效降低。因此,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过程中应酌情采用泻火通便、益气通便、滋阴通便、养血通便、温阳通便等方法以通腑排毒。d!p, http://www.100md.com
抗毒法抗毒就是扶助正气,调理气血,提高机体自身解毒能力,以抵制毒邪对机体的损伤,阴阳气血是机体抗毒的物质基础和原动力,阴阳气血亏虚,则机体抵抗毒邪之力随之减弱。因而根据病情,在解毒排毒的同时配伍太子参、黄芪、玄参、生地黄、阿胶、肉苁蓉等温阳益气、滋阴养血之品。d!p, http://www.100md.com
■陶春祥 何占德(陶春祥;何占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