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536896
刘祖贻-名老中医经验集
http://www.100md.com 2004年9月28日 名老中医经验集
     刘祖贻

     脑病擅从肝肾血瘀辨证的刘祖贻

     周 慎 整理

    编者按 刘祖贻,湖南安化人。自幼继承祖业而学医,后又在湖南中医高校深造,曾选拔为全国著名中医学家李聪甫的助手。业医40年,临床经验非常丰富,特别是对脑病的病因、病理和辨证用药,有独到的见解。刘氏根据临床实际,提出脑病之病因,主要在于外邪、痰、瘀、气郁、内风、正虚等六个方面,重在血瘀、内风与正虚;脑病之辨证,要从辨别外邪、痰、瘀、气郁、内风、正虚等六个方面的表现入手,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辨知证候类型;脑病之治疗,要以治外邪、治痰、治瘀、治肝、治肾、治脾、治心等七个方面药物为基础,重在治肝、治肾、治瘀。其辨治体系很有临床价值。

    本文系统介绍了刘氏治疗脑病的临床经验,他重视肝、肾、血瘀辨证,强调从瘀分三期治疗脑震荡,从瘀辨治脑动脉硬化症,从肝肾血瘀辨治脑萎缩,从肝风、血瘀、肾虚辨治急性脑血管病,从风、瘀论治血管性头痛。在名案评析及医论医话中,对刘氏治疗高血压脑病、内耳眩晕症、一氧化碳中毒后遗症、精神分裂症的临证经验以及在头痛用药规律、哲学的指导意义、中医免疫须辨治等方面的学术观点,也作了介绍。本文反映了他重视医理与临床相结合,重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重视继承先哲与推陈出新相结合的风格。
, 百拇医药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 熹《观书有感》

    刘祖贻,男,1937年7月出生于湖南省安化县精明山村。家中业医八世,自幼耳濡目染,随父学医。1954年冬开始独立应诊,其后又于1956年进入湖南中医高校深造,1958年分配至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院)工作,1961年选拔为全国著名中医学家李聪甫研究员的助手。现任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研究员、院长,国家新药审评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医内科学会委员、湖南省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中医内科学会主任委员、加拿大国际中医药针灸学会名誉顾问。

    并于1992年选为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家人事部批准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 刘氏主编了《神经系统疾病的中医辨治》、《91’新方妙术》、《三湘医粹》(丛书)三部专著;参与整理、编写了《中藏经》、《温疫明辨》、《中医学概要》、《中医胃肠病学》;发表了《从肝肾血瘀辨证治疗脑萎缩》、《分三期辨证治疗脑外伤后头痛》、《温阳益气法对神经递质平衡调节作用之影响》等论文20余篇,并有《祖国医学与免疫学的关系》、《中药复方固表饮的研究》等两篇论文在
, 百拇医药
    加拿大“首届国际中国医药针灸学术会议”上宣读。

     刘氏主持的“安化抗癌茶的研究”获1989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四等奖,“固表防感冲剂的研究”获1990年度湖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三等奖、1990年度省科技进步四等奖;所参加的“中藏经之整理研究”获1991年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南参砖茶之研究”获1992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现仍主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温阳益气法对中枢神经递质平衡调节作用的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黄参颗粒剂治疗瘀阻脑络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安神补心颗粒剂治疗神经衰弱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 刘氏重视临床实践,从医近40年以来,一直坚持门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内科疑难病症,特别是脑震荡、脑动脉硬化症、脑萎缩、血管性头痛、老年性痴呆等神经系统疾病,辨治时得心应手,患者亦有口皆碑。同时对中医基本理论也有很深的造诣,尤其是温病学说、中医免疫学说、中医临证思维方法等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略举数则于下:
, http://www.100md.com
     提出以六辨七治为主体的脑病辨治体系:刘氏认为脑病之病因,主要在于外邪、痰、瘀、气郁、内风、正虚等六个方面,六者互为因果,导致了脑病病症的错综复杂。脑病之辨证,要从辨别外邪、痰、瘀、气郁、内风、正虚等六个方面的表现入手,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辨治脑病的证候类型。脑病之治疗,要以治外邪、治痰、治瘀、治肝、治肾、治脾、治心等七方面药物为基础,互相组合,就能够构成脑病的各种治法和方药。

     擅从肝肾血瘀辨证治疗脑病,虽然脑病存在六因,须从六辨七治之中寻求治法,但刘氏却非常重视肝肾血瘀辨证,认为肾主藏精,肾精足则能上充于脑,使脑髓充满而能尽其所用;肾精亏虚则不能上充于脑髓,脑髓不能充满,失其所用而脑病作矣。肝宜条达,郁怒伤肝,肝阴暗耗,或水不涵木,阴虚阳亢,风阳上扰清空亦发为脑病。血脉宜和畅,和畅则神得昌宁,不畅则脑脉瘀滞而脑神受扰矣。因此在辨治脑病之时,尤其要重视这三方面的相互影响,以提高临床疗效。

     明辨温病源流:温病起源于何时,国内学者一直见仁见智,不能统一。刘氏在详细考证马王堆医书和《内经》之后,根据书中记载,提出温病起源于秦汉之前,并不晚于伤寒学说,只是在中医学早期发展的过程中,伤寒学说跃而居先,而温病学说反瞠乎其后,甚至居于从属地位。

    金元以后,温病学说才振帜崛起,与伤寒成抗衡之势。故撰写成《温病源流论》一书(未刊行),从而使久疑难决的温病学说发展源流得以澄清。, 百拇医药( 名老中医经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