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中国医药报 > 正文
编号:10634139
辉煌成就助推行业发展——我国药学高等教育成就喜人
http://www.100md.com 2004年9月28日 《中国医药报》2004.09.28
     人才是科技进步的基础,因而人才培养对于中国医药科研事业发展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在一个秋日的午后,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原国家医药管理局科趟靖彼境に栈车露约钦呋匾淦鹆宋夜┭Ы逃姆⒄估獭?br> 据苏怀德介绍,建国以来,我国药学教育事业克服重重困难,历经周折走向辉煌。e@qg, 百拇医药

    建国之初,旧中国留下来的药学教育办学单位总共不过20个,规模很小,建制不一。1952年院系调整后,形成北京医学院药学系、上海医学院药学系、四川医学院药学系、东北药学院和华东药学院的两院三系“老五所”格局。当时每年总招生量200余人,在校生不足千人。至“文革”前夕,全国高等药学教育单位已发展到49所,共设置药学类专业13个、专业点71个。累计培养药学本、专科人才16144人,并开始在“老五所”院校中培养药学研究生。e@qg, 百拇医药

    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药学教育外部条件开始改善,1990年代后,全国医药教育进入大规模发展和深化改革时期,成为建国以来医药教育事业发展最快、最健康时期。1992年,全国高等药学教育单位达61所,医学、药学专业在校生占全部高校在校生总数的12%,而其中药学专业在校生仅占总在校生的0.66%。这也反映了当时还存在着医药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不尽合理,学历结构没有形成层次等问题。e@qg, 百拇医药

    1992~1997年期间,我国医药高等教育发展势头较好。原“老五所”中,“三系”全部办成了药学院,“两院”发展成多科型药科大学。不但规模变大,学科设置齐全,而且研究生培养层次配套完成,“老五所”院校已开始设立博士点。1998年,国家鼓励综合性大学,理工大学参与办药学教育,把基础学科力量和工程学科力量充实壮大到了药学领域,使药学教育的结构更趋合理。e@qg, 百拇医药

    1998~2000年,我国高校管理体制调整和结构性改革使高等药学教育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三年改革在药学教育市场引入了竞争机制,各地办学积极。如今,┭ёǹ埔陨辖逃ノ灰汛?00所以上,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也开始兴起并蓬勃发展。一批实力雄厚的院校更加重视高层次研发人才的培养。北京大学药学院设置的六年制(硕士)专业,每年都会招收120人左右。e@qg, 百拇医药

    毋庸置疑,建国以来,我国高等药学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人才培养对我国医药科研及整个行业的发展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目前,一大批优秀的药学人才在科研、生产等重要岗位上建功立业。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精英到国外深造,学成归来在一些重大科研项目上做课题负责人,担起了我国医药科技开发的重任。e@qg, 百拇医药

    文/本报记者 姜恒(姜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