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中医内科
编号:10771433
痢疾的中医疗法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0月14日 华夏医药健康网  
诊断,治疗原则,辨证施治
     诊断

    1.发病前有不洁饮食史,或疫痢患者接触史。流行季节在夏秋之交,具有传染性,疫毒从口而入。

    2.临床表现起病急骤,畏寒发热,初期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之表现,继而腹部阵痛,痛而欲便,便而不爽。腹泻开始有稀塘粪便,而后即见排出物呈白色胶冻状如鱼脑,或沾有“膜薄血”,随后为赤红色胶冻祥物,每日大便次数10~20次不等,甚则数十次,里急后重感为著,病程一般在2周左右。疫毒痢病情严重而病势凶险,以儿童为多见。急骤起病,在腹痛、腹泻尚未出现之时,有高热神疲,四肢厥冷,面色青灰,呼吸浅表,神昏惊厥,而痢下、呕吐并不一定严重。

    3.实验室粪便检查对本病诊断确立,很有帮助。主要是大便涂片镜检和细菌培养等项目。必要时作X线钡剂造影及直肠、结肠镜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治疗原则

    痢疾的治疗,应根据其病证的寒热虚实,而确定治疗原则。总的来说,热痢清之,寒痢湿之,初痢实则通之,久痢虚则补之,寒热交错者情温并用,虚实夹杂者通涩兼施。

    痢疾初起之时,以实证、湿热证较为多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0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