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各地传统医学 > 民族医药 > 藏族 > 综合信息 > 正文
编号:10771374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0月14日 华夏医药健康网
     藏药资源丰富,分布在青藏高原藏胞居住的广大地区,并为很多藏医药文献所收录。

     一、古代文献收载情况

    藏族是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的一个古老民族。藏族医药学的文字记载始于1300多年前。公元8世纪以后流传下来的藏医药文献很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以下六种:

    (一)《敦煌本藏医残卷》(公元8世纪)收载53方133味药;现能考证的127味中动物药66味(占52%),植物药51味(占40%),矿物药12味(占18%)。

    (二)《月王药诊》(多认为是公元8世纪中叶),医僧摩诃衍、毗卢遮那翻译。收载药物329种,其中植物药212种,约占65%,大半为高山植物,绝大部分至今仍使用。

    (三)《四部医典》(12世纪),宇陀·元丹贡布著。收载药物1002种,其中第2部第20章药物性能390种,收载方剂400个。

    (四)《四部医典蓝琉璃》,第司·桑吉嘉措(1653~1707)著。收载药物1400种。

    (五)《晶珠本草》,帝玛·丹增彭措(1673~1743?)著。收载药物2294种,其中植物药1006种,动物药448种,矿物药840种。

    (六)《正确认药图鉴》,绛久多杰(18世纪后叶)著。图文并芪,收载药物580多种。

    二、药物资源与分布

    藏药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这里具有复杂而独特的自然条件,形成了丰富多采的植物资源种类,从藏东南的热带季雨林到藏北茫茫无际的草原,依次分布着能反映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的植物种类,据资料记载藏区维管束植物种类达6144种,居于全国第四位。有史以来,藏区就是我国药用植物的一大宝库,据初步统计,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有千种以上,其中冬虫夏草、贝母、三七、天麻、灵芝等为畅销国内外的名贵药材;海南粗榧、红豆杉、鬼臼、八角莲、软紫草、纤细雀梅藤、野百合等为一类有开发潜力的抗癌药用植物。此外,还有传统中药砂仁、钩藤、秦艽、丹皮、木瓜、重楼、麻黄、桃仁、黄连、柴胡、当归、黄芪、龙胆、党参、乌头、大黄、三颗针、雪莲花、五昧子等各类药材。

    藏药的植物种类虽然很多,但各种植物都适应于不同生态环境,因而分布也不一样。例如森林植被主要是寒温性针叶林,分布于高原的东部和东南部;灌丛植被主要有三种:常绿阔叶灌丛、落叶阔叶灌丛、常绿针叶灌丛;高原草甸植被具有面积大垂直分布高的特点,在高原东南部其下限为针叶林和高寒灌丛林,上限为高山垫状植被,垂直分布高度在4200~4800米;在念青唐古拉山以北至昆仑山以南呈连续的大面积分布,海拔在3600~5300米;高山垫状植被介于高寒草甸和高山流石滩植被之间。植物体矮小,呈半球形或坐垫状、匍匐状。垫状植被既是高山严酷的水热条件、辐射和强风等对植物生长抑制的结果,同时又反映了植物经历高寒严酷生态环境长期自然选择演化的适应性。垫状植被分布地区的年平均温度在0℃左右,最暖的7月均温在4~5℃,夜间仍低于0℃,昼夜差可达20℃,年降水量在250~500毫米,水热条件低温干旱;还有高山流石滩稀疏植被,本类型分布在高山垫状植被之上,永久冰雪带之下,广布于喜马拉雅山、横断山、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巴颜喀拉山、喀喇昆仑山、祁连山等,具有显著的垂直地带性特征。其分布高度取决于各山峰的冰川和雪线的高低,自北而南逐渐抬升,祁连山在3800米以上,巴颜喀拉山在4700米以上,冈底斯山则在5800米以上。高山流石滩是由于强烈的寒冻与物理风化作用,岩石不断崩裂,岩块与碎石沿着陡峭山坡缓慢滑动所形成。在碎石间隙聚积了细质砂粒,为高山植物的生长发育创造了可能的条件。只有那些与严酷冰雪和强劲疾风作顽强斗争的植物才能获得特殊的生存条件而定居下来。这种植被是高原隆起的产物,种类虽然不多,但却是征服高山的先锋植物。这类植物几乎全部都是藏药。

    虽然藏区植物种类繁多,不少为青藏高原特有或喜马拉雅一横断山系特有,但因长期处于封闭未开发的自然状态,除藏医藏药及部分药用植物资源外,绝大多数植物资源基本上未得到开发利用。总之,藏区各类植物资源丰富,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丰富的野生资源,将使植物资源的优势变成经济优势,为振兴藏族经济服务。

     三、开发性研究

    积极开展藏药的植物化学和药理学研究,加快了藏药开发利用的步伐。目前,“七十味珍珠丸”、“仁青常觉”等名贵藏成药和一批新药已广泛用于临床。西藏、青海等省(区)已建成或正在扩建有一定规模的藏药制药厂或制剂中心,使藏药的生产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规模化的轨道,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在藏药的生药、植化、药理等现代研究方面,目前以中科院药物所、药用植物资源研究所及西北高原所等为较多,已有资料记载对藏药植化、药理临床方面的研究。

    (一)生药组织研究

    《青藏高原药物图鉴》收载藏药植物类309种,动物类77种。由青海省药品检验所编写的《中国藏药》(共3卷)收载动、植、矿物类藏药材1538种。青海省卫生厅1993年制定的《青海省藏药标准》收载藏药材150种,制剂170个品种。《中国民族药志》第1~2卷,收载藏药100多种,均有药材性状、组织、粉末、理化鉴别等。

    (二)化学研究

    包括以下各项:西藏产麻黄及锡金麻黄含总生物碱等化学成份研究;马兜铃属藏药化学成份研究;乌头属化学成份研究;角茴香属,分离出普托品、隐品碱,氯化北美黄连碱、角茴香碱;紫堇属分离出右旋北美黄连碱,乙酰紫堇灵;绿绒蒿属分离出香荚兰酸、肉桂酸、香豆酸、异鼠李素。岩白素属与骨丹属分离出岩白菜素;锦鸡儿属分离出四个异黄酮,苍棒花素等;黄华属分离d一表羽扇豆宁;杜鹃属分离出棉马糖、莨菪亭、梣皮素、金丝桃甙等;花锚属分离花锚甙;樟牙菜属分离出齐墩果酸和芒果甙;独一味分离鉴定出10种化合物,测出17种氨基酸;丹参类分离出丹参酮ⅡA、丹参酮Ⅰ、丹参酮甲酯、羟基丹参酮等;莨菪类分离出樟柳碱、红古豆碱、山莨菪碱;雪莲花类分离出多糖单一组分;红景天类分离出红景天甙等成份。

    (三)药理研究

    甘青乌头中大麦芽碱具肾上腺素功能作用;绿绒蒿中的mecambnidine对小鼠有中枢镇静,止痛作用;红景天甙有致适应作用;岩白菜素对大白鼠氨致咳有镇咳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