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美国看医生
在国内,很多人一提到去医院看病就免不了生出几分烦躁:一来医院里人太多,二来太花时间:排队挂号、排队等号、排队划价、排队缴费、排队取药等,人们在弥撒着强烈消毒水味道的医院里焦虑不安、行色匆匆,如果再碰到医生情绪不佳,你不仅没法多问问自己的病情,说不定还会遭到冷落。你无可奈何,只好拿了药一走了之。美国的医院却完全是另一番景象,气氛温馨而友善,有时甚至是有趣的。
在美国看病除了急诊,一般都要先预约,所以医院里总是井然有序的样子,人也并不太多。医院外围的绿化和国内一些大医院差不多:草地、绿树、喷泉。里面则截然不同,进门迎面扑鼻的是阵阵清香,几乎闻不到消毒水的味。室内陈设优雅,各个角落及墙面都装饰着青翠的绿色植物或一些清新的画。候诊厅里铺着深色的地毯,上边摆放着沙发、茶几、台灯和一些供人们阅览的杂志。有些医院的候诊厅还设有电视,并分出成人区和儿童区。在儿童区的小小天地里,电视专门放映儿童节目,此外还备有各种玩具及儿童读物。医院里除了医生,护士及其他工作人员都不穿白大褂,而是身着天蓝色、草绿色或是印花棉布衣裤,脸上都挂着平易近人的微笑。整个空间是彩色的、和谐的,令人欣慰的。难怪有人说美国的医院有点像国内的宾馆,让病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 http://www.100md.com
在美国的普通医院看病,走进医院正门便到了接待台,人们相互问好,递上预约单或是口头告知预约医生的姓名,接待人员便会告诉你该医生的诊室房间号,并详细指示你去往的路线。来到医生的诊室,有一注册前台,在此处登记好自己的姓名、预约的时间,注册护士会核对你的身份证明,并将你的个人信息和医疗保险信息输入电脑,之后你便被安排在该医生专用的候诊室内等待,通常半小时左右护士就会叫到你的名字。这位护士先领你到她的小办公室,简单询问并记录你的病情,再给你测量体温、身高、体重和血压,之后才领你到医生的诊室。每一位医生一般都配有好几间诊室,以便于他穿插时间来回进入各个诊室诊断,每位病人独处一间,一般等候5至10分钟,医生便会露面。我第一次看病时,对一切都感觉陌生又新奇,护士换了一个又一个,或注册、或引路、或体检,每一次我都以为下一个该见到医生了,没想到又是护士,虽然等待时间并不长,可当时的心历过程却觉得医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一切琐碎的事都由护士来操作,医生只管最终的检查和诊断,这样倒是充分保证了医生的工作效率。
“万事俱备,只欠医生”,等了一会儿,医生终于敲门而入,一见面就和你握手问好,接着便询问病情和做一些检查,态度认真而温和,间或还和你拉拉家常,让你感觉十分放松和舒适。看完病后,医生会再次问你是否还有疑问,这才起身告别,同时让你继续留在屋里,再稍等一两分钟,护士将为你准备好相关单据,如化验单等。整个过程井井有条,你用不着又找又问,急急忙忙地东奔西走,看一次病至少会碰到三个不同的护士为你服务,为你免去很多麻烦。
, 百拇医药
另一方便之处是,在美国的医院里不涉及缴费和取药。绝大多数人都买医疗保险,10天或半个月后医院会将账单寄给你的保险公司,根据各人保额不同,账单金额高低,保险公司或者付清全部账单,或者只付一部分,其余的你自己负责。药则在医院外的药房凭医生处方购买,除了专营药店,各大商场也有药房,买药十分方便。而且,这些处方药的外包装上除了药名、服用方法,还额外贴有服药人的姓名、医生的姓名以及日期,非常详尽。
自然,如此优质的服务与高额的费用是分不开的。比如,有位留学生踢球时折断了胫骨:动手术、加钢筋、上石膏,加上其他医药费,最终的账单近一万美元,要是在国内最多也就一万人民币吧。提到这事,忽又想到一个小插曲。这位留学生在手术前打了局部麻醉针,护士确定他的小腿及足部已完全麻醉,竟用圆珠笔在他的大拇趾肚上画了一个笑面娃。每当朋友们去探望那留学生,首先看到的是上了石膏臃肿沉重且高高抬起的腿,心中不免替他暗叫着苦,等转过身再看到裸露的大拇趾肚上那个笑面娃,又禁不住笑开了。瞧,护士的一个小小举动竟带给人们意想不到的乐趣,让人感觉到十分人性化的医患关系。
, 百拇医药
不过,尽管在美国看病有诸多方便和舒适,对于很多留学生,因为尚未掌握全面的英语知识,有关病理方面的词汇知之甚少,有时候也是头疼的事。很多留学生在看病前都会查好一些自己猜测的相关病理词汇以便备用。只是,大多数人这方面知识有限,有时仍会碰到难题。记得有一次我陪朋友去看一种皮肤病,事先在“金山词霸”上查了好些词,结果,那些我们猜测的皮肤病名称全都被医生否定。医生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写下正确的英语名称,我们赶忙拿出“文曲星”查阅,结果竟是“查无此词”!医生见我们仍惘然不知,最后叫护士给我们复印了几页资料,其上还附有图解。阅读完后,虽已明白大致病情,然而直到今天我们仍不知它的具体中文名称。幸好当地的医生大都和颜悦色,这多少给我们一些安慰。有的医生为了更好地与我们这些外国留学生沟通和了解病情,还会写下一些简单的选择题让我们选出与自己病况最贴近的描述,那种情形下你会滋生出几分新奇,几分感动。 (欣 欣), 百拇医药
在美国看病除了急诊,一般都要先预约,所以医院里总是井然有序的样子,人也并不太多。医院外围的绿化和国内一些大医院差不多:草地、绿树、喷泉。里面则截然不同,进门迎面扑鼻的是阵阵清香,几乎闻不到消毒水的味。室内陈设优雅,各个角落及墙面都装饰着青翠的绿色植物或一些清新的画。候诊厅里铺着深色的地毯,上边摆放着沙发、茶几、台灯和一些供人们阅览的杂志。有些医院的候诊厅还设有电视,并分出成人区和儿童区。在儿童区的小小天地里,电视专门放映儿童节目,此外还备有各种玩具及儿童读物。医院里除了医生,护士及其他工作人员都不穿白大褂,而是身着天蓝色、草绿色或是印花棉布衣裤,脸上都挂着平易近人的微笑。整个空间是彩色的、和谐的,令人欣慰的。难怪有人说美国的医院有点像国内的宾馆,让病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 http://www.100md.com
在美国的普通医院看病,走进医院正门便到了接待台,人们相互问好,递上预约单或是口头告知预约医生的姓名,接待人员便会告诉你该医生的诊室房间号,并详细指示你去往的路线。来到医生的诊室,有一注册前台,在此处登记好自己的姓名、预约的时间,注册护士会核对你的身份证明,并将你的个人信息和医疗保险信息输入电脑,之后你便被安排在该医生专用的候诊室内等待,通常半小时左右护士就会叫到你的名字。这位护士先领你到她的小办公室,简单询问并记录你的病情,再给你测量体温、身高、体重和血压,之后才领你到医生的诊室。每一位医生一般都配有好几间诊室,以便于他穿插时间来回进入各个诊室诊断,每位病人独处一间,一般等候5至10分钟,医生便会露面。我第一次看病时,对一切都感觉陌生又新奇,护士换了一个又一个,或注册、或引路、或体检,每一次我都以为下一个该见到医生了,没想到又是护士,虽然等待时间并不长,可当时的心历过程却觉得医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一切琐碎的事都由护士来操作,医生只管最终的检查和诊断,这样倒是充分保证了医生的工作效率。
“万事俱备,只欠医生”,等了一会儿,医生终于敲门而入,一见面就和你握手问好,接着便询问病情和做一些检查,态度认真而温和,间或还和你拉拉家常,让你感觉十分放松和舒适。看完病后,医生会再次问你是否还有疑问,这才起身告别,同时让你继续留在屋里,再稍等一两分钟,护士将为你准备好相关单据,如化验单等。整个过程井井有条,你用不着又找又问,急急忙忙地东奔西走,看一次病至少会碰到三个不同的护士为你服务,为你免去很多麻烦。
, 百拇医药
另一方便之处是,在美国的医院里不涉及缴费和取药。绝大多数人都买医疗保险,10天或半个月后医院会将账单寄给你的保险公司,根据各人保额不同,账单金额高低,保险公司或者付清全部账单,或者只付一部分,其余的你自己负责。药则在医院外的药房凭医生处方购买,除了专营药店,各大商场也有药房,买药十分方便。而且,这些处方药的外包装上除了药名、服用方法,还额外贴有服药人的姓名、医生的姓名以及日期,非常详尽。
自然,如此优质的服务与高额的费用是分不开的。比如,有位留学生踢球时折断了胫骨:动手术、加钢筋、上石膏,加上其他医药费,最终的账单近一万美元,要是在国内最多也就一万人民币吧。提到这事,忽又想到一个小插曲。这位留学生在手术前打了局部麻醉针,护士确定他的小腿及足部已完全麻醉,竟用圆珠笔在他的大拇趾肚上画了一个笑面娃。每当朋友们去探望那留学生,首先看到的是上了石膏臃肿沉重且高高抬起的腿,心中不免替他暗叫着苦,等转过身再看到裸露的大拇趾肚上那个笑面娃,又禁不住笑开了。瞧,护士的一个小小举动竟带给人们意想不到的乐趣,让人感觉到十分人性化的医患关系。
, 百拇医药
不过,尽管在美国看病有诸多方便和舒适,对于很多留学生,因为尚未掌握全面的英语知识,有关病理方面的词汇知之甚少,有时候也是头疼的事。很多留学生在看病前都会查好一些自己猜测的相关病理词汇以便备用。只是,大多数人这方面知识有限,有时仍会碰到难题。记得有一次我陪朋友去看一种皮肤病,事先在“金山词霸”上查了好些词,结果,那些我们猜测的皮肤病名称全都被医生否定。医生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写下正确的英语名称,我们赶忙拿出“文曲星”查阅,结果竟是“查无此词”!医生见我们仍惘然不知,最后叫护士给我们复印了几页资料,其上还附有图解。阅读完后,虽已明白大致病情,然而直到今天我们仍不知它的具体中文名称。幸好当地的医生大都和颜悦色,这多少给我们一些安慰。有的医生为了更好地与我们这些外国留学生沟通和了解病情,还会写下一些简单的选择题让我们选出与自己病况最贴近的描述,那种情形下你会滋生出几分新奇,几分感动。 (欣 欣),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