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 1995年第2期
编号:10924051
烧伤监护与临床处理第七讲
http://www.100md.com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1995年第2期
(中国人民解放军139医院张向清),多系统脏器功能衰竭的墓本概念,MSOF高后因素的临床分析,(一)休克复苏效果的评价,(二)吸入性损伤的临床判断,(三)压缩性焦痂对组织的损伤作用,(四)细菌感染与内毒素对机体的损伤,(五)烧伤后的高
     (中国人民解放军139医院张向清)

    随着烧伤救治技术的提高,大面积烧伤的治愈率有了显著提高,但随之出现的多脏器同时或序贯地发生功能衰竭(MSOF)的机会也有所增加。本文重点介绍了与烧伤关系比较密切的几个脏器衰竭的总论部分,并分别讨论了各个脏器与系统衰竭的监测诊断与处理。

    多系统脏器功能衰竭的墓本概念

    多系统脏器功能衰竭这一名词是从70年代开始在医学文献中应用的,当初统称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疾病的发生常从一个器官或系统开始,以后其它脏器序贯地接着发生衰竭。情况特别严重时也可多个脏器同时发生衰竭。Baue将此称为序贯性或多系统多器官衰竭(MSOF)。因为烧伤或创伤后所并发的MSOF常以感染为特点,所以有人定名为感染性多系统脏器功能衰竭(Septic multiple system organ failuce)。还有人根据烧伤后MSOF的好发时间分为两个类型,一种是单相速发型,主要原因是严重烧伤(包括呼吸道烧伤)与休克。伤后 12~36小时内先发生呼吸衰竭,随之发生肾功衰 竭,凝血机能障碍或肝衰等。另一种是双相迟发型, 根本原因也是烧伤与休克,早期也可出现短暂的呼吸功能不全,或肾衰,凝血机能障碍,但在伤后3~5 天常出现早期败血症,此后病情急剧恶化。 一般认为,大面积严重烧伤后最早出现的病理变化是全身性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带之而来的是循环血容量下降,从而发生休克。此时,尽管心血管系统发挥代偿功能变化,但在循环血容量锐减面前常表现为无能为力。微循环障碍的主要改变之一是广泛性的低灌流(Hypoperfusion),或出现区域性无灌流(no—Perfusion)。前者主要指全身或主要脏器微循环中的血流明显减少,无法适应局部与全身机能代谢的需要,故有人称之为低灌流状态(Low flow state),也称低灌流综合征。后者常指阻塞的或痉挛的血管经过治疗后仍无血流重新流动,也称无复流现象。基于这种概念的出现,再灌流损伤(Reperfusion injury)的概念也应运而生。后者的中心内容是指组织缺血缺氧性损伤不仅仅发生在缺血缺氧时,更重要的是有可能发生在血流再通时。此时所引起的综合征称为再灌流损伤综合征。根据近几年的研究证实,自由基及其引起的脂质过氧化作用是再灌流损伤的主要原因。

    在低灌流状态下,为了维持心脑的血液供应,肾动脉发生强烈收缩,肾血流和尿量明显减少,肌酐和尿素排出障碍,致使血中肌醉和尿素氮水平逐渐上升。所以在创伤外科中,继循环血容量下降之后,急性肾功衰竭常是第二个衰竭的器官,而且也是诸多脏器衰竭中较早被认出的器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385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