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923205
深Ⅱ度烧伤的疗效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1999年第2期
崔晓林 杨军庭 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四医院(100051) 崔晓林;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炮司令部门诊部 杨军庭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1999 0 0 2
关键词:烧伤;创面;再生;感染;脓毒症 期刊 zgsscyzz 0 烧伤临床 fur -->

〔摘 要〕 目的:深Ⅱ度烧伤由于转归比较复杂,治疗方法一直存在争议。本文旨在探索深Ⅱ度烧伤的最佳疗法,总结烧伤湿润暴露法/湿润烧伤膏(MEBT/MEBO)对烧伤深Ⅱ度创面的疗效。方法:自1987年12月至1997年12月采用多中心、随机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对目前三种最常用的疗法即MEBT/MEBO(M组)、SD-Ag(S组)干燥暴露及早期切痂植皮(E组)进行比较。结果:M组356例,平均年龄24.6±18.7岁,平均烧伤面积26.6%±16.8%;S组232例,平均年龄22.1±15.4岁,平均烧伤面积24.9%±18.3%;E组269例,平均年龄23.6±16.4岁,平均烧伤面积26.3%±18.6%。各组之间年龄、烧伤面积、烧伤部位、烧伤原因及是否合并吸入性损伤无显著差别(P>0.05),说明各组具有可比性。M组平均愈合时间22.6±7.2天,疤痕增生率11.5%,功能残废率2.1%,病死率为1.8%。均显著低于S组及E组。此外M组还能显著减少植皮次数和抗生素使用时间,降低SIRS、MODS及脓毒症发生率。结论:MEBT/MEBO对深Ⅱ度烧伤的治疗优于传统的SD-Ag干燥暴露及早期切痂植皮疗法。

Efficacy Analysis of the Treatment of Deep SecondDegree Burns Cui Xiaolin, et al. No. 304 Hospital, PLA 100051

[Abstract]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efficacy of MEBT/MEBO, SD-Ag dry therapyand Escharectomy associated with skin grafting method in treating deep burns were made. In MEBT/MEBO group (M group), 356 cases of burn had an average age 24±15.4 and average burnarea 26.6%±16.8%: In SD-Ag group (S group) 232 cases, average age 22.1±15.4 and averageburn area 24.9%±18.3%; In escharectomy group (E group) 269 cases, average age 23.6±16.4and average burn area 26.3%±18.6%.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ge, burnarea, location of burn, burn causes and complication by inhalation injury between thegroups. (P>0.05), so a comparison of the results of the three group was reasonablyillustrative. In M group, the average healing time was 22.6±7.2 days, hyperplastic scarforming rate 11.55 disablement rate 2.1% and death rate 1.8%. All these data were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S group and E group. In M group, the cases subjected toskin grafting were fewer, the dur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s was shorter andthe incidence of SIRS, MODS and sepsis was reduced.
[Key words] Burn wound regeneration infection sepsis

深Ⅱ度烧伤由于转归比较复杂,治疗方法一直存在争议。降低深Ⅱ度烧伤的感染率、死亡率及疤痕增生或功能残废率是烧伤工作者追求的目标,也是衡量疗法是否成功的标准。为总结烧伤湿润暴露疗法/湿润烧伤膏(MEBT/MEBO)对烧伤深Ⅱ度创面的疗效,自1987年12月至1997年12月对山东、山西、湖南、湖北、河南、福建、辽宁、新疆等地的9个烧伤医疗单位进行了大样本的随机抽样调查,结果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病例选择
纳入标准:各种原因引起的深Ⅱ度烧伤;年龄15岁~65岁,性别不限;采用MEBT/MEBO、SD-Ag干燥暴露或早期切痂植皮疗法之一者。
排除标准:伤前患有严重疾患如心脏病、肝硬化等影响疗效观察者。
病例剔除标准:试验过程中记录不完整,影响疗效判断或未能全程观察者,因不良反应中途退出者(不进行疗效统计,但列入不良反应病例)。
2.分组方法根据以上标准随机抽取病例分为以下3组:①MEBT/MEBO组(M组)共356例,其中男性227例,女性129例,平均年龄24.6±18.7岁,平均烧伤面积26.6%±16.8%;②SD-Ag组(S组)232例,其中男性149例,女性83例,平均年龄22.1±15.4岁,平均烧伤面积24.9%±18.3%;③早期切痂组(E组)269例,其中男性185例,女性84例,平均年龄23.6±16.4岁,平均烧伤面积26.3%±18.6%。
3.治疗方法M组采用全程MEBT/MEBO治疗;S组采用SD-Ag外涂,干燥暴露疗法;E组采用早期切痂植皮,首次切痂时间3.5±1.4天,平均切痂面积18.6%±16.4%,自体皮移植192例,异体皮移植97例。
4.观察指标比较各组的一般情况、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等。
5.统计学处理采用SDAS医学统计软件包处理数据,P<0.05为差异显著,P<0.01为差异非常显著。

二、结 果

1.一般情况比较各组的一般情况见表1。患者的年龄、烧伤面积及是否合并吸入性损伤对预后影响较大。但从表1可以看出,各组之间以上指标无显著差别(P>0.05),说明各组具有可比性。
各组烧伤部位比较见表2。各组均以四肢烧伤为主,M组占44.1%,S组占40.9%,E组占43.1%。以下依次为躯干、头面部、全身及其它。各组烧伤部位之间无显著差别(P>0.05)。包括头面、四肢及躯干的烧伤统计时纳入“全身”类,而“其它”指除以上部位以外的烧伤。
从表3可以看出,热液或热固体烧伤比例最高,分别为M组55.3%,S组53.9%,E组55%。以下依次为火焰烧伤、化学烧伤及其它。各组之间烧伤原因无显著差别(P>0.05)。

表1 各组一般情况比较(x±s)

组别 例数 年龄(岁) 烧伤面积(%) 合并吸入伤(例数/%)
M组 356 24.6±18.7 26.6±16.8 21/5.9
S组 232 22.1±15.4 24.9±18.3 15/6.5
E组 269 23.6±16.4 26.3±18.6 13/4.8

表2 各组烧伤部位比较(例数/%)

组别 头面 四肢 躯干 全身 其它 合计
M组 58/16.3 157/44.1 79/22.2 26/7.3 36/10.1 356/100
S组 41/17.7 95/40.9 60/25.9 15/6.5 21/9.1 232/100
E组 48/17.8 116/43.1 67/24.9 11/4.1 27/10.0 269/100

表3 各组烧伤原因比较(例数/%)

组别 火焰 热液、固体 化学 其它 合计
M组 96/27 197/55.3 24/6.7 39/11 356/100
S组 68/29.3 125/53.9 15/6.5 24/10.3 232/100
E组 79/29.4 148/55 19/7.1 23/8.6 269/100
2.烧伤常见并发症全身炎性反应综合症(SIRS)、脓毒症(Sepsis)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是根据1992年美国ACCP/SCCM联合会议确定的诊断标准[1] 。M组无论是休克、SIRS、脓毒症还是MODS的发生率都显著低于S组及E组。后二组各发生率均是M组的2~3倍,统计学显示有显著或非常显著差别(见表4)。
3.主要治疗措施及结果M组因采用全程MEBT/MEBO治疗,仅有33例实施残余创面植皮,356例平均植皮次数为0.8±2.6次,其抗生素应用时间和愈合时间均低于S组及E组,呈显著或非常显著差别(见表5)。
4.预后M组356例中死亡6例,TBSA均在50%以上,最大面积95%,其中4例合并吸入性损伤。死亡原因分别为ARDS3例,MODS2例,肾衰1例。其病死率显著低于S组及E组(P<0.05)。6个月后随访结果显示疤痕增生率及功能残废率分别为11.5%和2.1%,低于S组和E组,相差显著或非常显著(见表6)。

表4 烧伤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例数/%)

组别 例数 休克 SIRS 脓毒症 MODS 合计
M组 356 8/2.2 7/2 5/1.4 4/1.1 24/6.7
S组 232 15/6.5 22/9.5## 18/7.8## 13/5.6## 68/29.3##
E组 269 20/7.4## 18/6.7## 11/4.1 17/6.3## 67/24.9##
与M组相比:#:P<0.05,##:P<0.01

表5 主要治疗措施及结果比较

组别 例数 植皮次数 抗生素应用天数 愈合天数
M组 356 0.8±2.6 7.6±3.4 22.6±7.2
S组 232 3.4±1.6 14.2±4.7## 35.4±8.7
E组 269 4.2±2.1 12.8±3.7## 33.1±10.8
与M组相比:#:P<0.05,##:P<0.01

表6 各组预后比较

组 别 疤痕增生率(%) 功能残废率(%) 病死率(%)
M组 11.5 2.1 1.8
S组 20.3## 6.8## 3.2#
E组 24.4## 4.5# 3.3#
与M组相比:#:P<0.05,##:P<0.01

三、讨 论

深Ⅱ度烧伤损伤已达真皮深层,但残留有皮肤附件。由于人体各部分真皮的厚度不同,烧伤的深浅不一,故深Ⅱ度烧伤的临床变异较多。如有作者将其细分为深Ⅱ度浅型及深Ⅱ度深型。由于皮肤附件存在,也就为皮肤再生愈合提供了前提,如果对皮肤附件进行保护并促其再生,将可能使创面达到无疤痕愈合;但如果所采取的治疗方法不能对其保护,甚至有可能造成进一步的损伤,深Ⅱ度创面的转归就只会有两个:或者疤痕愈合或者加深转变成Ⅲ度,不得不依靠植皮手术解决。由于认识上的问题,或者说是对皮肤附件再生作用的重视程度不同,造成了目前对于深Ⅱ度创面的处理各不相同,结果自然也众说纷纭。为探索深Ⅱ度烧伤的最佳疗法,我们选取目前三种最常用的疗法即MEBT/MEBO、SD-Ag干燥暴露及早期切痂植皮进行比较,采用多中心、随机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方式,对结果进行公平评价。从一般情况分析中可以看出,各治疗组之间在年龄、平均烧伤面积、合并吸入性损伤、烧伤部位及原因等方面均差别不显著,具有可比性。
MEBT/MEBO相比SD-Ag干燥暴露及早期切痂植皮可显著缩短愈合时间、减低疤痕增生率和功能残废率。这是因为传统的治疗方法常以杀灭细菌、控制感染为首要目标,而常常忽视间生态组织的保护。如暴露干燥、灯烤等常使创面或损伤加重,或使残存的皮肤附件失去再生机会。而切痂植皮更累及健康的皮下组织,造成疤痕增生和功能受限。徐荣祥教授[2] 利用非极性油液使烧伤组织立体式暴露在一个湿润环境中,排除坏死组织,为组织再生修复创造条件。该疗法可使烧伤创面湿润而不浸渍,使坏死组织由表入里以液化方式排除,促进残存有活力组织再生。这一理论的核心就是将促进再生贯彻治疗的始终,也是既往传统治疗中未曾提出的崭新概念。
烧伤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为三“Ⅰ”,即感染(Infection)、吸入性损伤(Inhalationinjury)、多脏器衰竭(Internal organ failure)[3] 。而后二者均与感染有关,可以说目前感染仍是烧伤病人的大敌。本研究发现M组在SIRS发生率、脓毒症发生率及MODS发生率等均显著低于S组及E组,还可有效减少抗生素应用时间。MEBT/MEBO用于烧伤创面是否具有抗感染作用一直是不同学派争论的焦点。易小进[4] 证实MEBO本身无杀菌作用,但烧伤创面组织细菌定量均小于105 cfu/g,显著低于创面液化物细菌量。这说明MEBO是通过引流作用来抗感染的。MEBO基质为蜂腊,具有亲脂性,能渗入创面;熔点低,能被体温液化,因而形成“外膏内液”。由此循环往复,吐故纳新,不断将坏死组织排出体外,将新鲜药液带入体内。此外MEBO将创面与外界隔离,因而能避免干燥和细菌侵入,创造一个符合生理的湿润环境。
经大量临床实践,MEBT已形成一套完整且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不仅有局部治疗,而且有与之配套的抗休克、营养支持、抗感染、器官功能支持等一系列全身疗法。尤其是全程MEBT的成功应用,创立了一个大面积烧伤治疗的全新模式。该疗法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近10年,每年治疗住院烧伤病人35万例,治愈率达99.42%。目前烧伤湿性医疗技术受到国际上广泛关注和普遍赞扬,各国纷纷学习引进。只有民族的,才是国际的。徐荣祥教授正是走了中西医结合的道路,才使烧伤湿润医疗体系发扬光大,走向辉煌。

参考文献

[1]BomeRC,Balk RA,Cerra FC,et al.Definitions for sepsis and organ failue and guidelines for thecases of innovative therapies in sepsis.Chest,1992.101:1644-1645.
[2]徐荣祥.烧伤湿性医疗技术.中国烧伤创疡杂志,1997,(3):4-12
[3]黎鳌.我国烧伤外科的主要成就与展望.中华创伤杂志,1997,13(5):263-265
[4]易小进,张敏.烧伤湿润暴露疗法与烧伤感染的关系.中国烧伤创疡杂志,1995,(2):16-9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