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 1996年第2期
编号:10923388
皮肤微循环血管树的实验形态学研究(九)
http://www.100md.com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1996年第2期
     THE EXPETIMENTAL MORPHOIOGICAL STUDY ON MICROCIRCUIATORY VASCULAR TREE OF SKIN (IX)

    中国医科大学显微解剖研究室

    王 军 柏树令 王 顺 李 吉

    同济医科大学 王伟

    〖内容摘要〗应用A、B、S血管铸型,扫描电镜观察方法,我们详细研究了成人拇指指腹真皮网状层血管的形态学特点,6种形态血管球分别为:圆柱型血管球、椭圆型血管球、球型血管球、菜花型血管球、三角型血管球及不规则型血管球。

    我们详细观察了成人甲床的微血管立体构筑,发现了两层重叠的血管网排列。详细研究了拇指血管树的全貌,讨论了这些微血管构筑的形成原因及其临床意义。

    近年来,随着皮肤微循环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发现层出不穷,指导临床外科对皮肤移植体的应用更加广泛,成功率更加提高。继研究了人体其它一些皮肤区的微循环血管构筑后,我们又观察了成人拇指指腹及甲床区的皮肤血管铸型标本,又有了一些新的发现,现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用新鲜成人上肢两侧,自肱的动脉在丁酮导引下注入5%、10%、15%和20%的ABS丁酮溶液,经补充注射流水冲洗冷却后,取材。将切取的成人拇指指腹及甲床组织放入50%的盐酸中腐蚀,反复振荡,蒸馏水冲洗,再腐蚀达两周后,将血管铸型块冲洗干净、干燥、放大镜下选块、喷金,放日立S-450扫描电镜下观察。

    观察结果

    一、 成人拇指指腹真皮网状层血管球的三维构筑形态学特点:在两例成人拇指指腹血管铸型标本中,共发现了6种形态各异的由毛细血管(口径10-100μm)互相缠绕交织形成的血管球。

    1、 圆柱型血管球:整体一呈圆柱形,由毛细血管缠绕而成,长轴与短轴形成分明,一端可见到出入球血管,球内血管口径粗细不均。(图1)

    2、 椭圆型血管球:整体上呈椭圆形,球的一侧有入球血管进入,球内毛细血管口径不均。(图2)

    3、 圆球型血管球,整体观血管网团呈圆球型,基底部的两侧分别有入球血管和出球血管出入,球内可见局部的血管囊状扩张和膨大。(图3)

    4、 菜花型血管球:两端为和入球血管,球内血管紧密缠绕,血管之间有交通支相连。(图4)

    5、 三角型血管球:整体观血管球呈三角形,球内互相缠绕的微血管及毛细血管口径不均,互相间有丰富的吻合。有的微血管呈现竹节样局部扩张。(图5)

    6、 不规则型血管球:血管间纵横交错、互相缠绕,球内血管口径基本均匀,局部有血管的囊状扩张和膨大。(图6)

    二、 成人拇指甲床内微血管构筑的特点:结合我们以前的研究结果,发现成人足的拇指甲床与手的拇指甲床的微血管构筑具有显著差异。成人拇指甲床微血管可分3部分,后1/3区横行在弧影区中的血管干及由其上发出的数条瀑布样血管排分支;中1/3区形成交织的蜂窝状血管网;前1/3形成长而潜出的发卡样血管袢。而在成人拇指甲床区,有浅层细血管和深层粗血管之分;浅层细血管在形态排列上与拇趾甲床的相似;而深层粗血管口径是浅层的4-5倍,走行与甲床长轴平行,互相间有交通支相连;有些浅层细血管就是由其深层的粗血管上派生出来的(图7)。在成人拇指甲床的中1/3区,毛细血管间也互相吻合成蜂窝状网眼(图8.9)。在成人拇指甲床的前1/3区,可见呈倒伏状态的长血管袢,呈发卡形或麻花形,潜入手指尖端的真皮乳头内(图10)。

    三、 成人拇指指腹微循环血管树的全貌:在真皮网状层,拇指指腹皮肤微循环血管树形成较大的钝角分枝,由这些分支上再发出多个方向不同呈全方位分布的血管树第4级水平分支,这些水平分支在拇指指纹区形成典型的每两只并行,与皮纹的走行方向同向同步的皮纹内真皮乳头下层轨道式血管网,其间有交通支相连。然后,从这些皮肤微血管树的第4级分支上再发出或垂直或呈斜行进入皮纹内真皮乳头层的血管袢或血管丛,有时这些血管袢向中心聚集,形成皮纹“斗”区的血管袢环或血管袢球(图11)。

    四、 人体皮肤微循环血管树终末分支的整体观:依据我们对人体各个部位、各个区域,包括一般皮肤区和特殊皮肤区的皮肤微循环血管树终末分支的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我们确认,除了人体的孔裂外,人体皮肤微循环血管树的终末第4级分支和第5级分支包裹全身形成一层完整的微循环血管袢与血管网。第4级分支形成全身包裹性血管网,构成了人体的一层屏蔽样装置;血管树的5级终末支形成起自第4级血管网分支,尖端全方位始终指向人体外侧的血管袢或袢状血管丛、血管球等特殊形态的血管装置,整体上与刺猬皮样外观非常相似。(图12),这种特殊的血管形态学特点就是人体皮肤的代谢机能,发汗及保护功能以及其它各种各样生理机能的形态学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体的重要血管屏蔽样网络,其机能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讨 论

    一、 关于拇指指腹皮肤微循环血管球的形态学特点:拇指皮肤血管层次及各层次微血管的形态学特点,我们以前曾有过报道;本次用血管铸型方法复制出拇指指腹真皮网状层血管球迄今为止未见报道。由于拇指指腹属于无毛区,因此,这些真皮网状层血管球多属于汗腺,皮脂腺及其它皮肤组织结构的供应血管,这些毛细血管包裹于皮肤附属结构的周围,形成具有一定特殊形态外形的血管球。血管球形状的不同是由其包裹的器官结构外形不同决定的。这些血管球的形态对研究其包裹的组织结构的形态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二、 甲床血管研究中的新发现:我们曾研究过成人足趾甲床的微血管三维构筑形态学特点,同成人拇指甲床微血管相比有显著的差异。首先是拇指甲床血管可分浅深两层;浅层微血管网的三维构筑与足趾相似;而深层血管外径较粗,数量稀少走行方向与手指长轴平行。有些浅层血管就是从深层口径较大的血管上发出的。

    三、 人体全身包裹性血管网的形成及意义:

    人体皮肤微循环血管树的第4级水平的全方位分支血管网包裹除孔裂以外的人体全身,形成一层人体的由微血管包裹的血管网保护性屏障。而血管树第5级分支形成的又一层方向与第4级血管网近乎垂直的外观类似刺猬皮样的主要由血管袢构成的全身真皮乳头内血管网,又形成人体一层特殊的血管网屏障,这两层血管网空间位置不同,从不同方向以不同方式来维护人体的平衡与稳定,这种奇特的血管排列特点必有其固有的合理性,值得更进一步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 Umeda M,Ikeda NA.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ic study of the capillary loops in the dermal popillae skin of the hand of the Japanese monkey (Macaca Fuscata).Acta Anat ,1988,132(4):270

    〖2〗 柏树令、李吉:国人皮肤微血管的三维构筑及其规律性。微循环学杂志 1995,(5):1:12-14

    〖3〗 柏树令 、李吉:皮肤循环血管树的实验形态学研究(八)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1995,1:4-7

    〖4〗 柏树令、李吉:趾甲床微循血管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解剖学报 1988,19(2):116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