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蒙医学的传统正骨绝技
传统骨伤科是蒙医学的一门主学科,蒙族历代都能出一些正骨名家。明末著名蒙医绰尔济·莫尔根,就是蒙医正骨、治伤外科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出生在内蒙古东部区,从小努力学习民族医学,全面地掌握了传统蒙医的基础理论,在正骨、治伤外科的临床实践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据《清史稿》所载,女贞族首领努尔哈赤的白旗先锋将军鄂硕身负箭伤,拔不出箭簇,经绰尔济·莫尔根施术拔出箭簇,敷药治愈。
又在一次交战中都统武拜“身中30多箭”,不省人事,绰尔济·莫尔根用成吉思汗时代的传统疗法,剖开白驼腹,将武拜趺坐在骆驼腹腔,醒过来后敷药获愈。
还有一次,一个叫苗君稷的人“肘关节拘挛不能伸展”,绰尔济·莫尔根先用蒸气热敷,而后用木糙叩敲患部并进行按摩,肘关节便活动自如。
在科学不发达的当时,竟能如此熟练地运用外科手术、外伤药、正骨和理疗,可见其临床经验极为丰富。《盛京通志》称绰尔济·莫尔根“起死回生”,不计其数,当时的人们常将他与神医华佗并论。
清初时蒙医外科开始将麻醉法用于临床手术。有一位患粉碎性骨折的患者,经蒙医用冰镇法麻醉,剖开伤处,将粉碎状的骨屑用手一一复位,用桑树皮线缝合,结果5天后能走动。
由于蒙医正骨技术发达,清朝廷选拔了许多蒙医正骨医生。《清史稿》载:“选上三旗每旗士卒之明骨法者,每旗十人,隶上驷院,名蒙古医士,凡禁庭执事人员有跌损者,命医治,限日极痊,逾期则片治之”。
这促进了蒙古民族正骨队伍的扩大。乾隆年间,有位叫做伊桑阿的正骨医生,他做手术用冰镇麻醉法,并培养过不少徒弟。
蒙医正骨技术很早就传入内地。1728年,在北京学习的俄国留学生专门学习蒙医正骨。18世纪,卫拉特蒙古著名蒙医学家伊希巴拉珠尔整理了蒙医正骨、治伤外科的传统经验。如“治疗刀伤”、“治疗创伤”、“治疗脱臼”等,专章载入他的医学著作《四部甘露》。 (, http://www.100md.com
据《清史稿》所载,女贞族首领努尔哈赤的白旗先锋将军鄂硕身负箭伤,拔不出箭簇,经绰尔济·莫尔根施术拔出箭簇,敷药治愈。
又在一次交战中都统武拜“身中30多箭”,不省人事,绰尔济·莫尔根用成吉思汗时代的传统疗法,剖开白驼腹,将武拜趺坐在骆驼腹腔,醒过来后敷药获愈。
还有一次,一个叫苗君稷的人“肘关节拘挛不能伸展”,绰尔济·莫尔根先用蒸气热敷,而后用木糙叩敲患部并进行按摩,肘关节便活动自如。
在科学不发达的当时,竟能如此熟练地运用外科手术、外伤药、正骨和理疗,可见其临床经验极为丰富。《盛京通志》称绰尔济·莫尔根“起死回生”,不计其数,当时的人们常将他与神医华佗并论。
清初时蒙医外科开始将麻醉法用于临床手术。有一位患粉碎性骨折的患者,经蒙医用冰镇法麻醉,剖开伤处,将粉碎状的骨屑用手一一复位,用桑树皮线缝合,结果5天后能走动。
由于蒙医正骨技术发达,清朝廷选拔了许多蒙医正骨医生。《清史稿》载:“选上三旗每旗士卒之明骨法者,每旗十人,隶上驷院,名蒙古医士,凡禁庭执事人员有跌损者,命医治,限日极痊,逾期则片治之”。
这促进了蒙古民族正骨队伍的扩大。乾隆年间,有位叫做伊桑阿的正骨医生,他做手术用冰镇麻醉法,并培养过不少徒弟。
蒙医正骨技术很早就传入内地。1728年,在北京学习的俄国留学生专门学习蒙医正骨。18世纪,卫拉特蒙古著名蒙医学家伊希巴拉珠尔整理了蒙医正骨、治伤外科的传统经验。如“治疗刀伤”、“治疗创伤”、“治疗脱臼”等,专章载入他的医学著作《四部甘露》。 (,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