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中国医药报 > 正文
编号:10632674
莫要“吃”伤老人心——透视医药广告“吃老现象”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2月30日 《中国医药报》2004.12.30
     “三盒一个疗程,一个疗程见效;买三赠一,买五赠二……”像这样的广告语,不知让多少患病久治不愈,特别是患有疑难杂症的老人升起新的希望。神乎其神的广告,难免让人产生这样的感觉:没有治不好的病,然而相当多的老人往往在破财之后以失望告终。m)yo$, 百拇医药

    ■“吃老广告”摸准老年人心理m)yo$, 百拇医药

    今年70岁的李希达原来是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国家二级演员。几年前,他患上了轻微的脑血栓。有一次他在拍摄外景时,偶然看见了一张快速治疗脑血栓的广告单子,便来到那家医院,大夫给他打了三针,共收了3000元钱。打前两针的时候感觉还不错,打完第三针后他觉得有点头晕,回家后就处于严重昏迷状态,而且出现嘴歪的现象。据长春市某大医院神经科一位教授讲,那家医院不该为老李注射这种速效溶栓药物。m)yo$, 百拇医药

    孙淑琴今年68岁,家住长春市北安路附近,她患有糖尿病多年。“长春市几乎所有报纸上刊登的有关治疗糖尿病的广告我都有,而且在电视和广播中有关治疗糖尿病的广告和讲座我都做了记录,我的家人和亲戚朋友也在帮我收集相关的信息。”孙淑琴说。m)yo$, 百拇医药

    不少老人存在这样的苦恼:生了病去医院,检查费、药费太贵,想少花钱甚至不用花钱咨询自己的病症,然后找到一种专门针对自己病症的药物,结果适得其反。m)yo$, 百拇医药

    一些商家看到了老人们的这种心理,千方百计为他们提供“方便”。一些老人说,一听到对方讲得天花乱坠,自己就心动,想试一试。这些老人不仅买了很多药,而且家里还有很多医疗仪器。一位老人说,自己家都快成了专业理疗室了。m)yo$, 百拇医药

    ■“尊老敬老”招牌后显露“吃相”m)yo$, 百拇医药

    原吉林省老干部局局长关德胜说:“用广告宣传药品已经不新鲜了,现在比较流行由厂家聘请知名教授举办讲座,进而由工作人员向老人推销药品,他们将药品的疗效说得很神。”m)yo$, 百拇医药

    张瑞从事药品推销工作有两年了。最近,她被销售某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品的商家聘为“化验医生”。据张瑞讲,在此之前,自己并没有从事过化验工作。m)yo$, 百拇医药

    张瑞说,所谓的“化验”,只是商家向老人推销药品的一个程序。目前商家最常用的方法是“一滴血检测法”,这种方法的原理是通过高倍显微镜,把检测者的一滴血放大15000倍后进行观察。她说,将血夹在两片玻璃片下,大夫只给患者看血液分布不均匀的地方,便出现了血稠的现象,于是就说患者得了心脑血管疾病。老人们通过投影仪看到自己的检测结果与“正常”标准产生如此大的差异,再加上一些医护人员危言耸听,难免会上当。m)yo$, 百拇医药

    “我们在为老人检测前,通常打着‘某某大医院义诊’的旗号,而且像我们这些‘医生’都没有行医执照。”张瑞说,“我们不给被检测者提供任何正规的检验报告,只提供一些检测数据,这种数据也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是什么意思。”m)yo$, 百拇医药

    王先生曾任某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品的天津地区销售代表,他说:“产品宣传,不外乎利用当地媒体进行大规模宣传,定期搞一些打折、送赠品之类的活动。同时,聘请深受其产品‘恩惠’的‘受益者’现身说法,以鲜活的例子打动潜在的消费者。而实际上,这些‘受益者’大多是厂家自己花钱请来的‘托儿’,目的是给厂家贴金,诱骗消费者购买。虽然经销商们在广告上投入了大笔资金,但他们所获得的利润也是相当可观的。”m)yo$, 百拇医药

    据他透露,做一些药品的代理,周期也就是两年左右。两年之后代理人就改头换面,重新代理其他品牌。m)yo$, 百拇医药

    ■对于虚假医药广告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m)yo$, 百拇医药

    吉林省政协副主席李惠珍认为,欺骗老人的医药广告有几大特点:一是打着传统中医的幌子;二是号称是“专科门诊”或“专科医院”,不是号称“疗效最好”,就是“凡是病都能治”;三是在宣传上玩文字游戏,钻法律法规的空子。m)yo$, 百拇医药

    李惠珍说,这种现象的产生有深层次的社会根源。低成本投入、高利润回报引诱着一些游医和药品经销商成为发布虚假药品、医疗广告的主力。当然,也存在着对药品、医疗广告审查不严,甚至对一些虚假药品、医疗广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问题。m)yo$, 百拇医药

    她提出,在加强监管的同时,要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素质,提高公众卫生科学知识水准,识破骗人的医药广告。m)yo$, 百拇医药

    □新华社记者 王猛(王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