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药冒充“秘方”现象应引起警惕
编辑部:j*wl, 百拇医药
日前,记者在基层采访时,听到不少有关人士反映,现在不少医疗机构,大至三甲医院,小至社区卫生站、个体诊所,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违规违法问题,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以普通药品充当“秘方药品”或“高科技成果”,坑骗患者。“这种现象已相当普遍,应引起高度警惕!”广州市药监局荔湾分局稽查科科长张志钧如是说。j*wl, 百拇医药
去年6月,荔湾分局接到一位群众投诉,称他听信了某些媒体的广告,来到位于广州市西华路的某门诊部看眼疾,花了近2000元购买了该门诊部自制的“特效药”,用后没有任何效果,怀疑是假药。药监人员立即上门调查,发现该门诊部在《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中核定的医疗科目根本就没有眼科这一项,属“超范围行医”。该门诊部在广告中吹嘘聘请了某著名中医眼科专家来坐诊,该专家“根据祖传秘方,经过10多年临床研究研制出一种特效药,用于治疗各种眼疾”。经检验,这种标价1900元的所谓“祖传秘方药”,是在市面上随便可以买到的极普通的中成药“杞菊地黄丸”,价值不过几十元!造假者把正规药厂生产的合法药品从药瓶中倒出来,分装在自制的塑料袋中,再贴上自印的不干胶标签,于是,普通药品摇身一变成为“祖传秘方药”。违法者怕露出马脚,不留处方,药费单上也不列明具体药名,只笼统地写上“中药费”几个字。执法人员依法对该门诊部进行了查处,责令其退还患者全部药费,并处以罚款4400元。j*wl, 百拇医药
之后,荔湾分局又根据群众投诉,查处了位于广州市站前路的某“乙肝专科门诊”和位于西堤大马路的某“人体增高治疗研究中心”。两者都是以同一手段牟取暴利。前者开给患者的“祖传秘方药”,实际上是普通的中成药“龙胆泻肝丸”和“知柏地黄丸”,他们用塑料袋分装后,连药名也不写,只用“A”、“B”作代号。至于那个“人体增高治疗研究中心”标榜的“当今世界最尖端的科技成果──海洋牌强效基因生长素,由××博士、国际研究员监制保导噬弦彩?br>由“六味地黄丸”等普通中成药改装而成。据悉,该“中心”以此手段骗取患者药费已达数万元之多。j*wl, 百拇医药
2004年一年,荔湾分局共依法查处了10家发生类似违法行为的医疗单位,涉案金额达8.5万元。荔湾分局局长陈思昶认为,当前医疗机构特别是社会医疗机构这种“以普通药冒充秘方药”的违法行为较为普遍。一般来说,这种违法行为有着综合性和连贯性。如,任意增设医疗科目、违规刊发医疗广告、不按规定保留医疗处方;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医疗器械并擅自定价等。对这些行为的监管和查处涉及卫生、工商、物价、公安、药监等多个部门的职责,其中包括有关媒体的主管部门。为此,陈思昶呼吁: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和协作,必要时采取联合执法行动,全方位地打击各种违法行为,刹住此风。j*wl, 百拇医药
本报记者 黄每裕(黄每裕 )
日前,记者在基层采访时,听到不少有关人士反映,现在不少医疗机构,大至三甲医院,小至社区卫生站、个体诊所,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违规违法问题,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以普通药品充当“秘方药品”或“高科技成果”,坑骗患者。“这种现象已相当普遍,应引起高度警惕!”广州市药监局荔湾分局稽查科科长张志钧如是说。j*wl, 百拇医药
去年6月,荔湾分局接到一位群众投诉,称他听信了某些媒体的广告,来到位于广州市西华路的某门诊部看眼疾,花了近2000元购买了该门诊部自制的“特效药”,用后没有任何效果,怀疑是假药。药监人员立即上门调查,发现该门诊部在《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中核定的医疗科目根本就没有眼科这一项,属“超范围行医”。该门诊部在广告中吹嘘聘请了某著名中医眼科专家来坐诊,该专家“根据祖传秘方,经过10多年临床研究研制出一种特效药,用于治疗各种眼疾”。经检验,这种标价1900元的所谓“祖传秘方药”,是在市面上随便可以买到的极普通的中成药“杞菊地黄丸”,价值不过几十元!造假者把正规药厂生产的合法药品从药瓶中倒出来,分装在自制的塑料袋中,再贴上自印的不干胶标签,于是,普通药品摇身一变成为“祖传秘方药”。违法者怕露出马脚,不留处方,药费单上也不列明具体药名,只笼统地写上“中药费”几个字。执法人员依法对该门诊部进行了查处,责令其退还患者全部药费,并处以罚款4400元。j*wl, 百拇医药
之后,荔湾分局又根据群众投诉,查处了位于广州市站前路的某“乙肝专科门诊”和位于西堤大马路的某“人体增高治疗研究中心”。两者都是以同一手段牟取暴利。前者开给患者的“祖传秘方药”,实际上是普通的中成药“龙胆泻肝丸”和“知柏地黄丸”,他们用塑料袋分装后,连药名也不写,只用“A”、“B”作代号。至于那个“人体增高治疗研究中心”标榜的“当今世界最尖端的科技成果──海洋牌强效基因生长素,由××博士、国际研究员监制保导噬弦彩?br>由“六味地黄丸”等普通中成药改装而成。据悉,该“中心”以此手段骗取患者药费已达数万元之多。j*wl, 百拇医药
2004年一年,荔湾分局共依法查处了10家发生类似违法行为的医疗单位,涉案金额达8.5万元。荔湾分局局长陈思昶认为,当前医疗机构特别是社会医疗机构这种“以普通药冒充秘方药”的违法行为较为普遍。一般来说,这种违法行为有着综合性和连贯性。如,任意增设医疗科目、违规刊发医疗广告、不按规定保留医疗处方;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医疗器械并擅自定价等。对这些行为的监管和查处涉及卫生、工商、物价、公安、药监等多个部门的职责,其中包括有关媒体的主管部门。为此,陈思昶呼吁: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和协作,必要时采取联合执法行动,全方位地打击各种违法行为,刹住此风。j*wl, 百拇医药
本报记者 黄每裕(黄每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