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意识不能少
此次调查中发现,慢性病的增长在中青年劳动人口中较为突出,现在我国16—62岁年龄段的劳动人口中,慢性病的发生率已经达到52%,由慢性病引发的死亡率已经占到30%。有关专家分析认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所以“钟爱”中青年人群,除了工作和生活压力以及生活方式不科学这些因素之外,健康意识淡薄是这一人群普遍存在的问题。
缺乏保健意识
一次,记者到一国家级卫生部门采访,踏进大门时听到了久违的广播操旋律,然而一路走过去,却未见有人在做操,人们仍然在办公桌前忙忙碌碌。中国人民大学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市居民平均每日体育锻练时间仅为14.8分钟。
一直致力于普及健康教育的洪昭光教授认为,健康意识首先应该是预防养生意识。而如今,无论你到哪个城市,在健身运动场所看到的多半是清一色的老年人。有人戏言,老年人最关心健康,小孩不懂健康,中年人不重视健康。像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对人体健康威胁较大的疾病,其实早在中青年时就已埋下祸根。许多人缺乏保护意识,对已经出现的健康预警信号置之不理,有病一扛再扛,延误了最佳防治时机,直至积劳成疾。
重治不重防
前些日子,南昌“开心人”大药房以比国家核定价低近一半的低价出售药品,出现了老百姓提着菜篮子买药的场面,一家营业面积仅有1500平方米的药店,每天有近2万人光顾。人们像采购家常食品一样买药。
表面上看来,国人对健康越来越重视,看病医生要找好的;吃药要是进口的,病房要住高档的。人们过分迷信医疗技术和依赖治疗的作用而忽视了进行积极的预防。重治不重防的结果是医疗费用的过度增长,据统计,2001年我国的医疗支出达7800个亿,其中大部分用于晚期疾病和抢救治疗。
专家指出,预防重于治疗,再高明的医术也不能使人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在健康上,投资永远大于回报。花一块钱预防疾病,就可以省去10块钱甚至100块钱的治疗费。积极预防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医疗开支,更重要的是能提高生命质量。
健康消费大于投资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由于预防、公共卫生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今天的美国人多活了25年。美国人重视“健康投资”,不仅投入金钱,更重要的是投入时间和行动。在美国,健身已成为一种国民意识,每天的报纸、电视、广播都有与医学健康有关的新闻,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被灌输平衡饮食和生命在于运动的教育,无论何时何地,到处都能看到跑步健身的男女老少。
而目前在我国,不少人没有防病概念,不重视健康体检,认为没病花钱进医院做健康体检是无事找事,也不吉利。有人宁可花几十元甚至上百元买香烟,也不愿掏腰包花几元、几十元订份健康类的杂志或报纸。
有关专家指出,走出观念误区对健康促进更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彭芸), http://www.100md.com
缺乏保健意识
一次,记者到一国家级卫生部门采访,踏进大门时听到了久违的广播操旋律,然而一路走过去,却未见有人在做操,人们仍然在办公桌前忙忙碌碌。中国人民大学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市居民平均每日体育锻练时间仅为14.8分钟。
一直致力于普及健康教育的洪昭光教授认为,健康意识首先应该是预防养生意识。而如今,无论你到哪个城市,在健身运动场所看到的多半是清一色的老年人。有人戏言,老年人最关心健康,小孩不懂健康,中年人不重视健康。像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对人体健康威胁较大的疾病,其实早在中青年时就已埋下祸根。许多人缺乏保护意识,对已经出现的健康预警信号置之不理,有病一扛再扛,延误了最佳防治时机,直至积劳成疾。
重治不重防
前些日子,南昌“开心人”大药房以比国家核定价低近一半的低价出售药品,出现了老百姓提着菜篮子买药的场面,一家营业面积仅有1500平方米的药店,每天有近2万人光顾。人们像采购家常食品一样买药。
表面上看来,国人对健康越来越重视,看病医生要找好的;吃药要是进口的,病房要住高档的。人们过分迷信医疗技术和依赖治疗的作用而忽视了进行积极的预防。重治不重防的结果是医疗费用的过度增长,据统计,2001年我国的医疗支出达7800个亿,其中大部分用于晚期疾病和抢救治疗。
专家指出,预防重于治疗,再高明的医术也不能使人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在健康上,投资永远大于回报。花一块钱预防疾病,就可以省去10块钱甚至100块钱的治疗费。积极预防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医疗开支,更重要的是能提高生命质量。
健康消费大于投资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由于预防、公共卫生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今天的美国人多活了25年。美国人重视“健康投资”,不仅投入金钱,更重要的是投入时间和行动。在美国,健身已成为一种国民意识,每天的报纸、电视、广播都有与医学健康有关的新闻,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被灌输平衡饮食和生命在于运动的教育,无论何时何地,到处都能看到跑步健身的男女老少。
而目前在我国,不少人没有防病概念,不重视健康体检,认为没病花钱进医院做健康体检是无事找事,也不吉利。有人宁可花几十元甚至上百元买香烟,也不愿掏腰包花几元、几十元订份健康类的杂志或报纸。
有关专家指出,走出观念误区对健康促进更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彭芸),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