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542788
《内经》养生思想初探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月11日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内经》对养生保健早有系统论述,今初步探讨,望对崇尚养生保健、探究健康长寿者有所裨益。

    1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人与自然息息相通,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因此,外界气候变化失常,变生风、寒、暑、湿等六淫之邪,必然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活动,进而产生各种各样的疾病,危及健康。故《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然而要及时有效地回避“虚邪贼风”,则要求人体必须顺应四时、昼夜阴阳的变化规律,时时顾护阳气。《素问·生气通天论》谓:

    “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素问·四气调神论》谓:“应春气以养生,应夏气而养长,应秋气而养收,应冬气而养藏,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都明确指出,只有顺应四时、昼夜阴阳变化规律,确保阳气安和,方能有效地拒邪于体外,进而避免各种外感疾病的发生。
, http://www.100md.com
    2静养心神,调节七情

    “神”在人的生命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由心所主。若心安神定,则五脏六腑功能协调,身体健康无病;反之,若心惊神摇,则脏腑功能失和,气血紊乱,阴阳相佐,则百病由生。故《灵枢·本神篇》谓:“……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素问‘上古天真论》也强调“……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谓:“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足见保持心安神守、知足常乐、淡泊名利等对调摄精神,通畅真气,协调脏腑,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是人体对外界环境刺激的一种生理反应。但若反应过于强烈或持久,即七情失常,可引起阴阳失调、气血不和、脏腑功能紊乱而为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故喜怒伤气,……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脉满去形,喜怒不节,生乃不固。”《素问·举痛论》谓:“……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素问·生气通天论》谓:“大怒则形气厥,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足见注意调节七情,保持稳定的情绪是保证健康无病必不可少的条件。“智者之养生也”必“和喜怒”,正是《内经》重要的养生保健主张之一。
, 百拇医药
    3协调阴阳,保持平衡

    《素问。生气通天论》谓:“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经文着重强调了保持阴阳平衡协调是人体健康无病的关键,说明二者若相互失调则会变生诸病,甚至导致死亡。这既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内经》养生论的主旨,对指导养生保健及其学术研究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4节制饮食。谨和五昧

    饮食为后天营养之本。适量均衡地摄取食物营养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首要条件。若饮食太过,损伤脾胃,常可引起多种疾病的发生。如《内经》经文中几处提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膏梁之变,足生大丁”;“因而绝食,筋脉横解,肠癖为痔,因而大饮,则气逆。”进而强调“饮食有节”,“谨和五味”,即注意不同性味的食物的均衡搭配。因为不同性味的食物对人体具有不同的营养作用,若长期偏食,即可导致脏气偏盛偏衰,阴阳失调,从而危害健康。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谓:“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 百拇医药
    5劳逸结合。起居有常

    适当的劳动锻炼与休息,能促进脏腑机能,保持筋骨灵活、气血流畅、精力充沛、身体强健。若过度劳倦,可致脏腑受损,气血亏耗,阴阳失衡;尤其是过度房劳,更会直接损伤肾精,动摇生命之根本。此外,若过度安逸,也可导致脏腑功能衰退、气血运行不畅、筋骨不利等,从而加速衰老、死亡。正如《素问·宣明五气篇》所云:“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之五劳之伤。”再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不妄作劳……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妄为常(作“以安为常”讲,即好逸恶劳之意),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逆于生乐,……故半百而哀也。”这就确立了“形劳而不倦”的又一养生法度。

    综上可以看出,《内经》的养生思想不外“和于阴阳,法于数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丽调刚柔。因此,外避虚邪贼风,内养心神,和阴阳是《内经》养生论的核心;顺应四时,节饮食,调情志,适劳逸是《内经》倡导的主要养生手段;而使心安神定,真气内守,“阴平阳秘”,脏腑功能正常,“骨正筋柔,气血以流”,机体抗邪有力则是《内经》宣扬中医养生观要达到的目的。这些精辟的论述既是祖国医学宝贵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为人类的养生保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将继续为指导今天人类进一步探求健康长寿发挥深远的现实指导作用。

    摘自:《实用中医药杂志》文/刘淑兰,祝仁超,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