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网友评论
编号:10550648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http://www.100md.com 2005年2月16日 人体科学论坛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争鸣,呈现出群星灿烂、盛况空前的局面,是我国古代史上光辉的一页。研究这一段丰富多彩的历史,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的百家争鸣。其内容包括:1、“学在官府”局面的打破,使学术下到民间,形成诸子百家;2、百家争鸣从鲁国儒墨显学之争,到儒墨杨三家鼎立的局面;3、以儒家向法家转化为特点的魏的西河之学;4、以属楚文化的陈、宋为中心的老庄学派为道家的右翼;5、齐稷下学宫的黄老之学则是道家的左翼;兼容并包的稷下之学,使百家争鸣发展到高潮,其中有田齐法家、阴阳家、兵家、名家等;在争鸣中各家也相互影响,6、《吕氏春秋》的杂家之学,反映了百家趋于融合;秦帝国的建立,标志着百家争鸣的结束。

    本人本着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探求春秋战国思想发展的规律;说明思想意识形态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在论述时以诸子百家与百家争鸣的发展为主线,同时结合地区文化,将其发展分为以上六个阶段进行研究,反映了本人对春秋战国思想史的见解。

    所谓地区文化即:

    鲁文化

    一、“学在官府”与学术下到民间的转变以及诸子百家的形成

    二、孔子的思想与儒家的创立

    三、邹鲁儒墨显学之争

    楚文化

    四、杨朱学派、农家的产生与儒、墨、杨三家鼎立的局面

    五、老子和《老子》以及早期道家思想

    晋文化

    六、三晋文化与儒家向法家的转化

    七、名家的产生与惠施、公孙龙和后期墨家的名辩思想

    齐文化

    八、兵家始祖孙武的军事哲学思想

    九、稷下学宫与百家争鸣的高潮

    秦文化

    十、商鞅变法与秦法家的思想以及尉缭的军事哲学思想

    中华文化的初步形成

    十一、诸子百家的融合与《吕氏春秋》的思想

    参见拙著:《中国春秋战国思想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出版)

    这里着重讲三个问题

    一、何谓诸子百家

    春秋是我国奴隶制瓦解和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开端。春秋战国经历着剧烈的社会变革,阶级关系有很大的变动。春秋中后期,随着奴隶制的破坏,新的封建生产关系开始产生,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逐渐形成。到战国时期,这两个阶级便构成了封建社会的两个对抗阶级。但奴隶主阶级还存在,大量官私奴隶也仍然存在。个体手工业者和商人在城镇有相当大的数量。伴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过去的“官学”变成了私学,有知识有学问的人多起来。他们分属各阶级各阶层,以“士”的身份出现,对于天文、地理、数学等各种学术问题争论不休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208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