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调治亚健康状态成为热点
近年来,亚健康状态在我国已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有60%以上的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所谓亚健康状态是指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状态,又称之次健康状态、第三状态、灰色状态、游离状态等。亚健康状态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经济发达、竞争激烈的国家和地区广泛存在。随着世界医学向病前状态干预和疾病防治的重心逐渐转移,亚健康状态的治疗成为热点课题。而中医药在调治机体整体功能状态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和特点。#1\%'7, 百拇医药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吴童等科研人员,对近十年来国内各类期刊发表的有关中医药防治亚健康状态研究的论文400余篇,运用VisualFoxpro6.0数据库软件做了统计分析。按照处方中药物使用频率分析来看,90个处方中,包含155味中药,其中频数10次以上的有茯苓(42)、当归(36)、白术(35)、甘草(28)、白芍(27)、山茱萸(23)、山药(22)、陈皮(22)、柴胡(22)、熟地黄(22)、泽泻(21)、丹皮(20)、炙甘草(18)、川芎(18)、黄芪(18)、人参(16)、党参(15)、半夏(14)、枸杞子(13)、远志(13)、丹参(12)、生地黄(11)、酸枣仁(11)、薏苡仁(11)、枳壳(10)、麦门冬(10)等26味药。频数在9~5次之间依次为砂仁、五味子、香附、牛膝、茯神、厚朴、木香、杜仲、桃仁、杏仁、菟丝子、郁金、白豆蔻、桂枝、附子、菊花、夜交藤、柏子仁、红花、藿香、何首乌、黄柏、没药、知母等24味。从频数在5次或5次以上的药性分类来看,补虚药有当归、白术、甘草、白芍、山药、炙甘草、黄芪、人参、党参、枸杞子、麦门冬、熟地黄、杜仲、菟丝子、何首乌15味;活血化瘀药有川芎、丹参、牛膝、桃仁、没药、红花、郁金等7味;安神药有远志、酸枣仁、茯神、柏子仁、夜交藤5味;理气药有枳壳、香附、陈皮、木香4味;化湿药有藿香、白豆蔻、砂仁、厚朴4味;清热药有丹皮、生地黄、知母、黄柏4味;解表药有柴胡、桂枝、菊花3味;利水渗湿药有茯苓、泽泻、薏苡仁3味;收涩药有山茱萸、五味子2味;止咳平喘有杏仁、祛痰有半夏,温里有附子各1味。#1\%'7, 百拇医药
由于亚健康的症状表现相对复杂,中医证型的划分各家不尽相同,在所统计的文章中有分4个证型,也有5~8个证型论治的。其中比较趋于一致的为:气血虚弱、肝气郁结、肝郁火旺、肝肾阴虚、心脾两虚、脾肾阳虚、痰湿郁阻、肝郁气滞、痰湿内生、脾虚湿困、肝郁脾虚、燥邪犯肺等。从中药使用频数上看,主要采用补虚,结合化瘀、安神、理气、化湿等法综合论治。通过对涉及亚健康状态的155味中药进行分析,频数和剂量两个方面均占主导地位的14味药物,补气药5味(黄芪、白术、党参、山药、人参),补血药3味(熟地黄、当归、白芍),兼有补气补血活血药3味(茯苓、川芎、山茱萸),理气药1味(陈皮),解表药1味(柴胡),清热药1味。在14味药中,补气、补血、活血药共11味,占78.5%。#1\%'7, 百拇医药
在脏腑定位上,从14味药的归经分类看,其中归脾经的有4位,归肝经的有7味,归肺经的有5味,归肾经的有5味,归心经的有4味。从而得出以脾气虚、肝血虚为主证。#1\%'7, 百拇医药
研究人员通过上述研究对比分析,认为当前中医对亚健康状态调治的重点普遍在补气补血两个方面,同时也要注意到协调虚和瘀的关系。#1\%'7, 百拇医药
文/陶春祥 何占德(陶春祥何占德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吴童等科研人员,对近十年来国内各类期刊发表的有关中医药防治亚健康状态研究的论文400余篇,运用VisualFoxpro6.0数据库软件做了统计分析。按照处方中药物使用频率分析来看,90个处方中,包含155味中药,其中频数10次以上的有茯苓(42)、当归(36)、白术(35)、甘草(28)、白芍(27)、山茱萸(23)、山药(22)、陈皮(22)、柴胡(22)、熟地黄(22)、泽泻(21)、丹皮(20)、炙甘草(18)、川芎(18)、黄芪(18)、人参(16)、党参(15)、半夏(14)、枸杞子(13)、远志(13)、丹参(12)、生地黄(11)、酸枣仁(11)、薏苡仁(11)、枳壳(10)、麦门冬(10)等26味药。频数在9~5次之间依次为砂仁、五味子、香附、牛膝、茯神、厚朴、木香、杜仲、桃仁、杏仁、菟丝子、郁金、白豆蔻、桂枝、附子、菊花、夜交藤、柏子仁、红花、藿香、何首乌、黄柏、没药、知母等24味。从频数在5次或5次以上的药性分类来看,补虚药有当归、白术、甘草、白芍、山药、炙甘草、黄芪、人参、党参、枸杞子、麦门冬、熟地黄、杜仲、菟丝子、何首乌15味;活血化瘀药有川芎、丹参、牛膝、桃仁、没药、红花、郁金等7味;安神药有远志、酸枣仁、茯神、柏子仁、夜交藤5味;理气药有枳壳、香附、陈皮、木香4味;化湿药有藿香、白豆蔻、砂仁、厚朴4味;清热药有丹皮、生地黄、知母、黄柏4味;解表药有柴胡、桂枝、菊花3味;利水渗湿药有茯苓、泽泻、薏苡仁3味;收涩药有山茱萸、五味子2味;止咳平喘有杏仁、祛痰有半夏,温里有附子各1味。#1\%'7, 百拇医药
由于亚健康的症状表现相对复杂,中医证型的划分各家不尽相同,在所统计的文章中有分4个证型,也有5~8个证型论治的。其中比较趋于一致的为:气血虚弱、肝气郁结、肝郁火旺、肝肾阴虚、心脾两虚、脾肾阳虚、痰湿郁阻、肝郁气滞、痰湿内生、脾虚湿困、肝郁脾虚、燥邪犯肺等。从中药使用频数上看,主要采用补虚,结合化瘀、安神、理气、化湿等法综合论治。通过对涉及亚健康状态的155味中药进行分析,频数和剂量两个方面均占主导地位的14味药物,补气药5味(黄芪、白术、党参、山药、人参),补血药3味(熟地黄、当归、白芍),兼有补气补血活血药3味(茯苓、川芎、山茱萸),理气药1味(陈皮),解表药1味(柴胡),清热药1味。在14味药中,补气、补血、活血药共11味,占78.5%。#1\%'7, 百拇医药
在脏腑定位上,从14味药的归经分类看,其中归脾经的有4位,归肝经的有7味,归肺经的有5味,归肾经的有5味,归心经的有4味。从而得出以脾气虚、肝血虚为主证。#1\%'7, 百拇医药
研究人员通过上述研究对比分析,认为当前中医对亚健康状态调治的重点普遍在补气补血两个方面,同时也要注意到协调虚和瘀的关系。#1\%'7, 百拇医药
文/陶春祥 何占德(陶春祥何占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