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四季保健 > 春季 > 春捂
编号:10547335
料峭春寒 “春捂”防病
http://www.100md.com 2005年2月23日 《北京现代商报》 2005.02.23
     春季万物生长,生机盎然。然而,春季气候变化较大,天气乍寒乍暖,由于人体腠理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所以,初春时节特别是生活在北方地区的人不宜顿去棉服,年老体弱者换装尤需慎重,不可骤减,以免诱发疾病。

    “春捂”有益健康

    早春之时,寒温交替,天气反复无常,往往早晨还是阳光明媚、春风送暖,到下午或者晚上却寒风乍起,气温骤降,甚至飘来阵阵雪花,春天可谓是“乍暖还寒时,最难将息”。有关研究表明,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和降温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比如感冒、消化不良,早在冷空气到来之前便捷足先登。而青光眼、心肌梗死、中风等,在冷空气过境时也会骤然增加。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这样描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极,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根据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学说,春夏季节正是大自然气温上升,阳气逐渐旺盛的时候,此时养生宜侧重于养阳,才能顺应季节的变化,预防或少生,甚至不生疾病,如果违背了这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就会影响健康,引起疾病。
, 百拇医药
    从阳长阴(寒)消的过程来看,春季气候变化大体经过两个阶段:从立春到惊蛰是第一阶段,这阶段气候变化无常,阳气与阴气交战激烈,出现暴热与骤寒以寒气仍重为特点的气候;从春分到立夏前一天止为第二阶段,此时气候渐趋稳定,暖气即阳气已逐渐占为主导。由于人们在冬季大部分时间都在居室内度过,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下降,很难一下子就适应初春忽冷忽热的多变气候。因此,从古至今,中医都十分重视“春捂”的养生之道。

    民间流传着“春捂秋冻,不生杂病”、“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吃了端午粽,再把棉衣送”的俗语。如果过早地脱去棉衣,寒气会乘虚而入,寒则伤肺,加上人体的皮肤已经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御能力有所减弱,所以易患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还有一些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流脑、麻疹、腮腺炎、猩红热等多种传染病也易在这个季节流行。这些疾病虽与细菌、病毒有关,但若防范及时,“春捂”得法,体质强健,则将会减少发病的机会。因此在早春从棉衣换到毛衣或者夹衣不要匆忙,要根据天气的变化,一件一件地减,此外被褥也不应该马上减薄,以符合“春捂”的养生之道。
, 百拇医药
    “春捂”应该适当

    如何正确“春捂”?医学古籍《摄生消息论》说:“春天天气寒暖不一,不可顿去棉衣,老人气弱骨疏体怯,风寒易伤腠理,时备夹衣,温暖易之,一重减一重,不可暴去。”这就是说,棉衣不可过早脱去,多备几件夹衣,随天气变化增减。但有时“春捂”却是应有度的,当南方地区步入3月,或北方地区进入4月,天气明显有些热了,这时如果还穿着棉衣,就会超过身体的耐热限度,体温调节中枢就会适应不了,同样对健康不利。尤其是长江流域,春季空气湿度较大,如果“捂”过了头,还容易诱发中暑。

    古人在长期的生活与劳动实践中认识到,寒多自下而生,因此我国古代养生家提出了春令衣着宜“下厚上薄”的主张。《老志恒言》明确指出:“春冻未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既养阳又收阴,与自然气候变化协调一致,可谓“天人相应”。这也与现代医学所认为的人体下部血液循环较上部为差,易受寒冷侵袭的观点相吻合。

    研究表明,对多数老年人或体弱多病而需要“春捂”者来说,15℃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也就是说,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

    冬装不易减得太快,如果减得太快就可能出现“一向单衫耐得冻,乍脱棉衣冻成病”。因为没捂到位。怎样才算到位?专家认为,气温回冷需要加衣御寒,即使此后气温回升了,也得再捂7天左右,体弱者或高龄老人得捂14天以上身体才能适应,减得过快就有可能冻出病来。, http://www.100md.com(赵信一 B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