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0536453
抗生素治疗的“间接伤害”: 细菌耐药性
http://www.100md.com 2005年2月24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5年第7期
     使用抗生素存在间接伤害的问题。间接伤害定义为:由使用抗生素所致的耐药细菌的选择产生和不利的细菌定殖或感染。

    抗生素耐药细菌的产生机制有多种:第一,原有劣势耐药菌株/菌种过度生长;第二,在抗生素选择压力下,DNA发生突变,使细菌具有耐药性;第三,细菌之间发生耐药基因的横向基因转移;第四,共同选择,即一种抗生素的使用选择产生了对另一种抗生素的耐药性。

    确定是否产生“间接伤害”的方法有:

    1.病例对照研究:比较感染耐药菌病人与对照者的抗生素使用情况。

    2.用药研究:在一家医院/一个国家(在规定每天剂量下/1000病人-天)中确定抗生素使用与耐药率的相关性。

    3.干预研究:实行一种干预措施,观察该措施对耐药率的影响。

    例如,大量病例对照研究表明,头孢菌素的使用是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的危险因素。美国波士顿2个加强监护病房(ICU)的35例VRE定殖病人与255例对照者的比较研究显示,使用第2代和第3代头孢菌素是VRE定殖的危险因素。对美国126个成人ICU的评价(即用药研究)显示,VRE发生与使用第3代头孢菌素相关。

    干预研究、用药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都显示,使用第3代头孢菌素与ESBL选择有非常明确关系。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病例与对照者的单变量分析显示,既往使用第3代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而不是碳青霉烯类),是细菌产生选择性耐药的危险因素。

    总之,无论是广谱头孢菌素还是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如果过度使用,都会选择产生耐药性细菌。在严重感染中,早期使用碳青霉烯类的降阶梯疗法,将有助于减少细菌耐药率。,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