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862629
不要盲目植入人工耳蜗
http://www.100md.com 2005年3月7日 中华女性网
     人工耳蜗是一种模拟耳蜗功能的助听装置。对于双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来说,具有改善听力和提高言语交流能力的作用。截至2004年7月底,我国植入的人工耳蜗超过2700例,除西藏外所有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都开展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应该说,近年来人工耳蜗的产品性能有明显的提高。但人工耳蜗植入后的效果不只依赖于产品质量,它涉及多方面的因素。比如手术方法的选择,手术前后的听力学评估及人工装置调试,手术后听觉言语康复训练等,其中哪一个环节没有把握好都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我国手术成功率目前还有1%的失败率,也应引起预备手术者的高度重视。所以对于患者来说,选择植入人工耳蜗要三思而行。

    目前我国人工耳蜗植入存在的问题依然比较多,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缺乏人工耳蜗植入的质量控制体系,未制定相应的行业规范,未规定开展手术医院所需的基本条件等,这些都不利于保护患者的利益。另外还存在着“重手术、轻康复”的倾向。虽然我国植入的多道人工耳蜗超过2千多例,有的医院已经做了数百例手术,但一直缺少大宗病例的总结报告。

    评价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疗效要看听力和言语康复的效果,就像癌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应该看生存率和生存质量一样。解决这个问题还存在以下困难:一是国内尚无统一的汉语言测听词表,尤其是各地的方言极大地影响统一词表的制定和实施;二是绝大多数医院没有听力康复机构和人员,手术后患者的康复由患者家长或各地听力康复中心负责,手术医师和医院不了解康复效果;三是大城市的患者来自全国各地,复诊困难,缺少鼓励复诊和随访的机制,医院寄出的问卷调查表收回比率较低。没有长期随诊的结果极大地影响了我国人工耳蜗工作的发展和深入,从而影响人工耳蜗植入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也严重影响我国自行研究人工耳蜗的水平提高。

    因上述因素的影响,我国目前人工耳蜗技术对一些患者的需求不能达到特别满意的效果。此外,患者和家属由于并不全面了解病因和植入人工耳蜗适用条件,比如是否因遗传性造成的耳聋,通过人工耳蜗技术治疗的效果是不同的。家长的期望值太高,也容易导致因选择该项技术而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综合考虑,植入人工耳蜗并不适合每一位双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选择人工耳蜗应慎重。(韩东一),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