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摸身上疙瘩何时应该警惕
特约指导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副教授、哈佛大学医学院外科博士后刘仁斌
成人身上都有体表肿物
杨女士花了11年时间,才下决心“了结”左大腿上的那个小疙瘩。尽管手术室医生告诉她,没事了,放心,每个体表肿物切下来都会做病理切片,这是医疗原则,但杨女士心里还是在打鼓:万一病理切片出来是恶性肿瘤,怎么办?像杨女士这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日间门诊手术室每天要切十几个这样的体表肿物,多数是有几年的了,很多人在等待切片结果时心惊胆战。
中山一院外科副教授刘仁斌博士告诉记者,体表肿物最常见的,有脂肪瘤、纤维瘤、痣、粉瘤、疣、表皮样囊肿、血管瘤等,绝大部分是良性,老百姓不重视,有些是外伤引起,有些是异物引起,大部分原因不明。
刘教授说,他的一个女性病人在切除血管瘤后复诊时告诉他:她一家五口人,先生身上有好些个红色、黑色的痣,儿子刚出生时后脑上有一小块毛细血管瘤,母亲胳肢窝有个脂肪瘤,父亲背上有个黑痣老发痒,邻居孩子妈妈屁股上长了个小疙瘩,15年了,还不知道是什么。看来,大多数成年人都有体表肿物。
, 百拇医药
体表肿物多做门诊手术
刘教授介绍说,体表肿物的治疗,除了少数表皮肿物可以冷冻或激光灼平,绝大多数体表肿物都是门诊手术,手术最干脆,最直接,做手术的目的是:1、切除了病灶,把肿块拿掉;2、借助病理切片,100%地肯定诊断;3、肿物切掉后,进一步明确下一步该怎么处理。
但是,很多人怕痛,不愿做手术,外科门诊常有人问:“医生,我这里长的东西,能不能不切?”
外科医生的回答往往是:你可以不切,但你要定期来医院检查,起码一年查一次,我认为,你还是切了它干脆。
刘教授说,很多人长了脂肪瘤、粉瘤或血管瘤,多年不理,这是不对的,定期检查,要让医生来判断大小、质地有没有变化,像黑色素瘤,一有不适,要随时到医院检查,既然随时都要上医院,为什么不切了它呢?
有些体表肿物也不主张手术,比如多发性脂肪瘤,成串地长在身上,一般只取个别肿块的样本做病理检查,如果是良性的,以后定期在医院复查就可以了。
, http://www.100md.com
据了解,体表肿物的手术后一般都不会痛,甚至较深部的肿物术后也不会有明显的疼痛,如果是关节部位,可能动的时候疼痛会明显一点,保持不动也就不会痛。一般的手术,门诊手术室的医生都不给开止痛药。
刘教授说,一般来说,术后第二天应回医院换药,主要是给医生护士看伤口,看看伤口有没有渗血、红肿,纱布或伤口有没有污染。
如何尽早发现、诊断体表肿物
良性的体表肿物真的不妨碍我们吗?“部分体表肿物是可以恶变的,上次我做了一个病人,腹壁上长了一个0.5厘米的痣,切下来后做病理切片,发现是恶性黑色素瘤”。刘教授说。
体表肿物还是应该尽早发现,很多人都会在无意中发现,往往发现时肿物都有一定大小了,如何做到尽早发现,建议每过一段时间,冲凉时要有意识地触摸自己的全身,看看有没有疙瘩,自己看不见的部位,要请配偶或者家人帮忙检查,如果有突起的疙瘩,或者是原有的肿物出现变化,要上医院检查。
, 百拇医药
刘教授说,如果是痔或表皮的肿物,可以看皮肤科,也可以看外科或普外科;如果是皮肤上的小疣子,影响容貌的,可以看显微外科、整形外科或美容科;如果是皮下肿物,可看普外科或外科。
据了解,一般的体表肿物,有经验的医生,几乎都能在术前明确诊断,一般的外科医生也可以做到70%~80%的准确诊断率。
“在治疗前,体表肿物一般不需穿刺检查,在皮下相对较深的肿物,可能凭手可能触及不准,可以照B超,B超可以判它的位置、大小,质地,是实质性的还是囊性的,如果照彩超,可直接看到肿物的血液供应情况,血供丰富的,可能是恶性”刘教授告诉记者,长在浅表位置的痣或粉瘤,不用做B超。血管瘤相对较难处理,一般不能轻易手术,瘤内可能有丰富的血管,有的血管瘤没有明确的包膜,有的根部伸进肌肉,手术前一定要判断它的范围,有必要做彩色B超或血管穿刺造影,彩超或血管造影可明确判断它的边界、包膜是否完整,周围大血管和神经等重要组织的关系,总之血管瘤手术前要准备充分。
, 百拇医药
如何判断良性还是恶变
不想做手术,体表肿物留在体内又会怎样?据了解,体表肿物多数不会无限制地长,但有些体表肿物可能会出现变化,如何判断其吉凶祸福?刘教授介绍以下几种方法:
看肿物的生长速度:肿瘤细胞有生长的趋势,良性的肿瘤细胞长得慢,肿物一旦出现生长速度加快,短期内,比如一两个月、两三个月比以前大多了,成倍或几倍地长大,可能是恶变的表现。这个生长速度没有绝对值,主要是相对以前的比较。
摸肿物的形状:肿块形状规则,边缘清楚,大多属良性;相反,形状不规则、边缘不清、表面凸凹不平的,多为恶性。如乳房上的肿块,是纤维瘤还是癌,纤维瘤摸上去光滑、完整,推得动,跟皮肤不粘连,癌肿表面不光,形似毛刺状,肿块跟皮肤是粘住的。
看肿物的硬度:肿物越硬,恶性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看肿物的活动度:良性肿物活动度较大,即与周围组织分离,比如脂肪瘤,很软,用手推得动;而恶性肿块活动度小,甚至不活动,与皮肤及基底部粘连。
看肿物表面有没有溃烂:体表肿物若发生破溃,除了结核或伴局部感染,应怀疑恶性肿瘤。
对照以上几种方法,如果有疑问,就要引起警惕了。, 百拇医药
成人身上都有体表肿物
杨女士花了11年时间,才下决心“了结”左大腿上的那个小疙瘩。尽管手术室医生告诉她,没事了,放心,每个体表肿物切下来都会做病理切片,这是医疗原则,但杨女士心里还是在打鼓:万一病理切片出来是恶性肿瘤,怎么办?像杨女士这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日间门诊手术室每天要切十几个这样的体表肿物,多数是有几年的了,很多人在等待切片结果时心惊胆战。
中山一院外科副教授刘仁斌博士告诉记者,体表肿物最常见的,有脂肪瘤、纤维瘤、痣、粉瘤、疣、表皮样囊肿、血管瘤等,绝大部分是良性,老百姓不重视,有些是外伤引起,有些是异物引起,大部分原因不明。
刘教授说,他的一个女性病人在切除血管瘤后复诊时告诉他:她一家五口人,先生身上有好些个红色、黑色的痣,儿子刚出生时后脑上有一小块毛细血管瘤,母亲胳肢窝有个脂肪瘤,父亲背上有个黑痣老发痒,邻居孩子妈妈屁股上长了个小疙瘩,15年了,还不知道是什么。看来,大多数成年人都有体表肿物。
, 百拇医药
体表肿物多做门诊手术
刘教授介绍说,体表肿物的治疗,除了少数表皮肿物可以冷冻或激光灼平,绝大多数体表肿物都是门诊手术,手术最干脆,最直接,做手术的目的是:1、切除了病灶,把肿块拿掉;2、借助病理切片,100%地肯定诊断;3、肿物切掉后,进一步明确下一步该怎么处理。
但是,很多人怕痛,不愿做手术,外科门诊常有人问:“医生,我这里长的东西,能不能不切?”
外科医生的回答往往是:你可以不切,但你要定期来医院检查,起码一年查一次,我认为,你还是切了它干脆。
刘教授说,很多人长了脂肪瘤、粉瘤或血管瘤,多年不理,这是不对的,定期检查,要让医生来判断大小、质地有没有变化,像黑色素瘤,一有不适,要随时到医院检查,既然随时都要上医院,为什么不切了它呢?
有些体表肿物也不主张手术,比如多发性脂肪瘤,成串地长在身上,一般只取个别肿块的样本做病理检查,如果是良性的,以后定期在医院复查就可以了。
, http://www.100md.com
据了解,体表肿物的手术后一般都不会痛,甚至较深部的肿物术后也不会有明显的疼痛,如果是关节部位,可能动的时候疼痛会明显一点,保持不动也就不会痛。一般的手术,门诊手术室的医生都不给开止痛药。
刘教授说,一般来说,术后第二天应回医院换药,主要是给医生护士看伤口,看看伤口有没有渗血、红肿,纱布或伤口有没有污染。
如何尽早发现、诊断体表肿物
良性的体表肿物真的不妨碍我们吗?“部分体表肿物是可以恶变的,上次我做了一个病人,腹壁上长了一个0.5厘米的痣,切下来后做病理切片,发现是恶性黑色素瘤”。刘教授说。
体表肿物还是应该尽早发现,很多人都会在无意中发现,往往发现时肿物都有一定大小了,如何做到尽早发现,建议每过一段时间,冲凉时要有意识地触摸自己的全身,看看有没有疙瘩,自己看不见的部位,要请配偶或者家人帮忙检查,如果有突起的疙瘩,或者是原有的肿物出现变化,要上医院检查。
, 百拇医药
刘教授说,如果是痔或表皮的肿物,可以看皮肤科,也可以看外科或普外科;如果是皮肤上的小疣子,影响容貌的,可以看显微外科、整形外科或美容科;如果是皮下肿物,可看普外科或外科。
据了解,一般的体表肿物,有经验的医生,几乎都能在术前明确诊断,一般的外科医生也可以做到70%~80%的准确诊断率。
“在治疗前,体表肿物一般不需穿刺检查,在皮下相对较深的肿物,可能凭手可能触及不准,可以照B超,B超可以判它的位置、大小,质地,是实质性的还是囊性的,如果照彩超,可直接看到肿物的血液供应情况,血供丰富的,可能是恶性”刘教授告诉记者,长在浅表位置的痣或粉瘤,不用做B超。血管瘤相对较难处理,一般不能轻易手术,瘤内可能有丰富的血管,有的血管瘤没有明确的包膜,有的根部伸进肌肉,手术前一定要判断它的范围,有必要做彩色B超或血管穿刺造影,彩超或血管造影可明确判断它的边界、包膜是否完整,周围大血管和神经等重要组织的关系,总之血管瘤手术前要准备充分。
, 百拇医药
如何判断良性还是恶变
不想做手术,体表肿物留在体内又会怎样?据了解,体表肿物多数不会无限制地长,但有些体表肿物可能会出现变化,如何判断其吉凶祸福?刘教授介绍以下几种方法:
看肿物的生长速度:肿瘤细胞有生长的趋势,良性的肿瘤细胞长得慢,肿物一旦出现生长速度加快,短期内,比如一两个月、两三个月比以前大多了,成倍或几倍地长大,可能是恶变的表现。这个生长速度没有绝对值,主要是相对以前的比较。
摸肿物的形状:肿块形状规则,边缘清楚,大多属良性;相反,形状不规则、边缘不清、表面凸凹不平的,多为恶性。如乳房上的肿块,是纤维瘤还是癌,纤维瘤摸上去光滑、完整,推得动,跟皮肤不粘连,癌肿表面不光,形似毛刺状,肿块跟皮肤是粘住的。
看肿物的硬度:肿物越硬,恶性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看肿物的活动度:良性肿物活动度较大,即与周围组织分离,比如脂肪瘤,很软,用手推得动;而恶性肿块活动度小,甚至不活动,与皮肤及基底部粘连。
看肿物表面有没有溃烂:体表肿物若发生破溃,除了结核或伴局部感染,应怀疑恶性肿瘤。
对照以上几种方法,如果有疑问,就要引起警惕了。,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