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药资源 > 种质资源与保护
编号:10543374
刺五加资源保护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05年4月1日 中国中药材GAP网
     作者:赖陈武 李艾莲

    摘 要 :本文围绕导致刺五加渐危状况的原因和刺五加的人工栽培两个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保护刺五加野生资源的方法。

    关键词 :刺五加; 资源; 保护; 栽培

    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 (Rupr.et Maxim. ) Harms]为名贵中草药刺五加的原植物,属五加科,别名刺拐棒,刺老牙等,为刺五加科多年生落叶灌木。主产黑龙江小兴安岭,在吉林、辽宁、河北、山西等省也有分布。树皮可作五加皮入药,民间多用根及根茎。另外,对茎、叶、果实部分的研究证明也有医疗效果。根及根茎含多种苷类化合物,分别为刺五加苷A,B,B1,D,E,F,G等,总苷含量达0.6%-0.8%。其中,丁香苷(syringin)、异秦皮定(isofraxidin)具一定的药理作用。另外,刺五加根皮中含有脂肪酸类及其酯类化合物、水溶性多糖、胡萝卜素、芝麻脂素总黄酮等(弥宏等,1997)。目前,国内外已将刺五加作为与人参具有相似作用的适应原药物应用于临床。树皮味辛,性温,有祛风除湿、壮筋骨功能;根及根茎有扶正固本、益智安神、健脾补肾等功效,用于脾肾阳虚,腰膝酸软,体虚无力,失眠,多梦,食欲不振等症。另外,在临床用于提升白细胞及抗脑血栓(弥宏等,1997)。然而,近年来,刺五加野生资源破坏严重,1992年出版的《中国植物红皮书--珍稀濒危植物》中,刺五加被列为渐危植物。因此,研究刺五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目前,刺五加已成为倍受关注的药用植物,关于刺五加的各方面研究也得到了广泛的开展。

    1.造成刺五加渐危状况的原因

    1.1 外部因素--不合理采挖

    据祝宁等(1998)报道,自二十世纪70年代末开始采挖刺五加根和根茎用于医药工业,生产各种片剂、冲剂、针剂,其叶制作五加茶,远销国外,因而资源消耗与日俱增。由于采挖和收购渠道各异,很难获得采挖和收购的完整信息,仅以1979~1980年和1987~1991年两个阶段在黑龙江有关单位材料统计表明,在这9年中刺五加根和根茎的消耗量达19 660吨,年平均消耗量为2184.4吨。若按刺五加根和根茎生物量最高的天然次生林的蕴藏量计算,每年将有9796 hm2的林地中的刺五加被全部挖尽。大量地采挖刺五加的根及根茎,使刺五加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无法更新恢复,从而导致该种的种群在较大的面积上急剧减少甚至消失。到80年代初,黑龙江省的松花江地区所属的20 km内浅山区,很难找到有采挖价值的刺五加种群。1992年出版的《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第一册)中,刺五加被列为渐危植物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40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