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人与医学2
编号:10547427
言论——制造疾病?
http://www.100md.com 2005年4月6日 《北京现代商报》 2005.04.06
     据报道,近日,有美国专家警告:伟哥可能导致男性永久失明!

    这个消息对那些不惜花费大价钱而想拥有“性福”的人士来说,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

    伟哥这种据说是为治疗心脏病而研制的蓝色药片,却最终因治疗ED的功效而迅速风靡全球。

    药,无疑应该是用来治病的,但是如果吃了药治了此病却得了彼病,甚至得了更要命的病,这药应该怎么给它下定义?

    西班牙一家媒体经过对“健康已成为一种惟利是图的买卖”这一课题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从而揭露了制药业的营销过程:“首先是混淆概念,制造需求,然后大力宣传新药,推动需求,最后是消费。”并提出警告:“新药品并不是为帮助他人解除病痛而研制出来的,而是因为其中含有巨大的利润。因此制药业不会为少数疑难病症研制药品,因为这无利可图。”“一个跨国制药公司在向市场推出新药时,在广告宣传和促销礼品方面的花费可以达到30亿美元。当然这些钱不会白花,而是投资。”这就是为什么,2002年全球10大制药企业的利润增长率均超过了13%;而美国卫生医药业去年的净利润会达到1000亿美元。

    德国科学家约希尔·布勒希在其畅销书《疾病发明家》中列举了5种商业操作疾病模式:将正常的生命现象包装成疾病,如掉头发;将可能的危险视为疾病,如胆固醇的含量;将偶然现象视为疾病,如丧失性趣;把轻微小病夸大成重病,如过敏性肠胃症。其他如紧张、抑郁、肥胖、骨质疏松、阳痿等都可以归入这一名单。

    对上述说法,未做过调查的非专业人士很难说得清楚,但我们身边的发生事却是历历在目:一会儿有厂家大张旗鼓地宣传全国人民都需补钙、补脑、补精气神;一会儿又有厂家不遗余力地宣传每一个人都要排毒、洗血、清肠胃,不一而足。弄得刚过上好日子、对健康越来越关注的老百姓整天疑神疑鬼,生怕哪柱香没烧对,就得了什么可怕的病。生产厂家就像走马灯似的你来我往,你捞三五个月,我赚个小半年,由此也就造就了国内保健品市场的虚假繁荣。至于人们是否真的需要补这个那个,好像过后也没人管了。

    在社会不断发展、医学日益进步的今天,我们人类的预期寿命在不断延长的今天,然而,好像我们可能罹患的疾病比我们任何一代祖先都要多得多。当明白了这一切都是巨额的利润在起作用时,这不可思议的事也就不难理解了。, http://www.100md.com(赵信一B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