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身需止怒
人有七情六欲。家里事,家外事;公家事,私人事;他人事,自己事;原则事,非原则事;对的事,错的事;大事,小事,等等,都可能让人生气。但是生气非但无助于矛盾冲突的解决,反而伤害了感情,弄僵了关系。更为恼人的是,因生气带来的不良情绪,严重损害身心健康。
按中医理论讲,气是百病之源。生气时,精神紧张,情绪波动,颜面潮红,部分肌群震颤,两手发抖,心跳加快,呼吸短促,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上升,血小板聚集性增强,是导致冠心病、高血压、冠状血管血栓形成而梗塞的危险因素之一,还可能诱发其他一些疾病,甚至造成痼疾的恶化。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指出:“百病皆生于气”、“怒则气上,损其身”、“怒伤肝”、“怒不节,生乃不固”。金代医学家李东垣说:“怒伤元气。”宋代养生家温革在《琐碎录》中也有“怒甚偏伤气,损寿”的论述。
美国生理学家爱尔马为研究生气对人健康的影响,做了一个很简单的实验:把一只玻璃试管插在有冰有水的容器里,然后收集人们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气水”。结果发现:即使同一个人,当他心平气和时,所呼出的气变成水后,澄清透明,了无杂色;悲痛时的“气水”有白色沉淀,悔恨时有淡绿色沉淀,生气时则有紫色沉淀。爱尔马把人生气时的“气水”注射在大白鼠身上,不料只过了几分钟,大白鼠就死了。这位专家进而分析:人生气时,会分泌有毒性的物质;一个人生气10分钟所耗费的精力,不亚于参加一次3000米的赛跑。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不生气和“消气”呢?清人王世贞在《正家箴》中所说的:“度量放宽宏,见识休局促”;像文坛寿星苏局仙所告诫的:“不为小事而生气,万事都要想得开。”而且不因兼容瑕疵而逊色,像《抱林子·喻蔽》中所阐述的:“江海之秽物不可胜计,而无亏其深也;五岳之曲木不可訾量,而无亏其峻也。”善于用理智抑情制怒,保持心境平和。抑情制怒的方法很多,在此不妨说上几个:(1)躲避法:想办法脱离生气的环境;(2)转移法:唱歌、跳舞、听音乐、看电视或做别的事情;(3)释放法:找个不妨碍他人的地方,大喊大叫大骂一通;(4)诉说法:向自己信赖的人倾诉;(5)控制法:以个人修养稳定情绪;(6)升华法:把气化为干好事业、工作的动力;(7)安慰法:找个合适的理由,自我安慰,自我宽心;(8)让步法:对非原则的鸡毛蒜皮的小事,谦让、礼让、忍让;(9)默诵法:反复默诵“忍”、“制怒”、“愤怒以愚蠢开始,以后悔而告终”等名言佳句;(10)静思法:回想古今那些因生气危害健康和生命的阐述与事例;(11)忘却法:尽快忘掉引发生气的事。
清代东阁大学士阎敬铭的《不气歌》:“他人气我我不气,我本无心他来气。倘若生病中他计,气下病来无人替。请来医生将病治,反说气病治非易。气之为害大可惧,诚恐因病将命废。我今尝过气中味,不气不气真不气。”更道出了过来人的深刻体验。
(赵清秀), 百拇医药
按中医理论讲,气是百病之源。生气时,精神紧张,情绪波动,颜面潮红,部分肌群震颤,两手发抖,心跳加快,呼吸短促,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上升,血小板聚集性增强,是导致冠心病、高血压、冠状血管血栓形成而梗塞的危险因素之一,还可能诱发其他一些疾病,甚至造成痼疾的恶化。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指出:“百病皆生于气”、“怒则气上,损其身”、“怒伤肝”、“怒不节,生乃不固”。金代医学家李东垣说:“怒伤元气。”宋代养生家温革在《琐碎录》中也有“怒甚偏伤气,损寿”的论述。
美国生理学家爱尔马为研究生气对人健康的影响,做了一个很简单的实验:把一只玻璃试管插在有冰有水的容器里,然后收集人们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气水”。结果发现:即使同一个人,当他心平气和时,所呼出的气变成水后,澄清透明,了无杂色;悲痛时的“气水”有白色沉淀,悔恨时有淡绿色沉淀,生气时则有紫色沉淀。爱尔马把人生气时的“气水”注射在大白鼠身上,不料只过了几分钟,大白鼠就死了。这位专家进而分析:人生气时,会分泌有毒性的物质;一个人生气10分钟所耗费的精力,不亚于参加一次3000米的赛跑。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不生气和“消气”呢?清人王世贞在《正家箴》中所说的:“度量放宽宏,见识休局促”;像文坛寿星苏局仙所告诫的:“不为小事而生气,万事都要想得开。”而且不因兼容瑕疵而逊色,像《抱林子·喻蔽》中所阐述的:“江海之秽物不可胜计,而无亏其深也;五岳之曲木不可訾量,而无亏其峻也。”善于用理智抑情制怒,保持心境平和。抑情制怒的方法很多,在此不妨说上几个:(1)躲避法:想办法脱离生气的环境;(2)转移法:唱歌、跳舞、听音乐、看电视或做别的事情;(3)释放法:找个不妨碍他人的地方,大喊大叫大骂一通;(4)诉说法:向自己信赖的人倾诉;(5)控制法:以个人修养稳定情绪;(6)升华法:把气化为干好事业、工作的动力;(7)安慰法:找个合适的理由,自我安慰,自我宽心;(8)让步法:对非原则的鸡毛蒜皮的小事,谦让、礼让、忍让;(9)默诵法:反复默诵“忍”、“制怒”、“愤怒以愚蠢开始,以后悔而告终”等名言佳句;(10)静思法:回想古今那些因生气危害健康和生命的阐述与事例;(11)忘却法:尽快忘掉引发生气的事。
清代东阁大学士阎敬铭的《不气歌》:“他人气我我不气,我本无心他来气。倘若生病中他计,气下病来无人替。请来医生将病治,反说气病治非易。气之为害大可惧,诚恐因病将命废。我今尝过气中味,不气不气真不气。”更道出了过来人的深刻体验。
(赵清秀),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