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831350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影像专家吕滨研究纪实
http://www.100md.com 2005年4月11日 科技日报
     心脑血管病目前在我国已成为最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疾病,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放射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吕滨博士带领课题组努力攻关,致力于研究我国冠心病的影像学和流行病学特点,致力于早期发现并预防急性冠心病事件的发生。目前,共获得国家级科研基金4项,今年获得了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的荣誉称号和资助。

    吕滨,1998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并获临床医学博士学位。1998年~2002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和圣约翰心血管研究中心攻读博士后。10年来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特别是在美国发表国际可检索的SCI论文31篇,第一作者SCI论文16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

    吕滨师从我国著名的心血管病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专家戴汝平教授,分别于1994年和1995年始,在我国较早应用螺旋CT和磁共振(MRI)诊断心血管病,并在我国最早发表了关于CT和MRI血管造影图像三维重建的论文综述。1995年,在我国最早应用电子束CT做心血管病的诊断,建立了中国人电子束CT心血管正常径线和功能值的诊断标准,博士论文“电子束CT冠状动脉造影及三维重建研究”获得国内著名学者的好评,是我国在此领域的开拓性研究成果,获得卫生部科技成果奖。在美国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首次解决了冠状动脉成像的运动伪影问题,现正被国内外同行广泛应用到临床。多篇论文在美国发表,2篇论文发表在世界最权威的放射学杂志《放射学》(Radiology)上,并受邀在美国心脏病学会(AHA)、美国心脏病学院(ACC)和北美放射学会(RSNA)等国际权威学术年会作大会发言。

    吕滨博士致力于采用无创伤的影像学方法早期诊断冠心病,并在评价冠心病危险性、搭桥血管通畅性、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等研究领域取得了国内外令人瞩目的成绩,共获得7次部级和院校学术和临床科研成就奖。, http://www.100md.com(邱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