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0550890
Lilt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疗效尚需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05年4月14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5年第14期
     本报讯 加拿大多伦多医院Zinman等进行的一项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显示,采用低强度激光治疗(LILT)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尽管临床上疼痛改善的程度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Diabetes Care 2004 27∶921)

    LILT用于缓解神经痛已经在临床推广应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推测与其调整神经递质的释放,增加线粒体ATP的产生以及抗炎效应等有关。

    根据多伦多临床神经痛积分诊断为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的50例患者被纳入该研究。患者接受假激光治疗2周后,随机接受为期4周的LILT或假激光治疗(2次/周,5分钟/次),最后2周停止治疗。

    主要疗效参数为治疗前后每周平均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的变化;次要参数为治疗前后定量感觉测定、神经传导速度和皮肤交感反射等指标的变化。

    结果显示,LILT组(25例)和假激光治疗组(对照组,25例)的疼痛强度、年龄、糖尿病类型和患病时间等基线特征相似。治疗前,对照组和LILT组疼痛评分分别为6.9±1.7和7.1±1.9;2周的假激光治疗后,LILT组和对照组的每周平均疼痛评分均下降,分别为5.8±1.7和5.4±2.2;经随后的4周激光治疗后(第6周),LILT组疼痛评分进一步下降(下降值为1.1±0.4),而对照组下降不明显(0.0±0.4);但在停止治疗2周后(第8周),对照组和LILT组每周平均疼痛评分均有增高(分别增高0.2±0.4和0.5±0.1)。

    在所有治疗阶段,两组疼痛评分均值无显著性差异(P=0.07)。在治疗前、后,两组的次要效应参数也无明显变化。因此,研究者认为尚不能确定LILT治疗痛性周围神经病有效。

    尽管LILT组和对照组的疼痛评分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但是,LILT组疼痛评分的下降程度(34%)高于对照组(20%),表明在排除了安慰剂作用后,激光治疗仍可能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由于该研究治疗时间较短,增加治疗频率和延长疗程是否能够增加疗效,尚不能肯定。基于LILT治疗安全,成本低,临床观察有减轻疼痛的趋势,值得进一步开展较大规模的研究。,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