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医专家在瑞士行医的感受
瑞士是欧洲的花园,有的人说她风情万种,韵致非凡。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的王旭东教授从事中医工作30年,是1995年首届“中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之一,全国政协委员。2003年起王旭东在瑞士担任了一年多的中医师工作,并对当地的中医药市场进行了深入的调查,日前记者采访了他。
谈起在瑞士行医的感受,王旭东教授说:“与德国、法国等国家相比,瑞士的中医还处于起步阶段,该国民众普遍对中医中药有兴趣,但接受中医治疗和理解中医的人不是很多。”
记者:请您谈谈瑞士中医从业人员的现状?
王旭东:瑞士中医队伍大约有三部分组成:一是从我国请去的临床医生。这部分算是瑞士中医队伍中综合素质最高的,一般都是我国省、市中医院的医生或中医院校的教师。目前瑞士中医师的长处是能用针灸治病,但缺少理论、临床、教学、实验均有造诣的高级中医专家。这些人基本能满足当地人对中医医疗的需求。但这部分人当中也有不少是鱼目混珠者,例如,其中有不少人虽然是正规中医院校毕业的,但却长期脱离中医或针灸临床实践,在国内长期担任行政官员、医辅人员或其他专业如药学系、基础课教师等。
, 百拇医药
二是在中国学过中医的瑞士人。这部分人大部分是当地人或拥有瑞士护照或永久居留证的人。外国人学习中医,很多人虽然拿到中医院校的博士、硕士学位,可是真正在中国学习的时间也许只有几个月。但他们是本地人,掌握着丰富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受当地政府重视,语言、文化背景都比中国人深厚,虽然技术水平远远比不上中国专家,但却是瑞士中医界呼风唤雨的人物。尤其是那些学过中医的西医,更能把握瑞士中医的命脉。
三是打着中医旗号赚钱的人。这些人几乎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半点本事都没有,但却最能损害中医形象。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有规律可循,那就是办学、讲课、授徒,以聚敛钱财为目的。我们在稍大一点的城市都可以看到,各种气功、太极培训班的广告到处都是,有瑞士人办的,也有中国人当教师的,但很多都是摹仿录像带、挂图比划几下,第二天就去教学生。有一些在瑞士的中国人,根本没有半点中医的功底,却以中医专家自居。有些人连最基本的中医理论都不懂,由于精通德文,就到处开班授课。最具有欺骗性的是那些拿着各种中医学证书的人(外国人根本不懂中国医学界那些繁杂的体系,凡是盖着鲜红大印的证书都能蒙人,哪怕是伪造的证书)。因此,对瑞士中医从业人员的现状,可以用“良莠不齐”来形容。
, 百拇医药
记者:瑞士中医行业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王旭东:由于没有立法,中医师的执业管理由行业协会和保险公司担任。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需要管理者认可的学习经历,经过考试,取得执业资格。二是具有中国(或部分其他国家)正规中医大学的文凭,不需考试,认证即可。对于这两种方式,前者没有太大的问题,只是目前欧洲对中医的认识还很局限,例如,认为中医师就是针灸师,学满针灸的课时就可以行医等等;加上当地或周边国家的中医教育尚不完善,学生的中医知识面不够宽广。这种问题当然需要时间才能解决。而后者就存在比较复杂的弊端,需要管理者认真对待。
因此,王教授建议瑞士的管理者不仅要认证文凭,更要认证经历,从高中毕业开始,认真审查整个从业经历。中国来的医师,要审验他们有没有中国的医师资格证书和执业资格证书。至于假文凭这个问题很好解决,中国已经实行学历登记制度,是不是假文凭,上网就可以查证。当然也可以通过中国使馆,或者直接和颁发文凭的学校联系认证。
, http://www.100md.com
记者:瑞士有哪些常见病?中医疗效如何?
王旭东:瑞士是世界上健康水平较高的国家,人均寿命也很长。当地人常见的疾病和这个国家的地域、气候有关,比如过敏性鼻炎、关节炎等。我在瑞士用中医治疗这些常见疾病效果非常好,还有中医对各种老年病、外伤后遗症(多半为车祸、滑雪摔伤)、不孕、更年期综合症、中风后遗症以及各种心理精神疾病等治疗效果也非常好。例如,对过敏性鼻炎,我用针刺曲池、风池、迎香等穴位治疗,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另外,我经常采用药物敷脐和大椎拔罐进行治疗,几乎都能在很短时间内缓解喷嚏、流涕、目涩、流泪等症状。可以说,除了中药疗法以外,其余所有中医的临床技术都大有用武之地。
记者:请您谈谈瑞士在中医诊疗、用药方面与国内有什么不同。
王旭东:值得一提的是,中医诊脉、察舌的经验,在瑞士必须加以重新认识,这里人的肤色和体质,决定了传统中医的经验不能在欧洲套用。例如看舌苔,欧洲人的舌质绝大多数是粉红色的,娇嫩无比,看起来就像是教科书上气虚、血虚的舌质,但往往他们的寒湿却很重。在脉象方面,他们的血管弹性很好,人的性格大都非常开朗,因此很少见到弦涩之脉。按照国内的经验,妇女脉滑大多是经期、妊娠或排卵期,但如果套用于瑞士妇女就会出问题,这里大部分女性的脉象都是滑而流利的。因此,瑞士需要熟悉当地民情的高水平中医专家,最好能有自己的中医高等教育机构,以培养自己的中医师。
, http://www.100md.com
瑞士和其他发达国家一样,对药物实行严格的监管,中药当然也不例外。开办一家中药店,不仅需要足够的资质(如执业药剂师资格),还要有足够的资金和足够的客户,否则连检测费用都付不起(每批中药进口都要按品种检测其毒性、农药残留、重金属等等,无论进货量大小,每种都要付出较高的检测费)。
很多优秀的中医师在瑞士都会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这是因为这里用药受到极大的限制。首先,这里没有“丸、汤、膏、丹”等丰富多彩的中药剂型。我在瑞士一年多,所使用过的剂型只有两种:浓缩浸膏粉、滴剂。这里的浓缩浸膏粉是从江阴或中国香港等地方进口来的,也有欧洲其他国家从原药材中浓缩而成的。各种药物按处方剂量混合均匀,每次一小勺服用。这种剂型,没有煎煮的过程,自然产生不出中药神奇的功效。有的药房的浓缩粉,不知什么原因,病人服用后普遍感到腹胀。而所谓的滴剂,就是将处方中药物制成极其浓缩的水剂,浓缩后的用量少到用“滴”来计数。我应邀为一位肠痉挛、多日不大便的患者医治,开承气汤加减的方子,大黄用到10克,被药房浓缩成“滴剂”,每服40滴,看起来只有5毫升左右,服下去却毫无效果。还有中药严重缺乏,动物类的中药大部分没有,稍有毒性的药也无法用到,例如白附子、草乌之类。还有一些需要炮制的药物(多数中药必须炮制,炮制过的和没炮制过的中药产生的功效是不一样的),更加难以达到要求。药价奇贵也是影响中医药治疗的因素之一。按有效治疗剂量计算,同样的中药要比国内贵10~50倍。可见,尽管瑞士的制药工业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但中药行业却极不规范,给中医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制约。, 百拇医药(于丽珊)
谈起在瑞士行医的感受,王旭东教授说:“与德国、法国等国家相比,瑞士的中医还处于起步阶段,该国民众普遍对中医中药有兴趣,但接受中医治疗和理解中医的人不是很多。”
记者:请您谈谈瑞士中医从业人员的现状?
王旭东:瑞士中医队伍大约有三部分组成:一是从我国请去的临床医生。这部分算是瑞士中医队伍中综合素质最高的,一般都是我国省、市中医院的医生或中医院校的教师。目前瑞士中医师的长处是能用针灸治病,但缺少理论、临床、教学、实验均有造诣的高级中医专家。这些人基本能满足当地人对中医医疗的需求。但这部分人当中也有不少是鱼目混珠者,例如,其中有不少人虽然是正规中医院校毕业的,但却长期脱离中医或针灸临床实践,在国内长期担任行政官员、医辅人员或其他专业如药学系、基础课教师等。
, 百拇医药
二是在中国学过中医的瑞士人。这部分人大部分是当地人或拥有瑞士护照或永久居留证的人。外国人学习中医,很多人虽然拿到中医院校的博士、硕士学位,可是真正在中国学习的时间也许只有几个月。但他们是本地人,掌握着丰富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受当地政府重视,语言、文化背景都比中国人深厚,虽然技术水平远远比不上中国专家,但却是瑞士中医界呼风唤雨的人物。尤其是那些学过中医的西医,更能把握瑞士中医的命脉。
三是打着中医旗号赚钱的人。这些人几乎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半点本事都没有,但却最能损害中医形象。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有规律可循,那就是办学、讲课、授徒,以聚敛钱财为目的。我们在稍大一点的城市都可以看到,各种气功、太极培训班的广告到处都是,有瑞士人办的,也有中国人当教师的,但很多都是摹仿录像带、挂图比划几下,第二天就去教学生。有一些在瑞士的中国人,根本没有半点中医的功底,却以中医专家自居。有些人连最基本的中医理论都不懂,由于精通德文,就到处开班授课。最具有欺骗性的是那些拿着各种中医学证书的人(外国人根本不懂中国医学界那些繁杂的体系,凡是盖着鲜红大印的证书都能蒙人,哪怕是伪造的证书)。因此,对瑞士中医从业人员的现状,可以用“良莠不齐”来形容。
, 百拇医药
记者:瑞士中医行业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王旭东:由于没有立法,中医师的执业管理由行业协会和保险公司担任。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需要管理者认可的学习经历,经过考试,取得执业资格。二是具有中国(或部分其他国家)正规中医大学的文凭,不需考试,认证即可。对于这两种方式,前者没有太大的问题,只是目前欧洲对中医的认识还很局限,例如,认为中医师就是针灸师,学满针灸的课时就可以行医等等;加上当地或周边国家的中医教育尚不完善,学生的中医知识面不够宽广。这种问题当然需要时间才能解决。而后者就存在比较复杂的弊端,需要管理者认真对待。
因此,王教授建议瑞士的管理者不仅要认证文凭,更要认证经历,从高中毕业开始,认真审查整个从业经历。中国来的医师,要审验他们有没有中国的医师资格证书和执业资格证书。至于假文凭这个问题很好解决,中国已经实行学历登记制度,是不是假文凭,上网就可以查证。当然也可以通过中国使馆,或者直接和颁发文凭的学校联系认证。
, http://www.100md.com
记者:瑞士有哪些常见病?中医疗效如何?
王旭东:瑞士是世界上健康水平较高的国家,人均寿命也很长。当地人常见的疾病和这个国家的地域、气候有关,比如过敏性鼻炎、关节炎等。我在瑞士用中医治疗这些常见疾病效果非常好,还有中医对各种老年病、外伤后遗症(多半为车祸、滑雪摔伤)、不孕、更年期综合症、中风后遗症以及各种心理精神疾病等治疗效果也非常好。例如,对过敏性鼻炎,我用针刺曲池、风池、迎香等穴位治疗,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另外,我经常采用药物敷脐和大椎拔罐进行治疗,几乎都能在很短时间内缓解喷嚏、流涕、目涩、流泪等症状。可以说,除了中药疗法以外,其余所有中医的临床技术都大有用武之地。
记者:请您谈谈瑞士在中医诊疗、用药方面与国内有什么不同。
王旭东:值得一提的是,中医诊脉、察舌的经验,在瑞士必须加以重新认识,这里人的肤色和体质,决定了传统中医的经验不能在欧洲套用。例如看舌苔,欧洲人的舌质绝大多数是粉红色的,娇嫩无比,看起来就像是教科书上气虚、血虚的舌质,但往往他们的寒湿却很重。在脉象方面,他们的血管弹性很好,人的性格大都非常开朗,因此很少见到弦涩之脉。按照国内的经验,妇女脉滑大多是经期、妊娠或排卵期,但如果套用于瑞士妇女就会出问题,这里大部分女性的脉象都是滑而流利的。因此,瑞士需要熟悉当地民情的高水平中医专家,最好能有自己的中医高等教育机构,以培养自己的中医师。
, http://www.100md.com
瑞士和其他发达国家一样,对药物实行严格的监管,中药当然也不例外。开办一家中药店,不仅需要足够的资质(如执业药剂师资格),还要有足够的资金和足够的客户,否则连检测费用都付不起(每批中药进口都要按品种检测其毒性、农药残留、重金属等等,无论进货量大小,每种都要付出较高的检测费)。
很多优秀的中医师在瑞士都会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这是因为这里用药受到极大的限制。首先,这里没有“丸、汤、膏、丹”等丰富多彩的中药剂型。我在瑞士一年多,所使用过的剂型只有两种:浓缩浸膏粉、滴剂。这里的浓缩浸膏粉是从江阴或中国香港等地方进口来的,也有欧洲其他国家从原药材中浓缩而成的。各种药物按处方剂量混合均匀,每次一小勺服用。这种剂型,没有煎煮的过程,自然产生不出中药神奇的功效。有的药房的浓缩粉,不知什么原因,病人服用后普遍感到腹胀。而所谓的滴剂,就是将处方中药物制成极其浓缩的水剂,浓缩后的用量少到用“滴”来计数。我应邀为一位肠痉挛、多日不大便的患者医治,开承气汤加减的方子,大黄用到10克,被药房浓缩成“滴剂”,每服40滴,看起来只有5毫升左右,服下去却毫无效果。还有中药严重缺乏,动物类的中药大部分没有,稍有毒性的药也无法用到,例如白附子、草乌之类。还有一些需要炮制的药物(多数中药必须炮制,炮制过的和没炮制过的中药产生的功效是不一样的),更加难以达到要求。药价奇贵也是影响中医药治疗的因素之一。按有效治疗剂量计算,同样的中药要比国内贵10~50倍。可见,尽管瑞士的制药工业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但中药行业却极不规范,给中医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制约。, 百拇医药(于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