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0552205
http://www.100md.com 2005年4月21日
     相对湖南湘菜的盛名,湖北菜比较低调一下,其实湖北菜相当有特点。以洞庭湖为界,湖北得名,长江水又给武汉人带来了丰富的鱼产。湖北素以鱼米之乡闻名。同时地处长江流域,享有三大火炉的恶名,气候潮湿,口味自然也以辣为主,四川人怕不辣,湖南人辣不怕,湖北人不怕辣由此而来(除了湖北人,其他可能不准确),但是湖北人借以发辣的调味品并不是通常用的辣椒,而是胡椒,特别是白胡椒,呵呵,喜欢喝汤的湖北人给你的看似清汤,其实蕴含着许多的胡椒,绝对生猛。这也是潮湿地区的人的生理需要,借以去掉身体内的水分。

    也许是物产丰富,湖北菜相对来说应该是比较注重菜蔬原来的滋味,不仅调料绝对少用,除了盐和胡椒必不可少之外,酱油之类的基本不多用,炖汤也是清炖,不加花椒大料,烹调技巧也是以蒸、溜、吊(湖北堡汤的工具为一个大陶锅,深底黑色、像煮锅一样,称为吊子)、等等,成菜清爽,保证让吃客能吃到食物的本味。

    我不是厨子,以上理论仅限我自己的一些体会,反正我家老爹就是这么做饭的。所以我的经验也仅限家常菜。

    有趣的是,湖北菜没什么上的台面的大菜,一些比较好吃的菜也就是家常做法,材料易得,滋味醇厚。

    以吊汤来说,相对广东汤的繁复,湖北的汤比较简单,一般就是肉类和蔬菜相搭,但是好像是有一些约定俗成,湖北的猪大约不输四川,猪肉吃得很多。例如比较通常的排骨藕汤,排骨海带、排骨冬瓜,除此之外也还有一些搭配,红枣鸡、萝卜丝鲫鱼、萝卜牛腩,算不上特别,但是材料一定新鲜,而且除了将各种肉类飞水(就是焯一下水去掉血臊,鱼需要油煎一下),只加盐清炖,中途决不加水,煤炉吊几个小时,汤色白浊,再加上湖北特产粉藕,面面的非常好吃。最简单的最有味道的做法。

    鱼也如此,江鱼并无河鱼的土腥味,肉质细嫩,刺少,清蒸最佳,其余的湖北家常还喜欢做鱼丸子,从鱼上刮肉末,少加淀粉,非常鲜,溜鱼片也是非常好吃的

    腊肉腊鱼也是湖北特产,大约是腊月腌制,一个月之后过年正好可以吃了,新鲜的鱼和肉,湖北有些鱼特别的大,肉质肥厚,盐和花椒里外抹匀,吊在屋下任其自然风干即可,豆豉蒸,干香醇厚,炒年糕、煮豆丝非常非常好吃。

    湖里的一些水生植物也非常好吃,例如慈菇,微苦,好像蒜头长苗,粉粉的,菱角荸荠水灵灵的满大街都是。

    湖北还特有一些蔬菜。例如红菜苔,糯香甜,与腊肉同炒或者清炒都好吃,红苋菜真像张爱玲哪样说的将蒜染成可爱得粉红色。

    说到最最有特点的其实是湖北的小吃,湖北的小吃相对与别的地方,更为有意思,都集中在早点上,也称为“过早”,像热干面、面窝、豆皮虽然全天供应,但是大家都早上吃。

    我二爹家在航空路,别的地方的早点摊都是零零散散的散布在各个城市的角落,而武汉的早点摊喜欢扎堆做生意,航空路的早点摊连成一片,占满了一条街(我大约10年没去过武汉,所以都是老信息,希望不要误导),武汉比较脏,到处都是垃圾(再次申明10年前),可是哪怕旁边是一堆堆杂物,武汉人依然可以有滋有味过早。

    从我的最爱开始说起:面窝,类似于一般的油饼,在锅里炸制而成,但是又绝大不同,面窝用的并不是小麦,而是豆面加米磨浆而成,(黄豆吧),倒在特制的勺子里,有碗口大,铁制圆的,中间凸出,上面一个垂直的提子。在西安的时候,有个瘸子(或者结巴想不起来了),湖北人在我们家属院卖面窝,稠稠的豆米浆倒在铁勺子里面放在油锅里面炸,瘸子用另一个勺子就面窝勺的凸出划一下,面窝就会中间有个洞,炸得了有点像小号的馕,或者面包圈,中间酥脆,边软软的,混有生姜的清香,咸的。好吃,我一个在北京的湖北朋友,娇娇小小女孩子说她一次能吃6个,面窝还可以根据时令开发新品种,冬天可以做红薯块的,薯香软糯,或者黄豆的,脆脆,一根筷子就可以串起好几个面窝,武汉人就这么买早点。

    下来是豆皮,我在除了北京之外没有吃过像样的豆皮,在九头鸟也是如此,当我吃豆皮发现他居然用鸡蛋做皮,立马晕倒。红庙的湘鄂情还好些。所谓豆皮,顾名思义,用绿豆浆加面做皮,很像煎饼果子的皮,取其筋道,不知道传到外地为什么就换成鸡蛋皮,大约比较麻烦。皮摊好了,就要放馅料,馅料类似于披萨,放在皮上面,且是单面的,馅料比较讲究,一般来说用糯米蒸熟,加入腊肉,香菇丁,上好的大头菜丁(糯米烧麦也大概如此),做豆皮的锅很大的铁锅,斜斜的放在炉子上,豆皮摊好,上面均匀的抹上厚厚的一层糯米饭,用薄油煎,不一会,腊肉糯米饭的香味便四散引来食客,这时候给豆皮翻个身,皮朝外,用铲子划成方块,盛起来便可以吃了,武汉是老通城最为正宗,不过据说老通城已经倒闭,其实街头巷尾的小店做的一点不差,腊肉略肥些,煎的时候,滋滋作响,肥美的油脂将湖北特有的圆粒糯米浸润的油光锃亮,好吃。

    热干面:这个是外省人常常听到的湖北美食,湖北人例行的早点,我幺爹数十年一碗热干面,绝不厌倦。我一般喜欢。热干面据说是一个卖面的将头天卖不出去的面条下熟了,抹上熟油,第二天塞到竹篓里面用水烫一下,并且加多麻酱拌制,没想到客人非常喜欢。要知道湖北不产小麦,一般人不爱吃面条,特别是光面(没有浇头),所谓的面条往往是米做的。热干面却一直独秀。池莉是我非常的一个作家,她就是武汉人,经常写一些武汉的市井小事,记得一篇小说说一个人的家庭生活,他每天过江上班,看到“哗!凉面上市”,凉面就是热干面没有过热水,我更喜欢这么吃,面条过夜更为筋道,多多的榨菜和胡椒,武汉的榨菜非常好吃,鲜脆不特别咸

    米粉:武汉有一家很有名的米粉店,应该是在六渡桥,六渡桥好像也是武汉小吃的一个据点,很多有名的店都在那里。湖北米粉不像四川云南那样是圆的,而是扁扁的,比一般的面条还要宽,纯用米磨制而成,爽滑筋道,香菇鸡或牛肉等等浇头也很足,简直是一盘菜,南方人吃面条一点不比吃米饭麻烦。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店家往往还会浇一些明油,略油了些。湖北菜配料简单清爽,但是做菜总要放大量的油,令人费解。原来在亚运村工作时,凯迪克饭店附近的长沙办事处那个湘菜馆卖过这种宽米粉,一样好吃,也一样油,每次我都再三嘱咐不要再浇明油了,后来不卖了,我非常遗憾,不喜欢圆的米粉。现在吗,只能依靠一种巨星牌的方便米粉充数

    糍粑:我的另一最爱,这个在湖南四川都有做,其实就是糯米饭蒸熟在石臼里面打碎成饼,不过湖北不像朝鲜人打得那么软,往往故意留下一些米粒,这是我最喜欢的一种甜食,武汉的亲戚往往花巨资给我们寄来(因为太沉,邮费比糍粑本身贵),往返在湖北的人我常常会盼望他们带回糍粑来,糍粑来了需要泡在水里,要不就干掉了。吃糍粑分为两种,一种切片大火干炸,外焦里嫩,粘白糖吃或蜂蜜吃,一种软炸,小火炸软糍粑,之后倒入兑好的糖水,糍粑软软的好像棉花糖(商店那种袋装的),吸收糖水的甜,柔韧甜润,好吃!在我们公司附近的滇峰楼吃过干炸的,另外茶马古道的红搪糍粑也不错,吃过一次四川的,糍粑倒还好,只是红糖水太过粗糙。软炸的只能回西安妈妈给我做,还得有人给我们从武汉带来糍粑才能吃到。不过据老家人说,现在糍粑都用机制,不如过去手工做的好吃。

    烧麦也还不错,馅料见豆皮

    武汉的馄饨比较像水饺,肉很多,皮薄,骨汤,鲜美

    糯米鸡,鸡肉和糯米饭团成圆的,下锅炸。

    浮子酒(音,不知道是那个附)其实是醪糟糯米小圆子,湖北的糯米好像称为珍珠米,并不像别处那样是长的,而是圆圆的,味道香,粘性虽然不是最强的,不过晶莹透亮,适合单吃和磨浆。湖北人自己做醪糟,糯米饭蒸熟,中间挖个洞,放上酒曲,包上被子放在温暖的地方,少则熟天,多则一月,酸酸甜甜的醪糟酒做好了,好多人家还有小石磨,将糯米磨浆,吊粉,做成实心小圆子和醪糟同煮就叫浮子酒

    四季美的汤包,肉皮汤包,太油腻,特别是可以喝到甜的豆腐脑,甚嫩。

    街头巷尾还有一个特别的吃食:炸臭干,臭豆腐干看起来怪恶心的:长着黑黑的菌斑,不过炸后,沾着特制的辣酱,外脆里嫩,越吃越香。

    不一一列数,还累,不过你要去武汉过早,基本上一个月不会重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