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眼科 > 眼外肌病 > 斜视
编号:11005492
麻痹性斜视
http://www.100md.com 2005年4月25日 健康人
     由于支配眼肌运动的神经核、神经以及眼外肌本身麻痹所致的斜视,称麻痹性斜视。它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

    病因及危险因素

    1.颅内疾病 病毒或细菌引起的大脑炎、脑膜炎、脊髓前角灰质炎、周围神经炎等导致眼肌麻痹。

    2.肿瘤 颅内、眶内、鼻咽部肿瘤压迫支配眼外肌的神经核、神经或眼肌本身,使其眼肌麻痹。

    3.血管病变 颅底动脉瘤、高血压动脉硬化、颅内出血等常可引起眼肌麻痹。

    4.外伤 头颅外伤损伤了支配眼外肌的神经而使眼外肌麻痹。

    5.毒素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或铅中毒损伤神经系统,可致眼肌麻痹。

    6.维生素B族缺乏症 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炎,也可导致第Ⅲ、Ⅳ和Ⅵ对颅神经不同程度的损伤而致眼外肌麻痹。
, 百拇医药
    症状表现

    1.眼位偏斜眼球运动障碍 当某一条眼外肌麻痹时,其拮抗肌相对力量过强,眼向麻痹肌作用相反的方向偏斜。向麻痹肌作用的方向转动受限。如外直肌麻痹,则眼球向外转受限而内斜;若内直肌麻痹,则内转受限而外斜。

    2.复视 因融合功能破坏而产生复视,将一个物体看成两个物体,定向定位障碍,头晕恶心,步态不稳,当遮蔽一眼时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

    3.代偿性头位 为克服复视的干扰,患者自动将头倾向麻痹肌作用的一侧,与此同时还可转动脸部克服内外直肌麻痹引起的复视;或将下颏上举或内收,再加上轻度转脸克服上下直肌麻痹引起的复视;或以头向肩部歪和下颏及脸的转动克服上下斜肌麻痹所致的复视。其目的是为获得双眼单视、避免复视而表现的系列特征。

    4.第二斜视角大于第一斜视角 用患眼注视时大脑皮质需增强对麻痹肌的神经冲动,这冲动也同时传递给麻痹肌的配偶肌,引起健眼大幅度偏斜。
, 百拇医药
    诊断

    1.眼球运动检查 让患者向6个诊断眼位注视以寻找麻痹肌,如一眼向鼻侧、颞侧、颞上、颞下、鼻上、鼻下转动受限,分别表示内直肌、外直肌、上直肌、下直肌、下斜肌、上斜肌麻痹。若眼球固定不动,为全眼外肌麻痹。

    2,复像测定 先测定是同侧复像还是交叉复像;再确定是水平分离为主还是垂直分离为主,复像有无倾斜,按6个诊断眼位查出最大分离方位及周边物像属何眼。

    3.综合分析代偿头位

    (1)右眼向左侧转动受限,呈同侧复像,水平分离为主,最大分离方位在右侧,周边物像属右眼,患者脸向右转,即是右外直肌麻痹。

    (2)右眼向右上方转动受限,交叉复像,垂直分离为主,最大分离方位是右上方,周边物像属右眼,患者下颏上举,脸向左侧转,头稍向左肩歪,即为右上直肌麻痹。
, 百拇医药
    (3)右眼向鼻上方转动受限,同侧复像,垂直分离为主,像朝颞侧偏斜,最大分离方位是左眼颞上方即右眼鼻上方,周边物像属右眼,患者头向右肩歪,下颏上举,脸稍向右侧转,即为右下斜肌麻痹。其余类推。

    治疗方法

    1.病因治疗 根据各种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准确地进行治疗。对于病因不明者,可采用皮质类固醇及抗生素常规治疗。口服或全身应用 B族维生素、血管扩张剂、能量合剂,可辅以理疗、针灸治疗。

    2.对症治疗 遮蔽一眼消除复视,改善代偿头位。

    3.手术治疗 经治疗半年无效,且有明显斜视且斜视角稳定者,应考虑手术治疗。手术原则以达到正常眼位、保持两眼外肌力平衡为目的。如右眼外直肌麻痹的手术原则为:加强右外直肌,可将右外直肌缩短或把上下直肌的一半移植到外直肌,如仍不能改正内斜,可将右眼内直肌后退,以改善内斜状况。若仍有明显右眼内斜,可将左眼内直肌前徙。如果仍有一定程度的右眼内斜,则作左眼外直肌延长或后徒术即可达到矫正目的。其余类推。,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