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中医药工作
编号:10554740
一棵人才树 三载浇灌情 北京市实施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纪实
http://www.100md.com 2005年4月2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332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对任何一个行业发展、学科进步都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实现北京市中医药事业在二十一世纪的全面发展,加速该市优秀中青年中医药临床人才的成长,为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于2001年启动实施了“北京市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简称“125计划”)。该计划的主要目标是:经过3年的全面培训,培养一支能代表首都中医药水平、专业特色突出、知识结构合理、临床疗效显著的青年中医药人才队伍。所谓“125”,即培养10名能立于国内中医药科技前沿的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培养20名能代表首都中医药学术水平并在国内中医药学科领域处于先进水平的中医临床、中药技术专家及中西医结合专家,培养50名区县及具有中医药专业特色和较高诊疗水平的中医药临床专业骨干。该计划自2001年正式启动,经过3年的运作实施,不仅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而且在全市中医药行业产生了较大影响,营造了一种为人才培养创造条件、提供服务的良好氛围,受到了行业内广大中青年工作者的普遍欢迎。

    认真遴选 规范管理
, 百拇医药
    “125计划”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树立人才竞争意识,加速优秀中青年中医药人才的成长。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及前述具体目标,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在全市范围内组织了申报工作,全市共推荐候选人160名。该局在对申报材料进行资格审查后,又组织了严格的入围考试,考试分笔试和面试,经专家评审共遴选出83名中青年中医药人员列入培养计划。其中一类中医药学科带头人10名,二类中医药临床技术专家17名,三类中医药临床技术骨干56名。这83名培养对象来自全市31个医疗单位,其中市属医院9所,区县级及以下医院22所,基本覆盖了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人员确实后,该局和各承担培养任务的单位与每位培养对象签订了“北京市中医药人才培养协议书”,每位培养对象根据不同的目标制定了个人学习计划。2001年12月,“125计划”正式开始。

    为了保证“125计划”的顺利实施,使之更具操作性,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下发了《北京市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该方案根据培养对象不同的培养方向、知识结构确定了不同的培养内容和方法;明确了考核标准、培养形式和研修要求。对基础理论和临床技能的考核内容分解量化,突出了培养重点,强化了环节管理;对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外语水平、计算机要求等方面设立了量化指标。对培养对象的研修和培养单位的日常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该局科教处全面负责“125计划”的组织管理;各级培养单位负责具体实施,对学员进行年度考核;各学术团体协助组织培训活动,委托北京市中医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负责部分培养任务。为加强管理,北京市中医药网络教育中心制作了“125计划管理系统”,利用网络对学员进行即时、互动的管理。
, 百拇医药
    在“125计划”实施期间,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先后组织了5项集中培训活动,聘请北京地区资深专家学者,就“优秀中医药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临床科研方法”、“医学统计软件应用”、“中医药经典理论”等内容作了专题讲座或学术报告,并授予参加学习的人相应的继续教育学分。通过培训,使参加者在中医药经典理论、临床科研水平、医疗水平及教学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使他们在重温中医经典著作、基础理论的同时,更加深入了解了中医药学术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掌握了中医药临床研究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和疗效评价等科研方法,拓展了思路,开阔了视野。同时,通过集中培训,培养对象之间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形成了一个学习、奋进的群体,并不断增进了解、增强凝聚力,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培训期间,该局还组织培训对象以及北京市中青年中医药骨干参加北京中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学会、针灸学会及北京中医药网教中心共同举办的“同心抗非典、科技助辉煌”、“中西医结合防治突发性传染病”、“人文奥运的亮点——中医药学”为主题的青年中医演讲比赛和各种专题学术论坛,为培养对象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也为他们提供了展示个人水平的舞台。
, 百拇医药
    严格考核 客观评价

    根据《实施方案》规定的考核内容,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定期对培养对象进行考核,并结合年度考核情况,及时调整培养内容。比如,该局在年度考核中发现培养对象普遍存在重临床实际工作,忽视中医理论学习的问题,对培养对象提出了加强中医基础理论及经典著作学习的要求。北京中医药学会青年专业委员会编印了《四大经典选读》,摘选了经典条文,以便于背诵研读,强化学习。针对培养对象在培养过程中的一些普遍需求和薄弱环节,该局还组织了计算机应用、外语、传染病等专项培训活动。各培养单位按计划组织年度考核,并应用“125计划管理系统”上传有关信息。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及培养对象个人研修计划,在培训期结束时对培养对象进行了全面严格的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临床技能、教学能力、计算机应用等方面。

    为了更加客观地评价学员的培训状况,北京市中医局制定了严密的考核方案,明确了考核内容、考核标准、评价标准等,下发了关于结业验收考核的通知,对培养单位和培养对象提出了明确要求。结业考核采取三个步骤进行:
, 百拇医药
    第一,各培养单位对培养对象进行临床考核。各培养单位按照要求,对三年来“125计划”的实施情况(组织管理、规章制度、研修培训、经验教训等)进行认真总结,培养对象对三年的研修进行系统总结,提交结业论文和年度研修原始材料。聘请院内外专家共同组成专家考核组,对培养对象进行严格的考核,对其临床辨证论治水平、运用中医药理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出综合评价,并按要求上报总结和各种研修、考核资料。

    第二,市局检查验收各单位上报的材料。北京市中医局组织管理方面的专家到北京市中医医院、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等人才比较集中的医院听取总结汇报,实地考查、召开座谈会,检查了解三年来人才培养工作开展情况。专家组采取实地检查及审核上报资料相结合的验收方法,对培养对象的各项指标逐一评估打分。

    第三,组织全市统一的结业答辩。聘请在京中央及地方单位的资深专家组成考核委员会,以答辩形式对培养对象进行结业考核。考核以考核综合能力为主,兼顾专业。考核按二级学科分级,围绕培养对象三年来的研修内容进行综合答辩。专家组对每位答辩者的中医药管理水平、临床诊疗水平、科研教学能力、对专业领域知识掌握情况及整体素质做出综合评价。
, 百拇医药
    经专家委员会的严格验收考核,参加答辩的74名培养对象如期结业。

    齐抓共管 成效突出

    在总结“125计划”实施的经验时,无论是组织者还是被培养对象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人才培养需要各级领导、各方面人员共同努力才能抓出成效。北京市中医医院、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鼓楼中医院是“125计划”培养对象相对集中的三所医院,也是人才培养做得比较好的医院,医院的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制订相应的管理办法,匹配相应经费,为人才发展营造宽松的环境,这些都极大地调动了人才的积极性。经过三年的培养,“125计划”的培养对象普遍感到自己在各方面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北京市中医医院肿瘤科的王笑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工作以后由于忙于日常临床实践及一些西医实用技术、技能的学习,忽视了中医基础理论及经典著作的学习。参加培训后重温了中医经典中的相关理论,使自己在更高层次上对中医理论有了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开阔了思路。他认为这样的培养方式十分必要,也十分有效。
, 百拇医药
    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的于晓刚、李建民认为:“125计划”在充实、提高培养对象自身素质、水平的同时,为同行间的相互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希望这样的联系、交流不要因为“125计划”的结束而消失,应保持下去并不断扩大,这对北京市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十分有益。同时,他们也期待今后能有更多学习、深造的机会。

    据了解,在“125计划”实施期间,培养对象共发表论文294篇、出版论著37部;59项科研成果立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部级23项,局级36项;取得科研成果23项,其中省部级5项,局级13项;6名培养对象成为北京市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学科带头人;8名培养对象担任了北京市重点专科负责人;4人承担了国家和北京市重大科研课题组织者;24人在原基础上提高了学历层次;29人在全国或北京市的学术团体中担任了学术职务。“125计划”的绝大部分培养对象都成为本单位的业务技术骨干。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科教处处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中医药优秀人才队伍,人才是基础。第一期“125计划”已经结业,第二期“125计划”即将启动。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通过实施第一期125计划,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也总结了很多尚需完善的问题,今后我们要制定更加科学的、切合实际的培养目标,不断推出更高水平的中医药复合型人才,凝聚更多的中青年中医药骨干力量,以推动北京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 百拇医药(赵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