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访谈
编号:10554742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 发出的警示 访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周超凡
http://www.100md.com 2005年4月2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332期
     目前,注射剂已成为我们在医疗中最重要、最常用的剂型之一,尤其是它在抢救危急重症时的独特作用,是其他剂型望尘莫及的。其中,中药注射剂是在中医药制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剂型,除具有注射剂所共同的优点外,还在一定程度保留了中医药的特色,在医疗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中药注射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所引发的药品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日前,记者就这一问题专访了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研究员、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周超凡。

    据了解,中药注射剂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最先用于临床的中药注射剂是柴胡注射液,当时红军的一个药厂每月可生产约10万盒柴胡注射液。第一次实现工业化生产是1954年,柴胡注射液在武汉制药厂投产,成为第一个中药注射剂品种。70年代中药注射剂进入了空前大发展时期,当时经临床试用有资料报道的品种达到了700多个,其中23种中药注射剂还进入了1977年版的《中国药典》;80年代,品种达到1400种左右。目前,我国批准生产的中药注射剂有约100种,70余种被分别载入《中国药典》和《部颁标准》。生产中药注射剂的企业近400家。中药注射剂的研发手段、生产设备、生产工艺、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手段都有很大提高。在众多中药注射剂中,不乏临床急需、疗效显著的品种,如双黄连注射剂、清开灵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等等,都是用量很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很高的品种。
, 百拇医药
    记者: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的大量应用,尽管取得不少显著疗效,但所出现的种种不良反应日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周超凡:是这样的,近10多年来,药品不良反应报道不断增加,如1960年~1993年国内期刊780篇文献报道了3009例中药不良反应,其中注射剂引起的仅占6.3%,而1994年~2002年9年间,国内主要医药期刊的193篇文献就报道了355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甚至有篇报道142例中药不良反应中注射剂占了76.76%。

    从现今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看,世界上不存在没有不良反应的药品,中药既是药品,必然也不例外。中药药品不良反应比例最高、程度最严重的剂型是注射剂。

    记者: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都有哪些?

    周超凡:它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中药注射剂的功能主治涉及面宽,处方组成以复方居多,即使单方成分也很复杂,何况单体成分也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因此,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常累及多器官、多组织、多系统。如皮肤及附件损害、发热、过敏性休克、心血管系统损害、神经系统损害、胃肠系统损害、用药局部、泌尿系统损害等。总的说来,以过敏反应和发热反应为多见。比如对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220例的回顾性研究显示,该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依次为过敏反应2.24%,胃肠道反应1.51%,发热0.64%;心脑血管反应0.43%,胸闷心悸0.32%等;还有报道说该针剂引起的不良反应多达36种,严重的有心跳骤停、喉头水肿、高热惊厥、过敏性休克等。
, 百拇医药
    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品种有很多,国内的医药期刊每年都有大量报道,说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具有多发性和普遍性特点。

    记者: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多高?

    周超凡:双黄连注射剂,北京、江苏等6省市16家三级医院2001年~2002年的不良反应病历有3746例,其中用药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约占5%。穿琥宁注射液,有报道在用药的74例成人患者中4例出现血小板极度减少,发生率5.4%;而1500余例用药患儿中,发生率仅为0.4%。清开灵注射液,患者有不同程度不良反应的占25%左右,其中静脉注射的95%可见不良反应。总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动范围较大,且静脉注射的发生率较高。

    记者:您认为造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因素都有哪些?

    周超凡:有合并用药的问题。中药注射剂多用于危急重症,经常和其他药物合并使用,据统计,使用双黄连注射剂合并用药数不多于5种占58%,合并用药数在6~10种占32%。而多药合用往往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升。这是因为合并用药可因化学成分、pH值等变化使微粒数增加,微粒进入血管后,引起局部栓塞性出血、血肿、损伤和坏死,产生微血管阻塞、发炎反应、抗原性反应等不良反应。如穿琥宁加入到常用输液中微粒数就显著增加。在输液中每增加一种药物,微粒数会显著增加,这也是引起发热、过敏的原因。有报道,多种药物并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种占4%,6~10种占10%,11~15种占28%。临床复方丹参注射液与不同药物合并使用的为77.6%,其中不乏存在配伍禁忌。如复方丹参注射液配伍低分子右旋糖酐,其中同瓶静滴的占88.2%,这样配伍使用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尤其过敏性休克危害很大。
, 百拇医药
    还有证候不对。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病的精华所在,但目前中药注射剂绝大部分为西医使用,他们很难掌握辨证施治的技巧,使用中药注射剂往往不是辨证施治而是“辨病施治”。因此,不辨证施治成为用药错误最突出的表现。如清开灵注射液本应用于热证发热却被误用于寒证发热。

    再有,反复用药。药物进入体内后,某些大分子物质可作为半抗原与血浆蛋白结合成更大分子的复合物而起变态反应,致过敏或过敏性休克。反复用药数量多、时间长,发生不良反应的机会就会增加。

    再就是中药成分复杂、处方不合理。有的中药注射剂组成药物多达7种以上,成分太复杂,难免存在有害物质,甚至处方不合理,其有效成分也是有害成分。如:牛黄、水牛角,其蛋白质等大分子极可能成为抗原或半抗原引起过敏反应;金银花有效成分绿原酸也是高致敏物质;丹参所含的丹参酮能引起过敏反应等。

    还有一些因素严格地说,所引起的不良后果不属于不良反应的范畴,但人们仍习惯将它归于不良反应。如药品质量不合格,由于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标准尚难得到严格、有效的控制,或未经仔细检查误用不合格药品会引起不良后果;超剂量用药,盲目靠加大剂量增强疗效,以为中药作用缓和,中药注射剂剂量小,大胆增加用量引起不良后果;患者年老体弱、心肺功能差、抵抗力差,患者有家族或个人过敏史者以及用药不当等。
, 百拇医药
    当然,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绝大多数都能治愈。

    记者: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措施防范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

    周超凡:首先严格掌握适应证。如清开灵注射液具阴寒药性,用于表证有遏制阳气之弊,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故表证患者,无论表寒、表热或表里同病,均不能使用清开灵注射液。又如双黄连药性寒凉,受凉后发热咳嗽或虚寒腹泻用双黄连静滴,也属错用。中医治病非常讲究辨证施治,中药注射剂毕竟还是中药,应该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必要时应请中医会诊。

    二要优选处方。目前的中药注射剂多属复方制剂,有的药味太多,成分太复杂,药理作用广泛,无形中给注射剂的制备带来难以克服的困难。有的组成药物不适合制成注射剂,如牛黄、水牛角、金银花、丹参等。

    三是严格按说明书使用。即使符合适应证范围,也要严格按说明书规定的给药途径和应用人群使用。任何超出说明书规定的用药都有潜在的危险。双黄连注射剂不论注射液、滴注液、粉针剂、注射用双黄连,其主要用法是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临床常有外敷、超声雾化、理疗等用法不宜提倡;由于药品上市前临床研究一般不纳入老人和儿童这些特殊人群,用于他们时应当特别慎重。
, 百拇医药
    四是规范药品说明书的撰写。目前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内容简单、概念模糊、项目不全是突出的问题。如:很少提到不良反应或仅轻描淡写;有近半数中药注射剂只用中药材名称或化学成分的有效部位或单体成分标示主要成分,来自何药材、是否含有其他有效成分、配伍禁忌、不适宜人群等往往缺项。

    五要加强用药监护。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停药后92.7%均需做抗过敏等处理。有的过敏反应出现很快,必须立即抢救;有的不良反应出现在半个多月以后,不能掉以轻心。使用中药注射剂之前,必须做好救治准备以便及时抢救。

    六是注意过敏史。患有其他过敏病者,药物过敏的发生率比无其他过敏病者高4倍~10倍;绝大多数药物过敏发生于第二次或多次用药之后;医务人员与药剂工作者药物过敏的发生率比普通人群高1倍以上。这些特点远未引起医务人员足够重视。

    此外,要避免用于年老体弱、心肺功能不全的儿童或心肺功能差的中老年人等不适宜人群。避免合并用药,提倡口服给药。凡是能口服用药的不注射,能肌肉注射用药的不静脉用药。注射给药注意配伍禁忌,静脉用药必要时分瓶滴注。注意药品质量(厂家、批号),一个疗程内尽量使用同一厂家同一批号的产品。

    周超凡还向记者谈到他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反思。他说,在实现中药现代化的今天,我们应当从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中得到什么警示,很值得注意。中药注射剂的创用已有半个多世纪了,它在我国医疗保健工作中,特别是危急重症的抢救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绩显著。但是,药品同任何事物一样具有两面性,它既能治病,也能致病。当它发挥优异疗效时,要警惕它可能带来伤害;当它出现不良反应特别是重大不良反应事件时,要认真总结经验,不能“一棍子打死”。中药注射剂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在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大好形势下,应当全面、深入、细致地总结经验,增加人、财、物力的投入,加强科研力度,使中药注射剂在不同于天然药物、保持中医药特色的基础上,科技含量有突破性的飞跃。, 百拇医药(张东风)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药制剂 > 中药注射剂 >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