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 2004年第1期
编号:10618616
心房异位P波对鉴别室上性心动过速和旁道定位价值的研究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2004年第1期
心房,心动过速,室上性,异位P波,机制,旁道,1资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参考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讨SVTP - 波与QRS波相对位置和P - 波极性预示SVT机制和AP位置的价值。方法 分析80SVTP - 波与QRS波相对位置和P - 波极性,并与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心内射频消融结果对比。结果 P - 波与QRS波相对位置能正确预示68例SVT机制,其中顺向型AVRT50例、S-F型AVNRT15例、AT3例,符合率100%;P - 波极性正确预示AP位置符合率84%,其中左侧游离壁AP37例中32例(86.5%)、右侧游离壁AP8例中6例(75%)、左后间隔AP5例中4例(80%)。结论 SVT时P - 波与QRS波的相对位置在预示SVT机制和P - 波极性在预示AP位置方面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心动过速 室上性 异位P波 机制 旁道

    室上性心动过速(SVT)是临床常见心律失常,经心内导管射频消融(RFCA)常能根治。术前正确预示其机和旁道(AP)位置,对减少RFCA盲目性、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前选用抗心律失常药都有指导意义。食管ECG虽能鉴SVT机制,但仅根据R-R V1 - 、R-R E- 间期粗略判定AP位于左或右侧心腔;而窦性心律体表ECG只能对显性W-P-W AP定位。我们用心动过速异位P(P - )波预示SVT机制和稳匿性AP(OAP)位置,并与心内电生理(EP)标测和成功RFCA结果对比,探讨其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01年1月~2003年6月本院及北京人民医院经RFCA证实SVT患者共80例,男48例、女32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11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