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补浅析
在传统医学理论中,“补”,作“益”解最为精妙。是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之一。补,要依法制方,凡临床所见正气不足的各种虚证如: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虚者补之,损者益之”可也。但由于疾病是多种因素构成的,表现错综复杂,如:气血两虚、阴虚阳亢、虚实夹杂等,古人强调:虚中有实者,治宜以补为主,而不得不兼乎清;实中有虚,治以清为主,而酌兼乎补。病机各有不同,补法不能一致,或清补或温补,或补上或补下,或补下而求之上,补上而求之下等。正气虽有不足,而邪气猖獗的病证必须同时选用驱邪药物,方能迅速达到目的,乃不补之补,更妙于补。故临症尤要以求实精神,持慎重态度,辨证得当,方能得心应手。其实,补法补药对机体的益处,实质不外乎在病体的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的药剂干预、调整机体紊乱状态的生理代谢,纠正阴阳失衡所呈现出的病理现象;通过辅助正气,恢复机体抗病能力,祛除病邪,调整脏腑功能,恢复机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状态。补法是医生治疗疾病的方法,补药只是方法的载体,一定要明确补药不是补充营养是医生用来治病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8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