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1病因病理的实验研究,2单方与辨证施治的临床研究,3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4总结,参考文献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据WHO抽样调查,发病率占5% [1] 。抗抑郁剂治疗虽有较好疗效,但尚有不同程度的副反应、过量的危险性和一定的禁忌证。自中西医结合治疗开展以来,既扩大、增进了疗效,减低了副作用,又在实验研究、辨证施治、适应证、治疗机制上有了新的进展,本文就有关资料进行如下概述。1 病因病理的实验研究
抑郁症属于中医的郁症范畴,《丹溪心法·六郁》中提出“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中医认为郁症的发生是由于情志所伤,肝气郁结,逐渐引起五脏气机不和所致,中西医结合实验研究证实这一点。康冰 [2] 对53例抑郁症患者根据中国中西医学会制定的情感性障碍抑郁相的中医辨证分型方案进行了辨证分型,同时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查其PRL(催乳素)、T 3 (三碘甲腺原氨酸)、T 4 (甲状腺素)、TSH(促甲状腺素);E 2 (雌二醇)、T(睾丸酮)和DST(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中医辨证分型初步发现TSH降低者,DST阳性者集中分布于心脾两虚型和脾肾阳虚型,由此推测该两型的中医病理改变,可能与HPT和HPA异常改变有关。这与“肾阳虚”存在的ACTH反应延迟和HPA功能低下的理论相悖,是否是情感性障碍“阳气虚”的特征,需进一步研究。此外,男性脾肾阳虚型T均值、心脾两虚型E 2 均值、女性脾肾阳虚型E 2 均值都明显降低,提示情感障碍抑郁相的“阳气虚症”还存在性激素的改变。周东丰研究抑郁症动物模型季节性发病机制发现可能是在环苷酸生理节律减低基础上,神经递质和神经肽等脑内活性物质季节节律紊乱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五脏调控系统功能不能适应四时阴阳变化的表现。而五脏调控系统的调控机制是以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为主导的,以各种信使分子为中介的机体各种调节机制的整合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91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