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 2004年第3期
编号:10582693
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2004年第3期
1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发病机制,2AIPC的治疗研究进展,3展望,参考文献
     前列腺癌(PCa)是欧美国家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及诊断水平提高,PCa发病率也有明显增高趋势。临床应用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检测后,PCa的检出率大大增加。对于局限性PCa,应用放射和外科手术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对有转移的PCa却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1941年Huggins和Hodges首先发现PCa细胞依赖雄激素刺激生长,提出雄激素阻断治疗PCa,手术或药物去势成为晚期PCa治疗的金标准。但雄激素完全阻断治疗却难以防止PCa疾病的进展,部分患者会发生对雄激素治疗不敏感。临床上,通常将应用雄激素完全阻断但疾病仍有进展的前列腺癌称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IPC)。本文对AIPC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1 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发病机制

    前列腺癌为一异质性疾病,其由雄激素依赖性向雄激素非依赖性转变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研究着重于以下几方面。

    1.1 雄激素受体(AR)突变与AIPC AIPC的发生与AR突变的关系密切,AR在AIPC发展过程中并没有消失 [1,2] ,而且在雄激素祛除治疗后复发的PCa中AR反而有扩增 [3,4] ,因而推测AR水平的提高能使肿瘤细胞在雄激素低水平的环境中生长。但Radmayr等 [5] 研究证明AR的突变能够破坏AR的功能或使之减低,导致靶器官丧失对雄激素反应能力,从而引起雄激素完全或部分不敏感性PCa。AR的突变能显著影响PCa的进展,Marcelli等 [6] 发现,同原发肿瘤相比,在有转移的PCa中AR突变的频率较高。迄今为止,已经证明有几种突变影响AR的功能。在雄激素依赖性PCa细胞株研究中发现配体结构区T877A点突变能改变AR的功能,这样不仅雄激素,而且孕激素、雌二醇等都能激活AR,甚至非固醇类抗雄激素制剂亦能激活AR [7] ,这使雄激素去除治疗AIPC无效。T877A点突变在晚期PCa中也被证明存在 [8,9] 。其他被证明能影响AR功能的点突变有V715M [10] ,L701A [11] 等。

    1.2 信号传导系统与IAPC 前列腺细胞的增殖、存活依赖于生长因子、细胞外基质和其他刺激物产生的信号激活细胞边缘受体。这些信号被依次传递至细胞核内,导致转录因子的激活,从而提高或降低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基因的表达水平。其中这些信号的改变,都能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使PCa向AIPC发展。

    1.2.1 雄激素受体信号 研究表明AR可能为与DNA作用的受体复合物的一部分,这一受体复合物内许多辅因子、雄激素共激活因子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650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