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下肢深静脉血栓
编号:10582457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溶栓治疗
http://www.100md.com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4年第21期
1溶栓治疗概述,2传统静脉给药溶栓治疗,3经导管灌注溶栓术(catheter-directedthrombosis),参考文献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主要发生在外科手术术中和术后的病人。发病因素包括肥胖、静脉血栓史、静脉曲张、凝血机制异常、糖尿病、口服避孕药、外伤、分娩等。DVT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肢疼痛、肿胀、浅表静脉扩张、皮肤温度增高和低热,重者可发生股青肿,血栓脱落进入肺部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肺梗塞(PE)。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中,非手术疗法和外科取栓术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手术治疗适用于病程不超过48h或病情持续加重已出现股青肿征象者,而病程5~7天后血栓表面已有内皮细胞覆盖,取栓术难以奏效。另外,如手术取栓不完全,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因此,临床多采用非手术治疗DVT,包括一般处理、抗凝疗法、祛聚疗法、溶栓疗法等。其中溶栓治疗对于血栓的溶解,血管再通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对DVT的溶栓治疗和溶栓剂疗效进行综述。

     1 溶栓治疗概述

    20世纪60年代,治疗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多采用肝素全身给药的抗凝疗法,但仅仅应用抗凝治疗后仍有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高发生率,并最终发展为腿部的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溶栓药的广泛应用和不断研究,溶栓治疗成为重要的治疗方法,它可比较快速地溶解血栓,从而缓解急性血栓形成,保护静脉瓣膜功能,阻止长期的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溶栓药链激酶(SK)和抗凝药对DVT治疗的比较研究显示 [1],使用SK全身静脉给药患者的血栓开通率达到使用抗凝药患者的10倍,由此可见,溶栓治疗较抗凝治疗有明显的优势。

    一般认为,DVT急性期是溶栓最佳时间,早期应用,足量用药是关键。因为血栓机化后水分流失带走了纤维蛋白酶原,从而使溶栓药疗效下降。但众多的临床经验都表明,在选择溶栓适应证时不必拘泥于传统的48~72h的病程时限,DVT病程超过3天,甚至长达数月者,进行溶栓治疗也有一定的疗效。其原因一方面可能在于静脉血栓形成后远程血液滞留形成继发血栓,可造成血栓形成时相上的非均一性,即在同一条肢体的静脉中存在着不同新鲜度的血栓;另一方面,在DVT病程较长者,由于长时间的静脉回流受阻引起肢体远程静脉高压,血管通透性增加,造成局部营养物质弥散,肢体营养性改变。通过溶栓治疗有助于营养物质的弥散从而改善肢体肿胀、酸胀乏力及皮肤营养性改变等症状。常采用传统经周围静脉点滴全身给药的溶栓治疗和经导管灌注溶栓术,后者通过介入方法进行溶栓治疗。另外,临床上已经认识到DVT与PE是同一疾病病理过程的不同临床表现,DVT的溶栓治疗对于减少血栓复发和PE发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66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