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 2004年第11期
编号:10583440
住院病人心理变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2004年第11期
     【摘要】 目的 力求寻找住院病人心理变化的根源,予以帮助解决,从而有利于机体的全面康复。方法 随机调查各病区住院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住院病人存在着心理变化,究其根源与对自身疾病的担忧度,对住院病区环境的不适度有相关联系。结论 院方各级医务人为病人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应注重给予人性化关怀,进行心理抚慰、疏导以及心理治疗。同时,改善病区设施,营造宽松、明亮的环境,注重人文关怀等都将有益于病人的全面康复。

    人在社会生存,难免不患病,患病住院极为平常。然而,有些人住院期间出现了情绪、心态、心理的改变。对自身机体的康复带了不利影响。本文通过对247例病人的问卷调察,力求寻找问题根源,予以帮助解决,有助病患机体全面康复。

    1 资料与方法

    1.1 随机采集内、外科普通病区内接受治疗的247例病人,其中男104例,女143例,年龄12~83岁,平均年龄57.6岁。

    1.2 一般资料 收集姓名、性别、职业、学历、婚姻、住院次数。

    1.3 问卷调查涉及5个方面,3种程度的分类:(1)对自身疾病的知晓度分:不知、略知、知晓;(2)对疾病治愈的担忧度分无所谓、担忧、极担忧;(3)对病区环境的适应度分:不能、尚可、适应;(4)对主治医师的信任度分:不知、一般、信任;(5)需要他人的关心程度分:不需、常态、极需。

    1.4 病区生活中涉及的食欲、睡眠、心情、记忆力等做了了解。

    1.5 统计分析 采用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频数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表1 247例病人一般资料统计(略)

    表1显示:年龄≥50岁97例,占39%;大学以上学历58例,占23%;已婚176例,占68%;在职103例,占42%;初次入院者208例,占84%;再次入院者39例,占16%。

    图1 247例病人各病区分布情况(略)

    图1显示:247例病人分布内外科10个病区,其中,外科72例,涉及普外科、妇产科、血管科、五官科、眼科;内科175例,涉及心内科、血液科、肾内科、消化科、急诊科。

    表2 247例病人病区相关问题的描述(略)

    表2显示:247例病人对自身疾病知情度125例,占51%,约10%病人不知情;对病情治愈的担忧约占98%;对直接治疗医师从一般信任到信任占86%;对环境不适应占79%;住院病人约96%需家人和社会的关心和照顾。

    表3 247例病人病区生活情况汇总(略)

    表3显示:247例病人在病区生活中食欲下降177例,占72%;睡眠不佳、失眠者207例,占84%;便秘者136例,占55%;心情烦躁177例,占72%;记忆减退135例,占55%;全身不适101例,占41%。

    3 讨论

    生病需住院治疗虽是常事,但病区中遇到的诸多因素会使人产生心理变化,调查显示住院病人的年龄、职业、婚姻、学历、住院次数等情况对心理变化的影响不大,而病人对自身疾病状态的担忧度以及对病区生活环境的不适应为影响心理变化主要的根源,随之产生诸如烦躁、食欲下降、便秘、记忆减退、全身不适等心理变化现象。正如北京精神病学教授杨蕴萍医师讲评的“综合医院的很多病人在接受躯体疾病的同时衍生心理状态的改变,如核心症状群,精神症状群及躯体症状群等现象。”

    针对以上客观存在的现象与问题,院方各级人员必须清醒认识到病人心理变化的可能性和存在性。一方面,住院病人是正常机体处于异常状态,一般人较难接受患病现实,并因而担忧治疗效果,即生存期的长短等;另一方面,生活环境的变化,即从熟悉的工作和家庭环境进入生疏的病区生活环境,病人往往难以接受周围生疏的人群和集体化的生活条件;对于这些现象如果不予以及时、正确的理解和安抚,不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病人可能会产生严重的不愉快的情绪,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心理变化,从原有的躯体病痛,继而产生心理病状,甚至会出现抑郁症。同时,调查发现住院病人群体中约81%病人需家属及他人给予常态关怀,15%病人极需他人的关怀,因此,医院各级医务人员对病人施行理解、关心和爱护等人性化管理措施,是责无旁贷的。医师们花些时间从小事做起,对病区病人的饮食、睡眠、生活、心情等予以关注、关怀,及时修正、改善、解决存在的不利因素,对病人躯体疾病的治疗和转归,做好全程监 测,一旦病人有情绪波动等心理变化,应及时进行交流和疏导。对有些不宜公开病症,做好保护性医疗措施,尊重病人的选择,尊重病人的知情权、隐私权。

    病区内必须注重改进生活环境,将拥挤、嘈杂、沉闷的病区布置成宽敞、轻松、明亮、设施齐全的生活空间,使病人在病区内接受医学治疗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人间的温暖与真情,享受病区内以医疗服务为中心的人文关怀 [2,3] 。对有严重心理变化的病人,经心理测定评分后,药物治疗是有效的。

    4 结论

    本文调查显示:住院病人群体81%需他人给予常态关怀,15%极需关心关怀,因此作为诊治疾病的医务人员,首先给予病人人性化的关心、呵护,花些时间从小事做起,对饮食、睡眠及心情、记忆等情况给予重视及调整,并随时观察对躯体疾病治疗时的疗效及情绪变化,做些朋友间的交流及心理疏导。

    对医学不允许的问题要做好隐秘性关怀的保护和措施,在病区内切莫大呼小叫,直呼病人的床号或病号,护理人员、辅助人员也应面露微笑,轻声细语地为每个病人安抚和服务。病区非医疗区域风格需调整,用宽敞、轻松、明亮、设施齐全的病区环境取代单一、压抑、嘈杂的病区环境,使病人在病区接受医学治疗的同时,感受了人间的真情与温暖,疾病的医疗同时,亲受病区的医疗服务文化。

    新世纪的各级医疗工作者必须加强心理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对病人进行必要的人文关怀,多些理解,多些抚慰,重视病人躯体疾病的同时更要关注心理治疗,使病人在住院接受治疗期间,有良好的心态来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医务人员彼此信任、配合,共同完成住院期间的医学治疗,实现机体的全面康复。

    参考文献

    1 吴文源,刘美兰.综合性医院就诊病人伴发抑郁症焦虑症状及其治疗.中华医学杂志,1999,79(7):509.

    2 郭成兴,张平.针对病人就医心理加强医院人文关怀.中国医院 管理,2002,22(8):53.

    3 成绮黔,张步振.满足病人合理需要促进医院全面建设.中国医院管理,2003,23(6):103.

    (收稿日期:2003-11-13)

    作者单位:200000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肾内科

    (编辑黄 杰), 百拇医药(陈素英 顾燕芸 陆任华 应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