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 2004年第11期
编号:10583462
催产素的发展及其在妇产科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2004年第11期
1催产素的发现和研究进程,2催产素结构、代谢和药理作用,3催产素使用方法-给药途径,4催产素的临床应用,5注意事项,参考文献
     妊娠28周后,孕妇因某些疾病或为保障胎儿安全,需用人工方法诱发子宫收缩而终止妊娠者称为晚期妊娠引产;临产后因子宫收缩乏力,除外明显头盆不称,需增强子宫收缩以缩短产程者,称为催产。目前临床上引产、催产及预防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而广为使用的药物是催产素,催产素也是美国粮食和药品管理局唯一认可的引产药物。

    1 催产素的发现和研究进程

    脑垂体是由两个来源不同的部分组成。在发育过程中,垂体前叶是由胚胎口腔前庭的一个憩室发育而成,也被称为腺垂体;从第三脑室向下陷形成神经垂体,亦称垂体后叶,两者相贴形成脑垂体。

    1895年Oliver和Schafer研究了垂体后叶并制备了垂体后叶的活体浸出物,这些浸出物包含了两种不同性质的活性,加压及使子宫收缩。1906年Dale发现牛的垂体后叶浸出液注射孕猫,可引起子宫收缩,以后在孕猴的实验中得到证实,1948年Theobeld首先引入临床静滴用于引产。直至1954年Du Vigneaud分离出了两种物质,即血管加压素(Vaˉsopressin)和缩宫素(Oxytocin),研究确定了缩宫素是一种九肽化合物,并进行了人工合成,因此获得诺贝尔奖。

    神经垂体本身不含腺细胞,不能合成激素。神经垂体激素实际是在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的神经内分泌大细胞中合成,再沿轴突运输并储存于神经垂体的血管加压素和催产素。机体需要时,神经垂体将这两种激素释放入血液循环。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都可产生血管加压素与催产素,二者以相似的方式合成、储存和分泌。

    催产素最初是通过生物提取而得到产物而应用于临床,但受当时条件所限,提取物的纯度经常不稳定,含有一些与疗效无关的杂质。自1953年确定了其化学结构并人工合成催产素后,其纯度的稳定性比原来的生物物质提取有很大的提高。但人工合成的催产素仍存在非常多的缺点。以化学肽为原料人工合成的催产素,其理化活性不如生物提取的稳定,易被降解;在合成产物中有许多无法去除的杂键如CH 2 -CH 2 的干扰,结构松散,使其与受体的亲和力弱化,影响疗效;合成物中存在小量残余肽链片段,可能带来一定副作用,同时无效的杂质又进一步影响了制剂的疗效。对于天然的催产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46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