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 > 2004年第3期
编号:10583017
IL-6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 2004年第3期
1药理研究,2临床研究,参考文献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认为其病症是由于绝经后妇女长期肝气郁结,脾失健运,肾精亏虚,导致骨失滋养,骨量下降所致 [1] 。现代医学认为其病因与白细胞介素-6(IL-6)、体内激素以及骨钙素的含量变化等有关。本文仅对IL-6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药理研究

    王宝利等 [2] 为了研究尼尔雌醇对OVX大鼠IL-6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分子细胞学机制。将30只3月龄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三组,每组10只,即OVX组、假手术组和尼尔雌醇组。对OVX组和尼尔雌醇组行双侧卵巢切除制备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尼尔雌醇组于术后用尼尔雌醇治疗。3个月后处死实验动物,直接从骨组织中提取总RNA,采用相对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连反应(RT-PCR)技术检测IL-6mRNA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尼尔雌醇组IL-6mRNA水平显著低于OVX组(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故认为IL-6参与调节雌激素撤退所致的骨吸收。尼尔雌醇可以抑制IL-6的基因表达,减少骨丢失,维持骨量。莫新民等 [3] 通过对去卵巢雌鼠骨质疏松症模型相关局部因子检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1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