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的修复过程
1心肌细胞再生的证据,2再生心肌细胞的来源,3缺血心肌损伤的修复,4临床治疗心肌梗死展望,参考文献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心肌细胞是终末分化细胞,自身没有再生的能力,心肌细胞生长的唯一形式是肥大。然而近年来,大量的动物及人类心脏的研究 [1~4] 发现,心肌细胞不但能够进行自身的分裂、再生,而且新生的细胞也参与了心脏自稳态的维护和病变组织的修复。从而打破了这一维持了近一个世纪的教条,成为当今国内外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1 心肌细胞再生的证据
早期人们对心肌细胞增殖的认识是通过人类心脏的形态及细胞数的定量检测获得的。资料表明:人出生后左心室的心肌细胞总数约为1×10 9 个,而在20岁的男、女性左心室的心肌细胞总数分别为5.8×10 9 个、4.5×10 9 个,支持人在发育过程中有细胞增殖。1998年,Kajstura等 [1] 对27例心脏移植患者及9例正常对照人心脏进行研究,在共聚焦显微镜下精确的获得了有丝分裂的细胞核像,发现在正常对照组中每百万个细胞中有14个有丝分裂的细胞核,而在终末阶段的缺血性心肌病和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的心脏中有丝分裂的细胞数增
加近10倍,同时也获得了细胞质分裂的证据。2001年,Beltrami等 [3] 从13例死亡4~12天的心肌梗死(AMI)患者中取梗死心肌边缘区域和远离梗死区组织,观察到有丝分裂过程中的纺锤小体、收缩环、核分裂和胞质分裂,并发现AMI后梗死边缘区域的细胞生长最快,梗死后1周心肌细胞分裂数量是终末期心脏的3~4倍,细胞增殖仅见于还维持着血液供应的梗死边缘区域或远隔组织。
此外,动物心肌梗死横型的研究也提供了心肌细胞再生的有力证据 [3~5] 。梗死发生后心肌细胞立即表达多种生长相关的基因,细胞环素E、A和B的含量增加,与细胞环素相关的激酶活性也明显上升。通过对失代偿老龄鼠心脏端粒体缩短和端粒酶活性降低的证实,强有力支持了哺乳动物心肌细胞具有分裂能力的概念 [6] 。Teyssier等 [7] 在犬的心力衰竭模型研究中发现,衰竭的心肌细胞中细胞周期素D 2 水平增加了7倍,细胞周期素D 2 相关激酶活性增加3倍。提示,心肌细胞对心力衰竭的血管是通过激活细胞周期素和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的活性实现的。
2 再生心肌细胞的来源
处于细胞周期中的心肌细胞可能有两种来源:(1)正常情况下,为了自稳态的需要或作为病理刺激的反应,散在分布于心脏中的成肌细胞簇不断产生新的心肌细胞;(2)在适当的刺激下,干细胞分裂增生,产生的与子代细胞成为再生的心肌细胞的来源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59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