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配合手法整复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血流动力学,椎动脉型颈椎病,针刀,手法整复,血流动力学,1临床资料,2治疗方法,3观察结果,4讨论,参考文献
【摘要】 目的 观察针刀配合手法整复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用针刀配合手法整复治疗;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加入葡萄糖中静脉滴注,同时口服西比灵治疗。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V S 、V D 及V M 值极显著上升,PI及RI值极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仅V S 及V M 值有显著上升(P<0.05)。治疗后两组血流参数值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明显,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结论 针刀配合手法整复在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脑部供血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针刀 手法整复 血流动力学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指因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最终导致局部脑血流量的改变,从而引起头痛、眩晕、恶心、耳鸣、视物不清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疾病。我们于2001年3月~2004年3月,用针刀配合手法整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取得了显著疗效。同时观察了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管理局颁布的青岛《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1] 及1992年10月5日~10日举行的第2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制定的标准 [2] ,拟定如下标准:(1)曾有猝倒发作,并伴有颈性眩晕。(2)旋颈试验阳性。(3)X线显示节段性不稳定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4)多伴有交感神经症状。
1.2 排除标准 (1)颈椎病的其他分型。(2)脑源性、耳源性、眼源性、外伤性及神经官能性、颅内肿瘤等所引起的眩晕疾病。(3)锁骨下动脉缺血综合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792 字符。